严友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凝胶注模成型多孔氮化硅性能的影响
- 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在固定单体交联剂总质量的情况下,改变单体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例,制备出不同单体与交联剂比例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Archimedes法和三点弯曲法等方法研究了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多孔氮化硅...
- 严友兰余娟丽张健张大海王红洁
- 关键词:凝胶注模成型多孔氮化硅陶瓷交联剂显微结构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烧结温度对Si_3N_4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文摘基于凝胶分子造孔机理,通过提高凝胶注模工艺中有机单体含量,制备微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Si3N4微多孔陶瓷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强度、气孔率、孔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β-Si3N4晶相的生成,烧结温度为1680℃时,氮化硅陶瓷烧结体中α-Si3N4和β-Si3N4并存,当烧结温度为1730和1 780℃时,氮化硅陶瓷烧结体的晶相全部为β-Si3N4;陶瓷烧结体的孔径均<1μm,而且孔径分布范围较窄、较均匀;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陶瓷烧结体的强度单调上升而气孔率下降。
- 余娟丽王红洁张健严友兰乔冠军
- 关键词:凝胶注模烧结温度气孔率
- 一种凝胶注模技术中控制坯体变形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注模技术中控制坯体变形的方法,其关键是在凝胶注模过程中,通过控制浆料中用于胶凝反应的单体含量以及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达到控制干燥过程中的变形性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浆料配制过程中,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
- 王红洁余娟丽严友兰浑丙利乔冠军
- 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凝胶注模成型多孔氮化硅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在固定单体交联剂总质量的情况下,改变单体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例,制备出不同单体与交联剂比例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Archimedes法和三点弯曲法等方法研究了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与交联剂比例的增大,试样的干燥收缩率增大;当单体与交联剂比例≥15时,试样排胶后出现开裂现象;当单体与交联剂比例<15时,随着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增大,烧成后的试样强度呈增大的趋势。
- 严友兰余娟丽张健张大海王红洁
- 关键词:凝胶注模氮化硅显微结构
- 神经网络在制备氮化硅多孔陶瓷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以凝胶注模法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正交试验结果作为样本,建立3层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并进行训练以预测陶瓷性能。通过附加试验值对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能力进行验证,证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是有效的,能准确预测多孔氮化硅陶瓷性能。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多孔氮化硅陶瓷性能的结果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增加,气孔率单调下降;固含量存在一优化值,此时陶瓷抗弯强度最大;单体含量越大,气孔率越大,而抗弯强度降低。
- 余娟丽王红洁张健严友兰乔冠军金志浩
- 关键词:神经网络多孔氮化硅陶瓷抗弯强度气孔率
- 凝胶注模成型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关键技术
- 严友兰
- 关键词:多孔氮化硅凝胶注模固相含量有机物含量
- 凝胶注模氮化硅陶瓷浆料的流变特性研究
- 张健严友兰余娟丽王红洁
- 一种凝胶注模技术中控制坯体变形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注模技术中控制坯体变形的方法,其关键是在凝胶注模过程中,通过控制浆料中用于胶凝反应的单体含量以及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达到控制干燥过程中的变形性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浆料配制过程中,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
- 王红洁余娟丽严友兰浑丙利乔冠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