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凌云

作品数:94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专利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4篇草鱼
  • 20篇基因
  • 17篇黑鲈
  • 17篇大口黑鲈
  • 15篇养殖
  • 13篇沼虾
  • 13篇生长性状
  • 13篇罗氏沼虾
  • 10篇引物
  • 10篇分子标记
  • 8篇多态
  • 8篇基因组
  • 7篇蛋白
  • 7篇多态性
  • 7篇生物学
  • 7篇位点
  • 6篇性别鉴定
  • 6篇育种
  • 6篇亲本
  • 6篇微卫星

机构

  • 9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8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佛山市南海百...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佛山市三水白...

作者

  • 92篇于凌云
  • 49篇白俊杰
  • 35篇朱新平
  • 32篇王亚坤
  • 30篇樊佳佳
  • 27篇李胜杰
  • 23篇叶星
  • 19篇马冬梅
  • 19篇李伟
  • 18篇洪孝友
  • 17篇全迎春
  • 11篇姜鹏
  • 8篇魏成清
  • 8篇刘毅辉
  • 7篇陈昆慈
  • 7篇李小慧
  • 6篇邓国成
  • 6篇韩林强
  • 5篇王广军
  • 5篇王解香

传媒

  • 6篇水产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淡水渔业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渔业科技产业
  • 1篇Agricu...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南方水产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2011年中...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2篇2025
  • 14篇2024
  • 1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
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涉及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特异的检测方法。根据外源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扩增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引物,经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认为退火温度64℃...
白俊杰马冬梅姜鹏陈敏樊佳佳叶星李胜杰于凌云全迎春
文献传递
投喂皇竹草和生物絮团草鱼稚鱼生长性能对比及营养成分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评价生物絮团作为草鱼稚鱼饵料的营养价值,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稚鱼为研究对象,以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为对照,养殖60天后测定草鱼稚鱼的生长指标、肌肉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生物絮团组草鱼平均尾末质量与皇竹草组相比提高了1.14倍,生物絮团组草鱼的体长、成活率和肥满度均优于皇竹草组。生物絮团组比皇竹草组的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中的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显著差异(P<0.05),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基本一致。另外,生物絮团组和皇竹草组草鱼肌肉氨基酸中均含有16种常规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其常规氨基酸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7.1±1.24)%和(16.803±1.030)%,氨基酸各组成成分均无显著变化;生物絮团组草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总数分别为(32.2±4.05)%和(34.61±4.08)%,极显著高于皇竹草组(P<0.01)。可见,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不仅能提高草鱼稚鱼的生长性能,而且能在不改变肌肉氨基酸组成和鲜味的条件下明显提高其肌肉中营养价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因此,生物絮团可以作为草鱼稚鱼的一种新型优质饵料。
于凌云刘邦辉王广军
关键词:草鱼肌肉
鉴别角鳖性别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动物性别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角鳖性别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基因组DNA同时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角鳖,鉴别为雌性;基因组DNA包含如SEQ I...
李伟雷骆朱新平祝骏贤陈辰王亚坤陈海港洪孝友刘晓莉于凌云刘毅辉魏成清
大口黑鲈种质创新和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白俊杰李胜杰吴锐全何华先马冬梅樊佳佳朱旺明陈昆慈钟金香汪洪永邓国成罗建仁谢骏于凌云郑光明王广军李小慧陈永乐叶星韩林强陈文怡周志金梁健辉全迎春姜鹏苗建新汪福保刘海涌
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具有生长快、肉质好和无肌间刺等特点,是中国重要的优质淡水养殖品种,2014年全国总产量达35.0万吨。针对大口黑鲈养殖产业中存在的种质退化,良种缺乏,病害严重,配合饲料效果差,活鱼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该...
关键词:
关键词:大口黑鲈杂交饲料添加剂
鉴别山瑞鳖性别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动物性别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山瑞鳖性别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基因组DNA包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山瑞鳖,鉴别为雌性;基因组DNA包含如SEQ...
李伟雷骆朱新平祝骏贤陈辰王亚坤陈海港洪孝友刘晓莉于凌云刘毅辉魏成清
一种虾壳自动剥离和虾肉提取的装置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壳自动剥离和虾肉提取的装置及应用方法,属于水产虾类剥壳技术领域,所述固定模块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底部安装有两个滑轨导轮,两个所述滑轨导轮之间嵌于槽口状导轨两侧,所述槽口状导轨固定于所述桁架台上,...
于凌云王亚坤魏捷朱新平周巧燕李华荣
一种基于生物学特征的虾类分选优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学特征的虾类分选优化方法及系统,用于提高虾类分选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效率。首先,收集虾类生物学特征数据并构建虾类生物学特征数据库。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待分选虾体样本进行识别和图像处理,获取分选标...
王亚坤于凌云 魏捷朱新平 洪坤浩 麦庄
大口黑鲈MyoD、MST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及与生长相关分析
本研究以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大口黑鲈MyoD基因和MST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研究及其与生长相关分析,为大口黑鲈辅助育种提供分子标记位点。 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大口黑鲈MyoD基...
于凌云
关键词:大口黑鲈
文献传递
罗非鱼MC4R基因克隆及与其生长相关的SNPs位点被引量:28
2009年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是5种已发现的黑素皮质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属于跨膜G-蛋白耦联受体超级家族,对于调节动物的采食量、体质量及能量稳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组步移技术获得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MC4R基因组DNA序列。该基因全长2547bp,其中5′侧翼序列长为1481bp,3′侧翼序列长为82bp,编码区序列长为984bp,只有1个外显子。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PCR-RFLP和CRS-PCR技术对尼罗罗非鱼MC4R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区域进行了SNPs位点的检测和分型,结果共检测到5个SNPs位点(-G1000C、-T974A、C276T、C561T和C708T),其中外显子上的3个SNPs位点均为同义突变。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5个SNPs位点与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体质量均值差异最大值分别为9.5%、23.2%、14.4%、18.6%和13.5%,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将5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7种双倍型(去掉频率小于3%的组合),关联分析表明,在体质量和体长这2个主要生长性状方面,双倍型D4与D1、D3、D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双倍型D2与D3、D6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可以考虑将MC4R基因作为影响罗非鱼体质量等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应用于罗非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刘福平白俊杰叶星李胜杰李小慧于凌云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MC4RSNPS
低眼巨鲶养殖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为探明华南地区不同来源引进低眼巨鲶(Pangas ianodon hypophthalmus)养殖群体的遗传背景,对华南地区不同区域养殖的4个低眼巨鲶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筛选出10个扩增效率高且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对广东省广州、湛江、佛山,以及海南省文昌的4个养殖群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其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02;10对引物在养殖群体内共检测出74个等位基因(N a),观测杂合度(H o)为0.482(Pab013)~0.841(Pab040),期望杂合度(H e)为0.555(Pab013)~0.883(Pab063);4个养殖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 o)分别为0.742、0.778、0.613、0.706,均值为0.710;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显示,4个养殖群体被分为两个遗传群体,海南群体单独聚为一支,其余3个群体聚为一支,其中广州与佛山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小支;4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476(海南文昌/广东湛江),最小为0.117(广东广州/广东佛山)。研究表明:4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高水平,在生产实践上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海南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远,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丰富了低眼巨鲶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为低眼巨鲶养殖种质资源保育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
倪未于凌云李伟陈海港朱新平刘晓莉刘毅辉
关键词:养殖群体微卫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