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洁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师范分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小说
  • 2篇艺术
  • 2篇艺术研究
  • 2篇儒林
  • 2篇儒林外史
  • 2篇朴趾源
  • 2篇外史
  • 2篇汉文小说
  • 2篇讽刺
  • 2篇讽刺艺术
  • 2篇《儒林外史》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学前教育
  • 1篇学前教育专业
  • 1篇艺术特征
  • 1篇意象
  • 1篇因材施教
  • 1篇因人而异
  • 1篇源性

机构

  • 11篇延边大学

作者

  • 11篇于洁

传媒

  • 8篇延边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尊重差别,因人而异——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浅析被引量:3
2010年
孔子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差别,因人而异,是第一个实践因材施教的教育者,同时也是因其注重因材施教而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的教育家。以《论语》为依据分析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历史背景、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践和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对后世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影响,不仅对于探讨孔学,而且对当代教育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于洁
关键词:孔子教学思想论语因材施教
灭活的双歧杆菌抗肠源性感染的实验研究
双歧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中最重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对机体无毒、无害、并且具有广泛的生态效应与生理作用。双歧杆菌参与了宿主的消化、营养、代谢、吸收、免疫及抗感染过程,被认为是微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或重心。现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
于洁
关键词:双歧杆菌菌群失调免疫功能肠源性感染
文献传递
朴趾源小说讽刺艺术研究——兼与《儒林外史》比较
朴趾源是古代朝鲜杰出的实学派思想家和卓越的文学家,他创作的汉文文言短篇小说,继承了古代叙事文学的讽刺传统,思想内容深刻,讽刺艺术高超,开创了朝鲜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是朝鲜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集大成者。  朴趾源之所以采...
于洁
关键词:朴趾源汉文小说《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文献传递
怎一个“愁”字了得——解读李清照
2007年
宋代女文学家李清照生活在宋王朝由统一繁盛走向动乱,直至江山沦陷,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经历了国难、家难,尝遍人生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她,作品中满怀愁绪。本文从内涵、风格、情状三方面解读出其作品深沉广博的内涵,刚柔并济的风格以及生动形象的"愁"之情状。
于洁
关键词:愁绪情状
朴趾源小说讽刺艺术研究
朴趾源是古代朝鲜杰出的实学派思想家和卓越的文学家,他创作的汉文文言短篇小说,继承了古代叙事文学的讽刺传统,思想内容深刻,讽刺艺术高超,开创了朝鲜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是朝鲜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集大成者。 朴趾源之所以采用...
于洁
关键词:朴趾源汉文小说《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文献传递
生命的呼唤——浅谈中国古代神树崇拜
2008年
在中国古代神奇而瑰丽的神话宝库中,关于神树的记载较为丰富。其中神树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神树形象的各种变体已经伴随历史的发展广泛地存在于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社会生活中,寄托着人类的热爱生命的理想。本文试对积淀于古典文学和民俗艺术中的神树崇拜现象做一粗浅探究。
于洁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神树崇拜生命意识
浅析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以稼轩词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意境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创的一个美学理论,文学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作为抒情文学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富有意境的作品。本文以童庆炳主编的《文艺理论教程》的文学意境理论为依据,以稼轩词为例来分析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
于洁
关键词:文学意境艺术特征稼轩词
晚清报载短篇小说刍议
2010年
短篇小说在晚清文坛重新崛起,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虽然精品不多,但其继往开来、衔接古今的历史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报刊对短篇小说的提倡、集锦式长篇章回小说的出现、西洋小说理论的输入四个方面分析了晚清短篇小说重新崛起的原因,并阐述了晚清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
于洁
关键词:晚清报刊短篇小说结构形式
试析李奎报《祖江赋》被引量:2
2011年
朝鲜高丽时期著名汉文学家李奎报所作的《祖江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骚体赋,可与屈原的名作《涉江》相提并论。此篇内容包括遭遇险流、征古自宽、安适桂阳三部分,形象描绘了祖江环境之险恶,隐喻自己当时的政治遭际,抒发了壮志难伸之郁怒。此篇与《涉江》相比,少了屈子的悲愤与决绝,多了一些豁达与彻悟。
于洁
关键词:李奎报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思考被引量:3
2016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青少年学生必修的课程。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国学素养成为五年制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现阶段,此项教育尚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于洁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