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异色瓢虫对玉米田害虫控害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作为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农林业害虫的生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玉米田面积扩大,药物防治的失效,玉米田害虫种类数量增加,害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农户经济收入,及时总结国内外异色瓢虫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进展,科学利用这种天敌进行农田害虫生物防治,从而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综述国内外近期对异色瓢虫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成果,概括了生活史、习性、飞行和运动、田间释放、动态和分布、生产繁育等方面的重要进展,也展望了相关研究的新趋势和新热点。综述表明:基于异色瓢虫的人工饲养技术发展及瓢虫对玉米田害虫实际防效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提出释放人工饲养的异色瓢虫来防治多种玉米田害虫,可使其安全地发挥应有的生防效能。最后指出,异色瓢虫是具有较大生防潜力的天敌昆虫,相应的饲养和释放技术可为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玉米生产提供保障。
- 王佳佳马艳龙叶乐夫付雪付雪周改芳
- 关键词:异色瓢虫生物学习性天敌
- 性比自调节: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爆发成因被引量:4
- 2021年
- 异色瓢虫在各种逆境因子下,雌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从而出现性比失衡;该物种会做出怎样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响应,保持较高的繁殖力和适应性,可以解释这种捕食性天敌为何在全球爆发。试验设置了5个性别配比组合(雌∶雄=1∶9,3∶7,5∶5,7∶3,9∶1)。观测了产卵量、孵化率、子代发育历期等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①性比为1∶1的人工种群单雌产卵量最大,每雌繁殖率最高;②种群中雌虫越多,总产卵量越大;③雄虫少的种群中雌虫寿命长。由此推测:异色瓢虫的最佳性比是1∶1,当种群受到对特异性别明显不利或有利的环境变化因素作用后,这个物种在性比上会做出一定的响应,而且总能在逆境因子解除后通过一代繁殖恢复到最佳性比。当异色瓢虫种群为最佳性比时,繁殖力最强;自然种群中性比总能平衡在最佳值,即具备突出的性比自调节能力,可能是异色瓢虫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王雪付雪付雪王佳佳于慧龄叶乐夫
- 关键词:异色瓢虫繁殖力
- 草地螟对合成植物挥发物的活性反应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草地螟成虫对4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已交配草地螟雌虫对顺-3-己烯乙酯和乙酸己酯表现出较强的趋性;顺-3-己烯-1-醇对未交配草地螟雌虫表现出较佳的引诱作用;未交配草地螟雄虫对顺-3-己烯-1-醇、反-2-己烯醛和乙酸己酯表现出趋性反应,对顺-3-己烯乙酯表现出驱避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开发研制有效的害虫引诱剂奠定了基础。
- 范锦胜张李香王贵强付雪张坤郑旭韩笑冷赫
- 关键词:草地螟挥发物
- 木醋液对两种药剂防治桃蚜的增效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探讨木醋液对呋虫胺、螺虫乙酯两种内吸性药剂防治桃蚜是否有增效作用,为桃蚜的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测定了木醋液对两种药剂的增效作用和木醋液对桃蚜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木醋液与两种药剂复配后对桃蚜种群和盆栽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5 mL/L木醋液对呋虫胺防治桃蚜的增效比达到了25.9,20 mL/L的木醋液对螺虫乙酯防治桃蚜的增效比达到了20.3。2)木醋液通过抑制桃蚜体内解毒酶(AChE、CarE)活性,桃蚜对药剂的降解能力减弱,从而利于两种药剂发挥药效。3)通过盆栽试验发现,稀释200倍的木醋液,对3种浓度呋虫胺桃蚜防效均有显著的增强,起到了增效作用。稀释100、200倍的木醋液均对螺虫乙酯桃蚜防效有显著提升作用。4)木醋液浓度过高会抑制小白菜植株生长,且木醋液抑制小白菜叶片合成叶绿素。对桃蚜种群的主要影响是,降低了种群增殖力。综上,木醋液可作为一种绿色增效剂来延缓桃蚜对螺虫乙酯和呋虫胺的抗药性并增强防治效果。
- 李振宇叶乐夫甘杨广池阳王莉青徐臻付雪
- 关键词:木醋液桃蚜解毒酶
- 东北春大豆抗旱品种根系特征的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为了开展黑龙江省大豆抗旱育种,进行现有大豆种植区域布局,本研究选用以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春大豆40份为材料,利用溶液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芽期抗旱鉴定和苗期抗旱鉴定,对筛选出的抗旱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对抗旱品种苗期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冠比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期抗旱鉴定,绥字号、黑农号、合丰号及小粒型大豆品种抗旱性较强,耐旱和较耐旱型品种为‘绥农22’、‘合丰48’、‘绥农30’、‘龙小粒2号’、‘黑河52’、‘绥农28’、‘垦豆26’、‘黑农65’、‘龙小粒1号’、‘垦丰17’、‘垦豆25’、‘绥农10’、‘抗线12’、‘黑农61’、‘黑农64’、‘龙豆2号’;苗期抗旱鉴定,合丰号、绥农号及黑农号品种抗旱性较强,包括‘合丰50’、‘黑农60’、‘绥农28’、‘合丰48’、‘合丰51’、‘黑农61’、‘龙小粒豆2号’、‘黑河51’、‘黑河50’、‘合丰56’、‘黑农65’、‘黑农64’。结合春大豆芽期和苗期抗旱鉴定结果共筛出抗旱品种‘合丰48’,‘绥农28’、‘龙小粒2号’,‘黑农65’,‘黑农61’,‘黑农64’;随着抗旱胁迫增强,品种总根长、根总面积、根体积、及根冠比总体表现增加趋势,特别是从中度干旱到严重干旱时增加幅度最大。
- 韩新华马淑梅付雪肖洋
- 关键词:春大豆抗旱鉴定根系特征
- 两种叶面肥对桃蚜“绿色防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叶面肥通过差异性的肥效和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作用于植株上的昆虫,改变“植物-昆虫”互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影响昆虫抗药性及种群发展趋势。研究通过观测自制酵素、商品木醋液和混合液对桃蚜及寄主植物(小白菜)的综合影响:包括对桃蚜种群发展的观察,测定桃蚜4种解毒酶活性,测定寄主植物多项生长指标,观察单独饲养桃蚜生长发育过程。结果发现:(1)酵素施用增加全株生物量,增加根系质量占比,即酵素的“生物肥”作用明显。酵素还能缓解木醋液降低叶绿素含量的作用。木醋液施用降低植株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数量。植株接虫减少叶片数,增大叶面积,矮化植株;(2)酵素对蚜虫种群数量没有显著影响,木醋液和混合液处理都显著减少桃蚜各虫态数量:其中对有翅蚜的抑制率最高,其次是若蚜,对成蚜影响最小;相比而言,混合液对各虫态的抑制率均高于木醋液单独作用;(3)酵素和木醋液都显著降低桃蚜产蚜量,而混合液降低更大,各处理桃蚜繁殖历期没有明显变化。对桃蚜的生命表参数各处理都有影响,其中酵素有降低影响,木醋液影响更大,混合液影响最大;(4)酵素和木醋液均能降低桃蚜体内某些种类抗逆酶的活性。总之,酵素和木醋液及二者混合液都能够对植株起到生物肥作用;混合液施用时对桃蚜各虫态的抑制效果更好,能够对桃蚜生长初期和桃蚜向有翅蚜分化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酵素和木醋液降低桃蚜对化学药剂抗性,为桃蚜抗性治理提供新思路。
- 王欣宇韩亚静历佳月黄群义叶乐夫付雪
- 关键词:酵素木醋液桃蚜
- 烟草在PVY^N病毒与烟蚜作用下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被引量:1
- 2010年
- 以CO2浓度为主处理因子,研究了加倍CO2浓度和对照大气CO2浓度条件下,烟蚜、马铃薯Y病毒N株(PVYN)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烟草各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当前CO2浓度条件下,PVYN、烟蚜及两者联合作用对烟草生物量影响不显著;而在未来高CO2浓度条件下,PVYN、烟蚜及两者联合作用对烟草生物量影响很大。CO2浓度升高后,PVYN和蚜虫二者联合作用显著降低烟草产量,危害加重,高CO2的"肥料"作用被极大地削弱。在有烟蚜、PVYN以及两者共同作用时烟草的化学物质及主要的次生代谢物烟碱的含量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也发生一定的变化,表现在:高CO2浓度条件下,蚜虫、蚜虫与PVYN共同作用显著增加了烟草的含氮量;显著减少了烟叶含糖量;PVYN及其与蚜虫共同作用显著升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当高CO2浓度下,各处理的烟草烟碱含量均显著下降,而且PVYN感染的烟叶烟碱含量无论在哪一种CO2浓度条件下,都比无毒无虫的对照烟叶烟碱含量升高。结果显示,烟蚜和马铃薯Y病毒N株(PVYN)对烟草的产量、营养物质及防御物质都有影响;CO2浓度升高对烟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增加了烟草的产量,但蚜虫的危害和PVYN感染使烟草产量下降,在高CO2浓度条件下,烟蚜和PVYN共同作用相对于目前CO2浓度对烟草产量的危害加重。
- 付雪叶乐夫戈峰
- 关键词:烟草烟蚜
- 2种叶面肥对黄瓜-蓟马的影响
- 2022年
- 为评价生物制剂对植物及植食性昆虫的综合影响,以黄瓜植株及蓟马为生物材料,检测它们对自制酵素、木醋液及混合液的响应,包括黄瓜的生长、生理指标,叶片抗逆酶活性水平及蓟马发育、种群数量动态。研究发现:(1)酵素显著缩短蓟马发育历期;混合液显著延缓蓟马发育,抑制其种群。(2)酵素显著加快有虫黄瓜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增长,降低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酵素处理的带虫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均升高。由此可见,酵素及木醋液对黄瓜植株和蓟马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混合使用可有效抑制蓟马害虫。多次酵素使用则能产生较高的综合效益,既促进黄瓜生长,又增加植物“免疫力”。
- 韩亚静王欣宇历佳月黄群义王瀚婷叶乐夫付雪
- 关键词:黄瓜木醋液
- 拥挤度和杀虫剂对蚜虫翅型分化和生长繁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全面评价田间杀虫剂对害虫的非致死作用,选择了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和种群拥挤作为处理因子,测度了大豆蚜的产蚜量、成蚜寿命、若蚜历期及有翅蚜数量等指标,评价2个因子对蚜虫寄主植株上种群的增殖力和转移扩散风险的影响性质及大小。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大豆蚜植株上种群有明显降低繁殖率的作用,从而有效减轻本地危害;用药导致有翅蚜的数量显著降低,能降低蚜虫转移为害的风险。拥挤降低了第一代蚜虫种群的繁殖力,对第二代种群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拥挤造成有翅蚜数量增加,会增加蚜虫转移为害的风险。药剂和拥挤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研究表明: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会降低大豆蚜后代在原植株上的为害和转移为害,拥挤会消减药剂在植株上的控害作用,也会增加蚜虫转移为害的风险。
- 付雪叶乐夫叶乐夫王雪魏湜魏湜
- 关键词:大豆蚜亚致死剂量拥挤有翅蚜
- 桃蚜抗药性及抗性治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桃蚜(Myzus persicae)对多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案例,深入分析了桃蚜抗药性的各种可能机制,评述了桃蚜抗药性发展表现出的主要规律,包括交互抗性等,并基于这些规律对抗药性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针对日益突出的桃蚜抗药性问题,总结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引入生物防治方法和加强抗药性监测等,旨在为农林业害虫治理提供新思路,以应对桃蚜抗药性发展带来的挑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尾展望了昆虫抗药性研究的热点领域。
- 徐臻叶乐夫池阳甘杨广付雪
- 关键词:桃蚜抗药性害虫管理生物防治可持续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