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仪虹

作品数:37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根管
  • 7篇口腔
  • 6篇唾液
  • 5篇超声
  • 5篇充填
  • 4篇应力
  • 4篇三维有限元
  • 4篇树脂
  • 4篇酸蚀
  • 4篇微生物
  • 4篇微生物群落
  • 4篇根尖
  • 3篇牙本质
  • 3篇牙髓
  • 3篇应力影响
  • 3篇症状
  • 3篇三维有限元分...
  • 3篇微渗漏
  • 3篇慢性
  • 3篇慢性根尖周炎

机构

  • 19篇哈尔滨医科大...
  • 19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深圳市中心医...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嫩江县人民医...

作者

  • 37篇仪虹
  • 5篇牛玉梅
  • 5篇于淼
  • 4篇刘乃妤
  • 4篇孟玲娜
  • 3篇贾琳
  • 3篇赵玉水
  • 3篇孙英超
  • 2篇敬舒涵
  • 2篇李莹
  • 2篇郝艳红
  • 2篇冷飞
  • 2篇孙一
  • 2篇赵尔飏
  • 2篇施磊
  • 2篇鲁杰
  • 2篇李明博
  • 2篇寻颖
  • 2篇张坤
  • 2篇冯娜

传媒

  • 6篇牙体牙髓牙周...
  • 5篇口腔医学研究
  • 4篇中国医刊
  • 3篇黑龙江医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口腔医学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在口腔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2009年
孟玲娜张坤孙一冷飞仪虹
关键词:口腔疾病微生物检测感染性疾病微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
感染根管中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的检测与临床症状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检测27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嗜血杆菌和链球菌,分析其与临床症状产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患牙根管内细菌样本,提取DNA进行PCR-DGGE分析。结果嗜血杆菌在有症状组中检出率高于无症状组(P<0.05);链球菌在无症状组中检出率高于有症状组(P<0.05)。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管中,嗜血杆菌、链球菌与临床症状的产生有相关性。
陈明刘平仪虹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嗜血杆菌链球菌
高龋和无龋人群口腔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利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高龋和无龋受试者口腔唾液微生物进行测序,并分析其群落结构及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集10例高龋患者和10例无龋受试者口腔唾液样本。提取样本细菌总基因组DNA,进行16Sr DNA的PCR扩增,454焦磷酸测序。结果共检出201种细菌,归属于19个细菌门类。两组优势菌群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个体唾液样本中,高龋组不同个体唾液微生物多样性高于无龋组(P<0.05)。共有14种细菌含量在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唾液微生物群落具有广泛的多样性,不同个体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但拥有共同的核心微生物;龋病并非因某些致龋微生物所形成,而是由于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
李莹仪虹
关键词:龋病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
洁牙后牙面抛光最佳实施条件的筛选及安全性报告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不同抛光方法在不同抛光条件下对牙体硬组织表面结构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后的效果,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抛光方法和最佳抛光条件,以降低菌斑、色素的再附着速度,达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牙周病患牙需拔除的前牙96颗,先分别做喷砂抛光(APP)与橡皮环抛光(RCP)法最佳抛光处理条件筛选实验;再进一步对APP与RCP法筛选出的最佳抛光处理条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APP电镜下观察的效果与操作者对牙面施加的压力有关,而与选用的不同喷砂机型无关;RCP电镜下效果评分与操作者对牙面施加的压力、抛光时间有关,而与选用的不同洁牙机型、抛光膏类型无关。结论:APP控制喷砂剂量在0.4g(0.40.5g)、抛光时间2s、操作者对牙面施加的压力为0.3N最佳抛光条件时,对洁牙是安全有效的。RCP抛光时间为6s以内、操作者对牙面施加的压力0.5N以内视为安全有效。
刘乃妤郝艳红仪虹
关键词:喷砂抛光
不同龋状况母子间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应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20对不同龋状况母子口腔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20名不同龋状况儿童及母亲的唾液样本,提取细菌总DNA,进行16SrDNA的PCR扩增及DGGE,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母子口腔唾液中分别检出42、48个菌种,其共同菌种为37个,归属于16个菌属,同时,检出新菌种Megasphaeraspp.,且在无龋儿童及高龋母亲唾液中分别检出Abiotrophiaspp.和Olsenellaspp.两个特异菌属。无龋组母子唾液中嗜血菌属的相对数量显著高于高龋组(P<0.001);无龋儿童携带的放线菌属相对数量也多于高龋组(P<0.001);而链球菌属,奈瑟菌属低于高龋组(P<0.001),而高龋组母亲口腔微生物中相对数量最多的为乳杆菌属,其次为放线菌属,奈瑟菌属,与无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母子口腔唾液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且随龋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于淼仪虹孟玲娜敬舒涵吕慧
关键词:唾液口腔细菌群落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超声技术在根管治疗急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刘乃妤仪虹
关键词:超声技术根管治疗急症根管扩大根管充填
超声洁治术后抛光处理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超声洁牙后橡皮杯抛光对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牙周病无牙缺失病人进行超声洁治,洁治后随机对同一病例左侧或右侧牙齿进行橡皮杯抛光观察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的变化,并评价超声洁治后橡皮杯抛光效果。结果:牙周病病人洁牙后橡皮杯抛光处理可以即刻明显减少菌斑指数或使菌斑完全消失,3个月时效果明显,持续6个月时出现反弹;而出血指数在治疗后逐步降低,持续至6个月时下降明显。结论:橡皮杯抛光洁牙能有效去除色素,提高牙面的清洁度、光滑度,不利于菌斑、色素的再附着。
仪虹刘乃妤
关键词:菌斑指数出血指数
预酸蚀对不同粘接剂修复Ⅴ类洞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预酸蚀对不同粘接剂修复Ⅴ类洞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取因正畸治疗拔除的正常前磨牙40颗,在颊侧釉牙骨质界冠方1mm处制备V类洞,并在釉质边缘制备宽0.5mm的45°短斜面,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A组(磷酸预处理后用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B组(磷酸预处理后用自酸蚀粘接剂Adper?Easy one)、C组(自酸蚀Single Bond Universal)、D组(自酸蚀Adper?Easy one),使用Filtek Z350树脂充填后进行冷热循环处理,使用2%亚甲蓝溶液染色24小时,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充填体边缘的染色情况。结果壁的微渗漏情况方面,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组间龈壁微渗漏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ingle Bond Universal通用型粘接剂和Adper?Easy one自酸蚀粘接剂在树脂充填后均会产生微渗漏,但是经预酸蚀处理后有助于减少充填后的微渗漏值。
赵玉水仪虹孙英超冯娜
关键词:微渗漏V类洞粘接剂
超声冲洗对根管壁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分析在超声冲洗过程中,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壁应力大小及其分布。方法: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单根Ⅳ型根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根管不同锥度的修改模型,并通过特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超声冲洗的振动力学过程,计算修改模型的根管壁应力值、分析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超声冲洗对不同锥度根管壁应力影响的结果。结果:在超声冲洗过程中,根管壁的最大应力值在牙本质的最大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引起牙本质不可逆的形变。根管壁应力主要集中在根管的中1/3段,并且根管壁的应力随着锥度的增加而减小。结论:超声冲洗过程中,根管壁应力集中在根管中1/3段,且应力随着根管锥度的增大而减小。
冷飞仪虹方国东
关键词:超声冲洗三维有限元应力锥度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代谢物中的生物标记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0PLS-DA)方法,对OLP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对比分析OLP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代谢轮廓,寻找两组人群唾液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OLP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唾液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OLP患者的代谢轮廓发生了改变,经鉴定得到7个OLP相关的代谢标志物。结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成功找到OLP的生物标记物,并可为OLP的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仪虹李莹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代谢组学生物标记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