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康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植骨
  • 3篇术后
  • 3篇椎间植骨
  • 3篇内固定
  • 2篇腰椎
  • 2篇植骨融合
  • 2篇韧带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钉
  • 2篇椎弓根钉内固...
  • 2篇椎间融合
  • 2篇椎间植骨融合
  • 2篇交叉韧带
  • 2篇骨融合
  • 2篇骨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8篇河北省保定市...
  • 2篇河北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8篇任康
  • 7篇郝建学
  • 6篇刘锁利
  • 4篇李雪波
  • 4篇王明昊
  • 3篇张建鹏
  • 3篇邸丽萍
  • 3篇刘娟
  • 3篇万建设
  • 3篇刘燕梅
  • 3篇李兵
  • 3篇王平
  • 3篇仲娜
  • 2篇陈美青
  • 2篇周斐
  • 2篇涂鹏发
  • 2篇冯伟
  • 2篇秦洪
  • 2篇杨斐
  • 2篇张云

传媒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移植物对兔前叉韧带重建术后血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自体和同种异体半肌腱重建兔前叉韧带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择48只骨骼发育成熟的新西兰种属兔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自体组(A组)和异体组(B组),每组24只,分别接受半肌腱重建前叉韧带手术。从手术日期开始,分别记录手术后第3周、第6周、第12周和第24周重建韧带的血管生成情况同时对血管生成数量进行定量。结果:手术后两组实验兔关节均无肿胀,关节囊无炎性反应发生。在手术后第3周,两组血管生成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6周和第12周,自体移植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组(P<0.05);术后第24周,异体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高于自体组(P<0.05)。结论:在兔前叉韧带的重建过程中,异体移植物重建的血管生成速度和数量明显慢于自体移植物,提示在临床上选择自体移植物对术后恢复更理想。
郝建学王明昊任康秦洪邸丽萍刘锁利李雪波张云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血管生成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
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的膝关节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KT-2000关节测量值、后抽屉试验与Lachman征的差异。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患膝Lysholm膝关节评分、KT-2000关节测量值及物理检查(后抽屉试验试验与Lachman征)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无韧带断裂、免疫排斥反应等现象。结论: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对膝关节PCL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郝建学王明昊任康秦洪邸丽萍刘锁利李雪波张云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
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20例的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手术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2006-02-2008-12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不愈合患者,给予采用不更换髄内钉给予直接附加钢板并结合植骨治疗,术前给予进行心理护理及评估,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指导合理功能锻炼。结果 20例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术后肢体活动功能良好。结论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手术操作创伤小,效果可靠,正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李兵郝建学刘燕梅任康王平仲娜刘娟张建鹏刘锁利万建设
降低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的改进措施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青霉素皮试改良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探讨降低假阳性率的操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600例因感染而需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皮内过敏试验。结果改良方法皮试结果阳性率低于常规方法(P<0.05)。结论改良皮内试验方法安全可行,阳性率偏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燕梅李兵任康郝建学张建鹏王平仲娜刘娟
关键词:皮内试验
髋臼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术后早期床上进行功能锻炼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方法研究140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例,分析早期行病床上功能锻炼(髋、膝被动屈曲伸直活动、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活动)对DVT形成的影响,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0例中发生DVT共19例,其中术后3 d内行平卧位功能锻炼患者共3例,3 d以上(平均8 d)平卧位锻炼的患者共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对减少DVT发生有显著作用。
李兵刘燕梅任康王平仲娜刘娟
椎间植骨量对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植骨量对于椎间融合成功率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98例,均给予采取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cage植入椎间...
郝建学周斐陈美青任康冯伟涂鹏发杨斐闫崇超刘锁利李雪波
关键词: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融合率
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植骨粒体积对术后融合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植骨融合及椎间融合器术中椎间植骨粒体积与术后融合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Cage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共82例,随机分为三组,术中分别植入不同体积的植骨粒。其中A组28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0.2 cm3;B组27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0.1 cm3;C组27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0.05 cm3。对三组患者植骨粒体积、临床效果、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植骨粒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椎间植骨总体积及Cage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下腰痛、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植骨融合率B组均显著高于A、C组,A组高于C组(P<0.05)。末次随访时B组椎间隙高度变化显著小于A、C组(P<0.05)。结论采用不同植骨粒体积在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中等体积植骨粒(0.1cm3/粒)可明显提高术后椎间融合率,减小了椎间隙高度丢失。
郝建学周斐王明昊张建鹏任康邸丽萍陈美青刘锁利万建设
关键词:椎间植骨脊柱融合内固定
两种不同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各自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两种不同的植骨方法治疗64例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打压植骨组和椎间融合器植骨组。打压植骨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岁。椎间融合器植骨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61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临床疗效优良率及植骨融合率等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8个月,平均23个月。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椎间融合器植骨组显著高于打压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均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1年复查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器植骨组植骨融合率均显著高于打压植骨组。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两种术式比较无明显临床疗效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郝建学任康王明昊冯伟杨斐涂鹏发刘锁利李雪波万建设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腰椎不稳椎弓根钉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