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评价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8例PD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罗西汀组和普拉克素组。治疗12周后评价其疗效,评价指标包括Hamilton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于基线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普拉克索组HAM-D和Zung总评分第4周时与基线值相比已有下降趋势,而在第8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作用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PDR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普拉克索具有抗抑郁作用,可能在治疗后4~8周时开始发挥比较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治疗8周时其抗抑郁作用强度似乎接近于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不依赖于其对于运动症状的改善。
- 戴美芬余丹丽赵丹胡丹唐兰英竺飞燕陈瑛张雄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抑郁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6年11月30日。按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最终纳入的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评价。结果纳入6篇文献,共有851例研究对象,其中CSF组426例,对照组42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白细胞(WBC)水平在CSF组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59,95%CI:0.35~0.83,P<0.001,I2=0%);CSF组中性粒细胞(Neu)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65,95%CI:0.28~1.01,P<0.001,I2=64%);CSF组患者中其淋巴细胞(Lym)数值低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MD=-0.21,95%CI:-0.4097^-0.0023,P=0.05,I2=71%);NLR水平在CSF组水平更高(MD=0.57,95%CI:0.41~0.73,P<0.001,I2=4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BC、Neu、Lym及NLR水平在CSF组中较高,提示炎症反应为CSF的重要作用机制。
- 谭利国张涛王家宁简斌王娟车军余丹丽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白细胞计数
- 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0
- 2009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其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长期以来,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替代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是现有的治疗措施均不能有效阻止乃至减慢疾病的进展。新一代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的出现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普拉克索可单独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减少左旋多巴治疗所致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与左旋多巴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 余丹丽张雄
-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静止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