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荣华
作品数:
5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刘亮佳
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
余鸿钧
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
何永明
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2篇
专利
领域
3篇
化学工程
主题
3篇
纤维
1篇
涤纶
1篇
性能稳定
1篇
液晶
1篇
液晶态
1篇
中国化学
1篇
溶剂
1篇
溶剂体系
1篇
热轧
1篇
酰胺纤维
1篇
纤维产品
1篇
氯化锂
1篇
晶态
1篇
聚烯烃
1篇
聚酰胺
1篇
聚酰胺纤维
1篇
军工
1篇
化学纤维
1篇
国防
1篇
国防军工
机构
5篇
上海合成纤维...
作者
5篇
余荣华
1篇
何永明
1篇
刘亮佳
1篇
余鸿钧
传媒
3篇
合成纤维
年份
1篇
1995
1篇
1993
1篇
1992
1篇
1990
1篇
1987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改良型低熔点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型的低熔点聚烯烃热粘结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兼有熔点低、粘结性强、可纺性好的三重特性原料,以及具有偏心或同心结构的双组分纤维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因此,其产品是一种只需热轧即可粘合的主体纤维,它具有...
余荣华
王显楼
余鸿钧
何永明
文献传递
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三十五年的历程
1993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建立35年以来科研生产开发的历程,特别是不同宏观条件下5个科研生产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与效益。显示了该所在我国化纤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雄厚实力以及所处的地位及起的作用。指明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科研先导型企业集团是该所今后的发展重点与方向。
余荣华
柴爱宝
关键词:
合成纤维
聚对苯甲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力大于17.2厘米/分特(即260公斤/毫米<Sup>2</Sup>)模量为15吨/毫米<Sup>2</Sup>的聚对苯甲酰胺纤维(即芳纶I或PBA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二甲苯乙酰胺(DMAC)和...
金兴龙
冷翠秋
余荣华
文献传递
中国化学纤维产品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1992年
一 前言 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应用与发展,同我国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国防现代化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八十年代我国人口增加1亿多。在这十年中,国民平均收入增长幅度相当于前三十年的增长幅度,人民消费水平提高。
余荣华
刘亮佳
关键词:
化学纤维
芳纶14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主要讨论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研制的高强力、高模量聚对笨酰胺纤维(芳纶14)的物理化学结构及其性能。芳纶14具有不熔、耐燃、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低的蠕变性、杰出的耐疲劳性、使用温度范围大、耐化学性和不导电性,其主要性能已超过国外PBA纤维(杜邦公司的PRD49-1和苏联的Terlon),达到了杜邦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Kevlar)的水平。
余荣华
关键词:
芳纶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