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性
  • 4篇脑性瘫
  • 4篇脑性瘫痪
  • 3篇康复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注射
  • 2篇针刺
  • 2篇水针
  • 2篇作业疗法
  • 2篇小儿
  • 2篇小儿脑性瘫痪
  • 2篇疗法
  • 2篇康复训练
  • 2篇康复训练治疗
  • 1篇电图
  • 1篇多胎
  • 1篇多胎早产儿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状况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1篇宁波市江东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厦门市儿童医...

作者

  • 7篇侍孝娟
  • 6篇史惟
  • 5篇施炳培
  • 5篇杨红
  • 3篇李惠
  • 3篇王素娟
  • 3篇卜怀娣
  • 1篇骆丹丹
  • 1篇李剑
  • 1篇高鸿云
  • 1篇黄华玉
  • 1篇徐东浩
  • 1篇曹佳燕
  • 1篇朱晓芸
  • 1篇王舒昊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Joubert综合征2例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Joubert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2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4~6个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2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评分上升。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Joubert综合征效果满意。
侍孝娟施炳培卜怀娣史惟李惠
关键词:JOUBERT综合征针灸康复
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滞(M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93例MR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治疗,运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对治疗前后抓握能力指数(Gr)、视觉感知能力指数(VI)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进行评估,观察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患者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MR患者的Gr、VI及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不同年龄(≤36月龄,37~72月龄)MR患者治疗后Gr、VI及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重度MR患者治疗后Gr、VI及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MR患者的精细运动功能,病情越重改善越明显。
骆丹丹侍孝娟汪军李剑吴怡夏春王舒昊
关键词:针刺疗法水针智力障碍康复训练
2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电图和脑CT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和脑CT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4例脑瘫患儿进行脑电图和脑CT检查。结果224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为47.77%,其中合并痫样放电占58.88%;脑CT异常率为79.46%,脑CT异常率显著高于脑电图(P<0.001)。不同瘫痪类型的脑电图和脑CT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与脑CT两者结合可为脑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陈冬冬施炳培侍孝娟黄华玉杨红史惟徐东浩
关键词:脑瘫脑电图脑CT
全身运动评估对双胎多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评估对双胎多胎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2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接受GMs评估并定期随访至1周岁的双胎多胎早产儿53例,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1周岁的运动发育能力并进行神经学体检,以1周岁运动发育结局为标准计算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对于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对53例双胎多胎早产儿的研究录像进行GMs评估,有43例(81.1%)表现为正常不安运动(NF),10例(18.9%)为不安运动缺乏(F-)。53例研究对象中,1周岁时运动发育结局正常者43例(81.1%),运动发育结局异常者10例(18.9%),全部为脑瘫患儿,未见运动发育迟缓者。不安运动缺乏(F-)对于脑性瘫痪异常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90.0%、特异度97.7%,阳性预测值90.0%,阴性预测值97.7%。结论双胎多胎早产儿的运动发育随访中,可以采用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作为早期预测指标。
梁树艺臧菲菲杨红史惟甘明霞朱晓芸吴芙蓉曹佳燕侍孝娟
关键词:早产儿脑性瘫痪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5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57例脑瘫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4例(59.7%)精细运动发育商提高;45例(78.9%)抓握能力指数提高;53例(92.9%)视觉感知能力指数提高。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施炳培李惠卜怀娣侍孝娟王素娟史惟杨红
关键词:穴位注射脑性瘫痪作业疗法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61例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61例患者经过1个总疗程的治疗后,52例分值上升(85.3%);40例患者经过2个总疗程的治疗后,37例分值上升(92.5%);23例患者经过3个总疗程的治疗后,分值均上升。均值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针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施炳培卜怀娣李惠史惟杨红王素娟侍孝娟
关键词:针刺水针作业疗法
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家长的心理状况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调查康复训练过程中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04-02/03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进行3个月以上康复训练的53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父母或同其共同生活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共调查80人,男26人,女54人,年龄22~66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包含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按照5级评分,1分为从无,2分为轻度,3分为中度,4分为相当重,5分为严重。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因子分<1.8分为正常;1.8~2.0分为轻度异常;2.1~3.0分为中度异常;>3.0分为重度异常评定其最近一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安静环境下,由受试者自行填写,测试前采用统一指导语,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时参加测评者,家长之间分开测评。对于受试文化程度较低或年龄较大者,由调查人员逐条解释问卷内容。最后使用“惠诚心理测试系统”对测评结果进行得分计算。并于全国常模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结果:发放问卷80份,收回合格问卷80份,有效率100%。①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其文化程度高低不同,表现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上存在差异。初中以下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高中以上组(P<0.05),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高中以上组(P<0.05或<0.01)。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其家长的心理状况与正常成年人之间无显著差异,亦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文化程度的高低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影响。
侍孝娟杨红高鸿云史惟施炳培王素娟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心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