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团结
-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面部血管瘤242例治疗体会
- 2004年
- 侯团结高学宏宁金龙李小静
- 可注射性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混合软骨颗粒制备支撑移植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可注射性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混合软骨颗粒覆盖高密度多孔聚乙烯(HPDE)制备复合软骨支撑移植物的方法。方法获取i-PRF和软骨颗粒,准备HPDE材料,分组制备复合支撑移植物,分别为A组(单纯HPDE材料组)、B组(i-PRF+HPDE材料组)、C组(软骨颗粒+HPDE材料组)和D组(i-PRF+软骨颗粒+HPDE材料组)。将移植物埋在9只新西兰白兔背部皮下(每只白兔取背部的上下左右共4个位置,分别埋入各组的1个移植物),进行动物体内实验和移植物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肉眼观察结果显示,术后12周时,相较于C组,D组移植物从皮下取出后软骨颗粒丢失较少,表面纤维血管更丰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D组复合软骨支撑移植物,软骨颗粒相较C组能更早连接成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D组软骨移植物中Ⅱ型胶原之间连接比C组更快。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B组HPDE材料,其孔径内的胶原纤维长入比A组更密集。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B组HPDE材料,其孔径内新生血管长入比A组更密集。结论i-PRF混合软骨颗粒所形成的复合软骨支撑移植物,其软骨颗粒可更快连接成片,且软骨颗粒固定在位情况较好。相较于单纯HPDE材料,含有i-PRF的HPDE材料胶原和纤维血管在材料孔隙中的长入增多,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 马泽坤侯团结陈啸李平松
- 关键词:高密度多孔聚乙烯软骨再生
- 交叉真皮皮瓣联合贯穿缝合法矫治乳头内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矫治乳头内陷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在乳头基底部两侧对称性地设计两个真皮皮瓣,将两皮瓣交叉缝合固定到对侧乳头基底部,同时在乳头基底部行贯穿缝合。结果:本组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乳头外形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交叉真皮皮瓣联合贯穿缝合法手术简单,治疗效果满意。
- 侯团结李平松施泽宏马乐陈啸
- 关键词:乳头内陷乳房整形
- 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修复足跟后深度组织缺损
-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局部组织瓣修复跟后深度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于小腿下段,外踝腓外侧筋膜间隙,设计切取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最大筋膜瓣 6cm×13cm,覆盖跟腱及跟骨裸露缺损。在其上移植全厚皮片或...
- 宁金龙张林李小静朱飞高学宏丁浩侯团结杨会强夏赤宋海兵
- 关键词:筋膜瓣小腿下段筋膜间隙组织缺损皮片移植
- 文献传递
- 耳前窄蒂侧颌颈皮瓣修复面部缺损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侧颌颈皮瓣的设计应用及血供类型。方法 设计蒂部位于耳前的由颌缘走向颏下的窄蒂皮瓣 ,用于中老年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最大 10cm× 6cm ,蒂宽 2 5~ 3 0cm ,长 2~ 4cm。结果 本组 4例 ,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应用改进设计的侧颌颈皮瓣修复创面 ,全部获得成功 ,术后外形良好 ,供区直接松解缝合 ,肿瘤无复发。结论 侧颌颈部皮瓣应属于跨区供血皮瓣。设计时宜斜行走向 ,蒂部不宜过窄 ,供区可直接闭合 ,解剖层次表浅 ,手术时间短 ,同时为患者提供术后及早的综合性治疗 ,如放疗 ,是中老年患者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 林渊宁金龙李晓静张林曹东升朱飞侯团结
- 关键词:面部缺损皮瓣设计面部恶性肿瘤肿瘤切除术
- 一种医用拆线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拆线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容纳拆线刀的收纳槽,所述拆线刀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收纳槽;所述拆线刀的前端设有拆除缝线的刀头,所述收纳槽上设有与刀头相适配的空腔,所述刀头的形状为弯曲状,将刀头...
- 马乐张莹徐刚侯团结李平松陆玲波
- 自源3D支架在体外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源3D支架在体外细胞培养中的应用,该自源3D支架是利用人外周全血离心后,取底层红色层以上的液体过滤后获得;通过该方法获得的3D支架,在过滤后呈液态,逐渐凝固成固态。在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混入待培养的细胞...
- 侯团结卢孔烨李平松韩启雯马泽坤颜青青冷奕及
- 文献传递
- 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修复跟后放射性溃疡1例
- 2004年
- 宁金龙侯团结张林朱飞李小静
- 关键词:放射性溃疡筋膜瓣腓骨肌跟腱外露小腿中下段小腿远端
- 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修复足跟后深度组织缺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局部组织瓣修复足跟后深度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于小腿下段,外踝腓外侧筋膜间隙,设计切取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最大筋膜瓣6cm×13cm,覆盖跟腱及跟骨裸露缺损,在其上移植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修复。结果2004至2005年11月,修复足跟后组织缺损6例。修复最小缺损3.5cm×4.0cm,最大4cm×6cm。术后转移筋膜瓣,移植皮片完全存活。随访3个月至1年11个月,供受区稳定愈合,功能形态恢复满意。结论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加皮片移植法,就近取材,供区损伤小,筋膜瓣薄,柔韧滑润,血运恒定丰富,手术时间短,为小腿下段足跟后难愈性中、小面积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可靠的修复方法。
- 宁金龙张林李小静朱飞高学宏丁浩侯团结杨会强夏赤宋海兵
- 关键词:跟腱跟骨脂肪筋膜瓣
- 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瘢痕的产生,除了影响外观外,事实上有不少的瘢痕会有令人难受的瘙痒、疼痛及干裂,甚至产生瘢痕挛缩,影响五官或四肢关节的正常功能。目前,治疗瘢痕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药物、激光等,但它们也有各自的局限性。PRP作为一种治疗瘢痕的新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目前PRP对瘢痕调节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胡再昌陈啸侯团结马乐金俊俊马坤(综述)李平松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瘢痕黑色素透明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