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接成

作品数:45 被引量:21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值模拟
  • 8篇换热
  • 7篇传热
  • 5篇对流换热
  • 5篇教学
  • 5篇FLUENT
  • 4篇油水
  • 4篇三维数值模拟
  • 4篇气液分离
  • 4篇脉冲流动
  • 4篇场协同
  • 3篇旋流器
  • 3篇油气
  • 3篇油气开发
  • 3篇油水分离
  • 3篇水力旋流器
  • 3篇平板通道
  • 3篇强化传热
  • 3篇强化换热

机构

  • 36篇北京石油化工...
  • 8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石化石油工...
  • 1篇北京第一通用...
  • 1篇北京燕化正邦...

作者

  • 43篇俞接成
  • 14篇陈家庆
  • 9篇卫德强
  • 7篇李志信
  • 4篇李爱琴
  • 3篇周海
  • 3篇张富成
  • 2篇赵增慧
  • 2篇周玲
  • 2篇徐林林
  • 2篇吴立志
  • 2篇吴小华
  • 2篇侯健
  • 1篇刘录
  • 1篇杜晓萌
  • 1篇蔡小垒
  • 1篇张璟
  • 1篇王波
  • 1篇蔡晓君
  • 1篇宇波

传媒

  • 7篇北京石油化工...
  • 6篇化工机械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石油机械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机械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大学教育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空气?纯净水为实验介质,采用称重法和控制变量法对自制的内联式脱液器的脱液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入口流速和含液量对分离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流速不变的条件下,分离效率随含液量增加而增大,含液量超过一定值后,随含液量增加而下降,该定值随速度增加而增大;含液量对压力损失影响不大.分离效率和压力损失均随入口流速增大而增加,液滴粒径为50?80?m、入口流速从14 m/s增加到22 m/s时,气液分离效率从39.17%增加到77.85%,压力损失从2200 Pa增加到3400 Pa.所设计的内联式脱液器脱液效果良好.
卫德强俞接成陈家庆苏民德
关键词:气液分离
内联式脱液器导叶几何参数优化的数值研究
2016年
对于低含液浓度的气液两相流,内联式脱液器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导流叶片的几何尺寸是影响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该文借助ANSYS FLUENT软件,在建立稳定可靠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导叶个数(6、8和10个)及导叶出口角(25°、30°、40°、45°、50°和55°)对内联式脱液器气液分离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稀相时,8个导叶的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效果最好;在一定条件下,内联式脱液器的分离效率随导叶出口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当液滴粒径大于30mm且导叶出口角度为45°时,分离效率已接近98%,此时再增大导叶出口角度对分离效率提升并不大,反而会增加压能损失,消耗能量;同时研究还发现当导叶出口角度一定时,脱液器的气体进出口压降随入口速度的增大呈抛物线上升,与局部压降公式吻合,且可以用能量损耗系数K表征内联式脱液器单元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卫德强俞接成张富成苏民德
关键词:导叶
波纹管层流传热与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13
2011年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纹管在层流情况下的传热与流动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所模拟的波纹管的母线由多段凹凸圆弧组成(半径分别为R1和R2),其公称直径为20mm,长度为2m。模拟了几何参数R1、R2对其传热与流动性能的影响。在模拟过程中压力-速度耦合选用SIMPLEC格式,压力方程的离散选用Standard格式,其他方程的离散均选用QUICK格式。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层流情况下波纹管能显著强化传热,在雷诺数(Re)相等情况下,波纹管的R1越大、R2越小时的强化传热效果越好;在几何参数相同情况下,Re越大,强化传热效果越好,在所研究的范围内,Nu最大增加了199.5%。同时,波纹管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大部分Re的范围内流动阻力系数小于光管的情况,并且随着Re的增大而逐渐接近于光管的摩擦系数。
俞接成杜晓萌
关键词:波纹管强化传热数值模拟FLUENT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
工程热力学是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过程流体装备及自动化及油气储运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被列为一个重要考察指标。根据各专业认证的要求,并结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实际,提出多种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相结...
李爱琴俞接成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
环形内肋片圆管层流脉冲流动强化对流换热数值分析被引量:16
2005年
为了解环形内肋片圆管中脉冲流动强化对流换热的机理,该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具有相同Rem时的稳定流动相比,脉冲流动可使对流换热强化一倍以上,其强化效果与振荡频率、肋片高度和肋片间距有关;最佳量纲1振荡频率在400到1000之间,并随着Rem的增大而增加;对流换热强化的原因在于脉冲流动使由肋片引起的涡旋更加激烈,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之间的协同性更好。
俞接成李志信
关键词:强化传热场协同
平板通道振荡流动强化轴向导热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本文对平板通道振荡流动强化轴向导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所计算的振荡频率范围内振荡频率越小,平均虚拟内热源越大,速度场和温度场之间的相位差也越小,表明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协同程度也越好,因此轴向导热的强化非常显著。
俞接成李志信
关键词:场协同
立式沉降冷却塔内烟气冷却的数值模拟及冷却方案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根据设计要求,立式沉降冷却塔需要将烟气冷却到180.00℃以下,然后用布袋进一步除尘后达标排放。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布袋被烧毁的现象,利用Fluent软件对立式沉降冷却塔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烟气经过立式沉降冷却塔后的出口温度远高于180.00℃,但可以通过改变流动方式、增加肋片高度及增加冷却空气流量等措施将烟气温度冷却到180.00℃以下。
俞接成郭婵钱高
关键词:肋片
结构参数对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内联式脱液器是一种基于离心力作用并利用气液两相之间密度差进行气液相间分离的紧凑、高效型气液分离设备,因其可以减小自重及节省空间,且可在平台及海底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了一组内联式脱液器的数值结构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内联式脱液器内部的速度场及压力场分布情况,总结出影响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关键结构参数,包括叶片结构参数、分离腔长径比、气体出口管管径及深入长度、排液管管径等。同时,针对叶片结构参数(叶片数目及导向出口角)对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推选出涡流发生器内最优的叶片结构参数(叶片数目为8,叶片出口角度为45°),从而可为后续内联式脱液器的结构优化、分离性能提升以及降低能耗提供一定的参考。
卫德强俞接成陈家庆
关键词:气液分离结构参数数值模拟
含硫原油储罐的腐蚀分析及防腐措施被引量:10
2017年
为更好地掌握含硫原油对储罐的腐蚀机理并做好防腐工作、延长储罐的实际使用寿命,通过分析原油中的硫和硫化物的存在形式,较为详细地阐述含硫原油对储罐的主要腐蚀部位和危害,同时重点研究了原油中活性硫对储罐腐蚀的影响程度及其腐蚀机理,有针对性的对储罐腐蚀提出了相应的防腐措施,并对现有储罐腐蚀的监测技术提出建议,为储罐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卫德强俞接成张富成武彦巧
关键词:储罐含硫原油防腐措施
圆管层流脉冲流动对流换热数值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对等热流和等壁温边界条件下圆管内层流脉冲流动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等热流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吻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在等热流和等壁温边界下脉冲流动可引起速度、温度以及努塞尔数随时间波动,振幅越大,脉冲频率越小,波动越大。但它们的时均值均等于在相同雷诺数下稳态流动的值,脉冲流动不能强化换热。
俞接成李志信
关键词:对流传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