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武生
- 作品数:51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晚期患者适合做肝移 植吗?
- 2006年
- 2004年9月, 年仅42岁的“平民影帝”傅彪被确诊为肝癌后, 进行了两次肝移植治疗, 但仅一年时间便在北京去世。肝移植——现代医疗科技最先进的肝癌治疗方法, 都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 这在社会和医学上,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究竟肝癌晚期患者不适合人做肝移植? 治疗肝癌晚期最恰当的方法是什么?
- 俞武生
- 关键词:肝移植治疗晚期患者肝癌
- 合并右肝静脉根部损伤的中央型肝外伤救治体会
- 2010年
- 目的总结合并右肝静脉主干根部损伤的中央型肝外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伴有右肝静脉主干根部损伤的中央型肝外伤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3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2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先后并发脑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损害及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电解质紊乱;3例分别分别于术后17天、23天、37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5年:3例全部恢复正常工作,其中2例右肝静脉主干修补者,1例血管通畅、肝功能完全正常,另1例血管轻度狭窄、肝功能轻度异常(此例同时合并有HBV感染)。结论伴有右肝静脉主干根部损伤的中央型肝外伤的救治仍较复杂和困难,具体手术处理措施应根据外伤类型、肝脏损伤范围及程度、右肝静脉损伤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损伤的右肝静脉可予以修补,亦可予以缝扎。
- 王在国覃宁嘉梁浩凡林志强游志坚俞武生何润沛叶振伟黄惠敏李菜诗
- 关键词:肝外伤肝静脉损伤
- 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目前,根治性切除是肝癌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但即便是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仅37.6%~57%,复发率高达60%~80%。因此,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已成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某院2002年1月至...
- 林志强俞武生王在国叶振伟胡夏荣郭荣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
- 文献传递
- TissueLink电刀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创面处理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安全有效的肝脏创面处理方法是成功完成肝切除手术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issueLink电刀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创面处理以及扩大手术切缘,降低复发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试验组患者在肝切除术中采用TissueLink电刀处理肝脏创面,同期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肝脏创面处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变化,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加以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2.50±122.34)ml和(530.36±151.13)ml,术后腹腔引流量分别为(285.50±43.59)ml和(347.86±67.62)ml;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为(152.36±93.32)U/ml和(56.63±21.59)U/ml,均较对照组[(246.19±159.85)U/ml和(96.46±47.97)U/ml]低;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25.93±9.63)μmol/L和(17.25±7.22)μmol/L,较对照组[(40.12±16.54)μmol/L和(39.63±19.06)μmol/L]低;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10.5±1.5)天,较对照组[(12.9±2.8)天]缩短;出血、胆汁漏、肉眼黄疸、膈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CT复查见切缘处环状无血供坏死区。结论:应用TissueLink电刀处理肝切除术中肝脏创面止血效果确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程度轻,患者恢复也较快,并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肝脏创面处理方法。
- 韦玮郭荣平石明钟崇俞武生李锦清
- 关键词:创面处理
- 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瘤摘除术(附3例报道)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瘤摘除术的方法和近期效果。方法:对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3例均为女性,单发病灶,直径分别为3.5cm、4.5cm、5.0cm(平均4.3cm),术前检查均提示甲状腺腺瘤可能。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65min、75min、105min(平均81.7min),失血量分别为15ml、20ml、30ml(平均21.7ml)。术后恢复顺利,无术后早期高碳酸血症、术后出血、皮下积液、感染及低钙抽搐、声嘶、呛咳,2例术后皮下积气自行吸收。病理报告均为甲状腺腺瘤。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安全可行,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王在国游志坚何润沛叶振伟李月春林志强胡夏荣何广宁俞武生黄石川陈建华王彤
-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手术
- 超声造影在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疗效评估的价值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价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脏转移瘤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1例肝转移瘤病例(共51个病灶)分别行射频消融治疗及超声造影检查;射频消融术前造影观察病灶并制定治疗策略,术后分析病灶造影增强的变化以判断消融效果;病例随访时间为2~22月,术后30min及术后三个月内每月一次、术后3个月后每3个月一次CEUS及增强CT/MRI对照。结果术前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多发现病灶8个;治疗后30min46个(46/51,90.2%)病灶动脉期呈无增强区域,5个病灶(5/51,9.8%)动脉期见异常增强信号,即刻行射频消融治疗;随访中4个病灶(4/51,7.8%)见复发。结论超声造影能优化RFA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各个步骤,减少病灶复发,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芦爱霞谢玉环邝永培林庆陕马利亚俞武生王在国
- 关键词:超声造影射频消融术肝转移癌
- 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迟发性直肠阴道瘘的诊治经验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总结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迟发性直肠阴道瘘的原因及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3例TME后发生迟发性吻合口阴道瘘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直肠癌保肛术发生迟发性吻合口瘘的原因与手术方式和术后吻合口血供、吻合口张力等因素有关。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充分游离,术后合理护理、定期随访能降低迟发性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 胡夏荣林志强王在国叶振伟黄志天俞武生黄石川梁子君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肝脏肿瘤切除术中右侧肾上腺损伤的处理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总结肝脏肿瘤切除术中右侧肾上腺损伤处理的经验,对涉及右侧肾上腺损伤的101例肝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全组肝肿瘤切除术均获得成功,合并的右侧肾上腺损伤也全部得到妥善处理。术后大出血6例(5.94%),因大出血死亡1例(0.99%),未发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病例。右侧肾上腺损伤的处理方法有纱布填塞法及贯穿缝合法。前者有并发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建议弃用;后者止血效果确切,而且操作简单,值得推荐。
- 张若愚王在国俞武生林志强叶振伟郑惊雷何润沛胡夏荣邓润枢刘光中
- 关键词:肝切除术
- 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根治性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模型分析早、晚期复发病例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的关系。【结果】126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60%),早期复发89例,占70.6%,以Ⅱ型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瘤体直径、血管侵犯、手术切缘、微转移灶和肿瘤分化程度与术后早期复发相关,血管侵犯、微转移灶和病理分级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晚期复发37例,占29.4%,以Ⅰ型为主,肝硬化程度和术前ALT水平与术后晚期复发有关,肝硬化程度是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管侵犯、微转移灶和病理分级是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肝癌伴有肝硬化患者晚期复发的风险增大。
- 林志强俞武生王在国叶振伟胡夏荣郭荣平
- 关键词:肝肿瘤根治性切除复发
- 胃癌全胃切除术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术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优缺点。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68例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分别为Lahey+Braun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Ⅰ组,n=46)、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Ⅱ组,n=12)及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Ⅲ组,n=10),探讨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优缺点。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Ⅰ组,均P<0.05;Ⅱ组和Ⅲ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Ⅰ组,均P<0.05。Ⅱ组与Ⅲ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相比,除体重外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后P型空肠袢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方式较Lahey+Braun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更有利于患者的营养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林志强王在国胡夏荣黄志天叶振伟俞武生郑惊雷黄石川陈建华
-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