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丽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翻译
  • 3篇译介
  • 3篇译者
  • 3篇壮族民歌
  • 3篇民歌
  • 2篇英译
  • 2篇改写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典籍英译
  • 1篇杜甫
  • 1篇杜甫诗
  • 1篇杜甫诗歌
  • 1篇对决
  • 1篇译论
  • 1篇译文
  • 1篇译学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英语

机构

  • 10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百色学院

作者

  • 13篇冯丽霞
  • 2篇蓝红军
  • 2篇彭奉天
  • 1篇尚永亮
  • 1篇刘军平
  • 1篇陆莲枝

传媒

  • 2篇桂林师范高等...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冶金管理...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中国外语
  • 1篇东方翻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壮族民歌译介之译者的语篇意识被引量:3
2018年
译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语篇意识,对译文质量的影响显而易见。译者对语篇功能和文本类型的界定,事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选择;译者对源语篇形式衔接的识别及文化缺省的预估,则事关译文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重构。壮族民歌植根于特殊的壮族文化情景语境,通过特定的形式衔接构成其语篇连贯特点。要保证其翻译质量,需要明确其文本类型,识别其衔接形式及其标记性,在连贯重构时优先照顾标记性强的连贯形式,并对情景转换出现文化缺省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构建情景语境的连贯。
冯丽霞
关键词:壮族民歌译者语篇意识衔接连贯
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导入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从2000年至今,我国就本土文化英语教学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少数院校的英语教师和研究者们已经编写相关本土文化英语教材并给大学英语学习者开设相关本土文化英语课程。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
冯丽霞彭奉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
许渊冲中诗英译的后殖民审视
2014年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国际性的政治活动,它关心翻译中文化霸权和不平等对话问题。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审视许渊冲的中国古诗词英译,从翻译目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许的翻译,以期让许先生的翻译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关注。
冯丽霞彭奉天
关键词:中诗英译后殖民
论杜诗意象--白发的忧伤-论杜甫诗歌中的白发意象
2003年
冯丽霞
关键词:杜甫诗歌忧伤
翻译与改写——壮族民歌译介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4
2017年
译介少数民族语言作品首先应该对其翻译内部和外部情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埋头翻译不问方向的做法断不可取。文章借用国际知名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论"中的核心观点和Cite Space图谱可视化分析考察广西壮族嘹歌英译过程发现,当今的壮族民歌译介在外部"赞助"方面,无论从政策支持还是从经济与地位回报上都享有较为有利的条件,然而,大好机遇下,译介人才力量单薄、跨界合作不足和后期改写不力等则让译介事业在内部"专业人士"环节挑战连连。
冯丽霞
关键词:壮族民歌改写
从“直寻”胜语到情景“不隔”——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评诗标准的演变被引量:1
2002年
要求诗歌创作“直寻”胜语,获得情景“不隔”、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是中国古代重要评诗标准之一。此一评诗标准,自钟嵘发其端,中经严羽、王夫之等人的发扬蹈厉,终至王国维而集其大成。本文通过纵向考索,力图在前人基础上更深一层地探寻其理论蕴涵及演进轨迹。
冯丽霞
"改写论"在中国的改写与经典化历程--基于CiteSpace的图谱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近20年国内译界对"改写论"的3000多项相关研究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借用勒菲弗尔"改写论"的一些主要观点,探讨该理论自身在中国译界的经典化过程。通过考察该理论在中国的"改写"情况、分析"赞助"与"专业人士"的作用关系等,较为客观地揭示其在国内的接受情况以及其观点在中国译学研究中的适用性,以对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冯丽霞刘军平
关键词:改写CITESPACE
论许渊冲翻译思想的现代性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翻译思想的现代性迄今仍是一个尚待完成并引人关注的问题。成形于20世纪后期的许渊冲翻译思想,其现代性既与传统思想和彼时中国的时代特点相关联,亦是许渊冲自主选择的结果。纵向考察许渊冲翻译思想异于传统的一般现代性精神,横向考察其去“殊”取“共”“继承超越”的自主现代性选择及结果,有助于明确其翻译思想史价值与定位,亦可为我国译界提供一定的现代性方案借鉴。
冯丽霞蓝红军
关键词:翻译思想翻译文化译者主体性
跨越时空的契合与张力对决——余光中《当我死时》与叶芝When You Are Old的互文性评析
2017年
运用吉拉尔·热奈特的互文性分类来分析余光中诗歌《当我死时》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叶芝诗歌When You Are Old之间的统文性关系,并将两首名诗进行情感张力对比。结果显示,余光中成功地运用十四行诗的形式、略带西化的表达、虚实交换的内容安排和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创作了一首经典的中国怀乡诗。但与叶芝相比,因其人称使用及中国意象排他性的限制,情感张力略逊一筹。
冯丽霞
关键词:WHENYOUAREOLD互文性
翻译理论建构的多元融合——生态翻译学20年(2001—2021)之启思被引量:8
2022年
译论建构是我国翻译学科当前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我国的译论创建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建构路径整体尚在探索阶段。作为中国自创译论中较有影响的生态翻译学,在"质料"上融合古今、中西、文理之学,在"形式"上实现了中国译论的现代样态转型,在"动力"上融自我探究与他者批评为一体,在"目的"上兼顾国际译学发展与民族身份维护,20年来已走出一条自成一格的多元融合之路。该论的建设路径当能为我国的译论建构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蓝红军冯丽霞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