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 作品数:70 被引量:40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引量:1
- 2009年
-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话语格局,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从理论层面对四种错误的意识形态话语展开批判。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应旗帜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任务,即要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刘军
-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从宏观统治权力到微观规训权力——马克思与福柯权力理论的当代对话被引量:11
- 2013年
- 福柯将马克思的权力理论视为"经济还原论",并力图颠覆、解构传统的宏观统治权理论尤其是国家统治权理论。在此基础上,福柯提出微观权力学,探讨国家权力之外的现代微观权力形式及其运行机制。为反抗微观规训权力,福柯提出了生存美学策略。福柯的权力理论,在推进权力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存在若干方面的局限,并引发人们关于马克思和福柯权力理论关系的新思考。
- 刘军
- 关键词:福柯规训权力
- “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中国式民主的制度设计与建设实践被引量:49
- 2021年
-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的人民民主。这种民主模式在制度设计上追求多方面民主权利的保障,有着不同层次的民主机制和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要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根本原则。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民主机制的"技术性"供给不足、各领域民主权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践行群众路线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应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借鉴他国成果、培育公民文化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建设。
- 刘军李洋
- 关键词: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二重性维度被引量:4
- 2014年
-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是阶级统治论和社会融合论的统一:国家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利益的工具;国家既具有阶级压迫和剥削功能,又具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职能。在国家的二重性质中,阶级性是本质属性,阶级统治职能是其根本职能。国家的融合性质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阶级性质,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范围及管理方式,最终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当代国家理论研究中的诸多争论,都可以从马克思国家理论的二重性维度中得到澄清。
- 刘军
- 关键词:二重性
- 运用科学理论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2024年
- 做好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做好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要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穿透力和感召力。
- 刘军李应瑞
- 评《中华文明论》的文明起源思想
- 2003年
- 刘军
- 关键词:古代文明
-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的提出与确立被引量:10
- 2014年
-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从《莱茵报》时期到《德法年鉴》时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环节。"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是马克思这一时期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和确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莱茵报》时期的经验认识,《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确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理论批判,《德法年鉴》时期的哲学升华。厘清这一历程,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 刘军
-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治理问题上的双重批判被引量:2
- 2021年
-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发展与普鲁士当时的现实治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由书报检查问题出发,马克思批判了普鲁士官僚治理下不合理的封建专制状况。在对等级议会辩论的具体分析中,他进一步发现现实中的治理实际上是不同等级基于各自利益的斗争,批判了资产阶级试图将国家贬低为私人利益工具的狭隘性。普鲁士官僚治理体系是在封建专制力量与资产阶级的共谋下形成的,其严重缺陷使得社会贫困等突出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包含着对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两种治理形式的批判。基于现实治理问题的双重批判是马克思之后一系列理论活动的起点,也对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启发意义。
- 李洋刘军
- 关键词:《莱茵报》官僚制度
- 中国医务人员AIDS相关态度及培训需求调查现状被引量:22
- 2005年
- 刘军刘民
- 关键词:医务人员艾滋病
- 反讽与复归:浪漫主义诗歌在马克思思想演进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马克思早期创作的诗歌在马克思思想演进中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的诗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德国浪漫主义的继承和改造。马克思的浪漫主义诗歌在"反讽"修辞和"复归"情结等方面影响了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发展。马克思在接受浪漫主义影响的同时,又以扬弃的态度超越了浪漫主义,从而克服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 刘军
- 关键词:诗歌浪漫主义思想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