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霖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0种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在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上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强迫、恐怖、偏执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家属SCL-90总分及除恐怖、偏执、人际关系外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男性家属(P<0.05,其中抑郁、焦虑、敌对三项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尤其是女性,是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要高度重视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 姜红振马晓东刘嘉霖
- 关键词:颅脑损伤家属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
- 不同手术策略及术后综合治疗胶质瘤的分析研究
-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应用术中核磁、术中导航系统及单纯手术治疗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化放疗辅助治疗对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试图探讨这些不同的治疗措施是否给患者带来或带来多大的益处。 方法与结果: 对解放军总...
- 刘嘉霖
- 关键词:手术策略胶质瘤神经功能障碍
-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1999年1月—2019年1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的17例CNS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19~61岁。肿瘤位于颅内者15例、椎管内者2例;肿瘤最大直径为1.5~8.0 cm,平均4.5 cm。CT检查示12例患者(72%)的颅内病灶为等或高密度影;MRI检查示14例患者(82%)的病灶为短T1、短T2信号。手术肿瘤全切除者13例(76%),次全切除4例;病理检查均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9例患者行放疗,1例患者行伽马刀治疗。16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例患者正常生活。结论CNS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加强对黑色素瘤特殊影像学特点的认识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但总体预后很差。
- 陈利锋韩丽娜刘嘉霖赵博卜博杨扬
- 关键词:黑色素瘤中枢神经系统
- 手术机器人推动神经外科进入新时代被引量:10
- 2022年
- 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发展迅速且引人入胜的新领域,它正在改变神经外科的手术方式。本文就未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发展做一述评。我们发现,当前在神经外科领域应用手术机器人最广泛的仍然是立体定向手术。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较以往大大提高了穿刺精度,但其无法在其他类型神经外科手术应用。随着影像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高度融合发展,手术机器人作为神经外科手术辅助手段必然会紧随时代的需要迎来井喷式发展,逐步向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发展,使手术更安全、更高效。
- 张剑宁刘嘉霖
- 关键词: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远程控制人工智能
- 家族性脑肿瘤多学科诊疗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组织或结构的一组良恶性疾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散发性的,但也有少数出现家族性发病。相比散发性脑肿瘤,家族性脑肿瘤的临床症状、诊断思路和随诊复查计划更复杂。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通常指针对某种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的治疗模式。由于家族性脑肿瘤常涉及多器官、多学科、多系统,并且发病率较低,神经外科医生对其临床经验较少,所以MDT模式更有利于高效率诊治、管理家族性脑肿瘤。本文将详细阐述以神经外科医生为主导的MDT模式,以常见的家族性脑肿瘤为引导,针对关于家族性脑肿瘤的流行病学、遗传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和多学科管理办法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最新研究加以介绍。
- 贾牧原李泽李泽刘嘉霖刘嘉霖郑晓缺白云娟
-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瘤血管母细胞瘤
- 术中核磁功能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低级别胶质瘤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术中核磁共振成像(iMRI)功能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低级别脑胶质瘤(LGG)的初步经验。方法对178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辅助手术手段对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功能障碍以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术中核磁组全切率为73.9%,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2%,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4%,83%;单纯导航辅助组全切率为63.6%,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5.6%,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5%,84%。结论 iMRI辅助手术治疗低级别胶质瘤结果优于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而未增加术后功能障碍风险,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 刘嘉霖马晓东郭胜利林和璞姜红振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神经外科手术
- 肿瘤电场治疗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有丝分裂中微管亚基的动力学行为,使细胞正常分裂过程受阻,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TTFields尚存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抗肿瘤机制,并可诱导细胞膜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可逆性升高,在与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时发挥协同作用。随着多系统研究的不断开展,TTFields在不同瘤种治疗中的特异性治疗频率、时间和场强等将不断被揭示,进一步扩展TTFields的应用领域,惠及更多患者。
- 刘羽阳吴浩刘嘉霖陈凌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肿瘤治疗方案
- 不同手术策略治疗岛叶胶质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显微手术、神经功能导航辅助手术以及术中核磁辅助手术对岛叶胶质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89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显微手术(常规组)、神经功能导航辅助手术(导航组)、术中核磁辅助手术(核磁组)切除程度与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导航组与核磁组全切率分别为47.4%、66.7%、80.8%,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障碍分别为42.1%、38.9%、38.4%,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分别为21.0%、11.1%、7.6%。结论岛叶胶质瘤手术治疗以术中核磁辅助手术较常规显微手术及神经功能导航辅助手术效果更佳。
- 刘嘉霖马晓东郭胜利林和璞姜红振
- 关键词:岛叶胶质瘤手术
- 前颅窝底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2年
- 颅内生殖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2%,常见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区、丘脑和基底节区,而生长于大脑半球的生殖细胞瘤罕见[1]。现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例前颅窝底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患者诊治情况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1.1病例资料:男性,11岁,记忆力下降1年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半年为主诉入院。
- 刘嘉霖马晓东姜红振
- 关键词: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前颅窝底文献复习颅内生殖细胞瘤记忆力下降大脑半球
- 重组冷休克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
- 冷休克蛋白(CIRP)是低温诱导表达出的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周期,神经保护等作用的蛋白。前期的研究观察到亚低温下CIRP表达增加,能够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因此本次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大量表达CIRP并纯化。外源性...
- 刘嘉霖
- 关键词:冷休克蛋白细胞周期神经保护表达纯化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