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芬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征信标准在基层央行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
- 2011年
- 征信标准化建设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有较强的专业性。征信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标准数量不足、质量偏低、数据接口标准缺失等问题。为推动并完善征信标准化建设,要加快征信标准体系构建步伐,系统、前瞻性地推动标准化工作;要加大征信标准实施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征信标准与信息共享的相互促进作用;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动征信标准化配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 刘晓芬
- 关键词:基层央行数据接口
- “双信+”普惠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的实践及思考被引量:3
- 2022年
- “供给侧改革”要求从单纯依靠“需求侧”刺激消费拉动经济,转向当前调整优化“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贯路径依赖,进一步挖掘未来经济增长新动力、新红利。本文通过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双信+”(征信+信用)普惠金融内涵与实质,积极探索“双信+”普惠金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作用机理和互促机制,深入分析相关制度困境和现实障碍,提出“双信+”普惠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思考。
- 陈东方刘晓芬肖玲颖
- 关键词:普惠金融
- 中国信用体系:模式构建及路径选择被引量:4
- 2014年
- 本文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各类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细致分析,导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般普适性指导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数理二维坐标概念,将坐标纵横两向分置为行业、区域信用建设维度,以此直观、形象地刻画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和推进路线。
- 谢仲庆刘晓芬
- 关键词:信用体系
- 个人征信权益保护风险点分析及制度框架构建初探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结合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的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制度调查,从实证角度对我国当前个人征信活动各流程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在积极借鉴国外个人征信实践与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扬利抑弊,于征信业务良性发展与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权益、实现法律制度层级设置可行性与具体操作制度的无缝衔接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刘晓芬
- 关键词:征信权益保护
- 后危机时代我国评级业发展思考
- 2010年
- 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评级体系的现状是行业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应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评级行业及从业人员认证制度,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地位,切实割裂评级费用与评定等级间的联系,构建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业。
- 刘晓芬
-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用评级评级机构
- 征信系统的发展脉络与信息化进程被引量:2
- 2010年
-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于2009年5月22日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使用,宣告着以贷款卡为标志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时代的结束。本文从新旧系统发展脉络、功能差异以及两大征信系统(企业及个人)等多方面对我国金融信息化进程进行全面梳理及回顾,以期为下阶段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推进提供经验。
- 余建平刘晓芬林东阳
- 关键词:征信系统发展脉络信息化
- 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困境解析和现实路径选择——基于机构信用代码的推广及应用
- 2014年
-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作为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困境。结合基层实践,从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及应用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提出现行制度条件下推进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路径:以"四个一核心"为建设主线和行进路线,通过"一套编码体系、两级数据库建设、三大推进步骤"的制度设计,围绕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社会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最终建成包括统一的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平台且高效对接社会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 刘晓芬
- 关键词:基础设施
- “以用促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高效平台的初步构想
- 2010年
- 为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人民银行于2006年牵头启动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随着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打破进程中征集难、更新难、应用难的建设"瓶颈",成为系统实现永续发展的全新课题。本文拟通过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征集电子化融资平台这一创新性制度安排,从新思路、新角度探求征信体系建设在加大中小企业有效信贷投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核心基础性功能和"以征促用"、"征用互促"的有效中小企业信息征集模式。
- 余建平刘晓芬
- 关键词:企业征信中小企业融资
- “后危机”时代我国评级业发展的思考
- 2010年
- 此次"次贷危机"实质是风险传移与信心崩离相伴共生的信用传导链条上递进式的危机蔓延。我国评级体系的现状是行业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本文拟通过对"次贷危机"的实质、成因和评级机构在其间的角色扮演进行深入反思和解析,借鉴性地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评级行业的发展思路及建议:即我国应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评级行业及从业人员认证制度,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地位,切实割裂评级费用与评定等级间的联系,构建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业。
- 刘晓芬
- 关键词:次贷危机信用评级
- 农地金融:国际考察与制度构建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比较美国、德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地区)农地金融制度的设立背景、运作模式与成功经验,借鉴性地提出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初步方案设想,即借鉴并揉合德国"自下而上"逐步发展及美国"从上到下"迅速铺开的强制式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创设模式,采取"分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战略,最终在我国形成上层为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下层为土地抵押合作社的专业性土地金融机构的复合型农地金融组织体系。
- 董建华余建平张芳佳刘晓芬
- 关键词:农地金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