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默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正畸
  • 8篇托槽
  • 6篇矫治
  • 5篇口腔
  • 4篇口腔正畸
  • 4篇弓丝
  • 3篇牙列
  • 3篇矫治技术
  • 2篇牙齿排列
  • 2篇隐形矫治
  • 2篇隐形矫治器
  • 2篇切牙
  • 2篇下切牙
  • 2篇摩擦力
  • 2篇金属托槽
  • 2篇健康
  • 2篇矫治器
  • 2篇表面形貌
  • 2篇传动
  • 1篇带教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口腔...
  • 8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准格尔旗中心...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刘晓默
  • 11篇林久祥
  • 5篇陈斯
  • 5篇韩冰
  • 4篇张杰铌
  • 3篇丁鹏
  • 3篇孙燕楠
  • 2篇周彦恒
  • 2篇李巍然
  • 2篇王硕
  • 1篇胡敏
  • 1篇房兵
  • 1篇柳大为
  • 1篇梁炜
  • 1篇李晶
  • 1篇宋锦璘
  • 1篇王林
  • 1篇贺红
  • 1篇付玉
  • 1篇刘燕

传媒

  • 7篇中华口腔正畸...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科学世界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牙列下切牙长轴与颏轴一致性临床意义的影像学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下切牙长轴(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 IA)与颏轴(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 MA)在天然状态下的一致性情况,为正畸治疗中下切牙的健康定位提供参考。方法从头颅侧位片数据库中等量选取安氏Ⅰ、Ⅱ、Ⅲ类治疗前患者共300例,定义四种颏轴,分别测量四种颏轴与下切牙长轴所成角度(angle between MA and IA,MIA)以及下中切牙角(incisor-mandibular plane angle, IMPA),按照不同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面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用于定义颏轴的标志点中,颊舌侧下齿槽缘点的中点Id-c和下颌联合中心点D,不同研究者定点的变异系数最小,可重复性最好。由Id-c和D构成的颏轴与下中切牙长轴所成角度MIA在安氏Ⅰ、Ⅱ、Ⅲ类的平均值分别为(9.45±4.06)°、(10.56±3.57)°、(4.35±3.71)°;在Ⅲ类高、均、低角分别为(2.89±0.87)°、(3.66±0.43)°、(5.84±0.71)°。既体现了下切牙牙轴在不同矢状向和垂直向骨面型的代偿倾向,又基本与颏轴保持一致,二者所成角度80%位于(2.18~13.87)°区间。结论天然状态下,下切牙长轴与颏轴方向基本一致,颏轴与下中切牙长轴所成角度MIA与下中切牙角IMPA相比,受不同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面型变异的影响更小,更能代表符合生理要求的下切牙倾斜度。正畸治疗可以考虑以此为进行下切牙的合理定位,从而确保咬合力的健康传递。
陈斯吕汶諠张云帆黄文斌刘晓默张杰铌韩冰林久祥
口腔正畸医师继续教育“导师制”带教模式的设置探讨
2022年
专科进修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医师职业发展。口腔正畸专科教育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一般作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后的专科课程,医师对于正畸继续医学教育需求较高。北大口腔医院正畸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承担医学进修培训职责,来科进修医师累计超过500人。针对正畸学科发展新进展、医师临床新需求,北大口腔医院正畸科在进修医师培训教育中引入“导师制”模式,倡导理论学习、学术研究和临床特色有机融合,改革教学和考核方式,全方位提升医师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
刘晓默柳大为
关键词:口腔正畸继续教育导师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2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口腔正畸技术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新方法和新材料层出不穷,从而满足患者的不同矫治需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的基础上,以其隐形、美观、舒适的特点,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关注。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发展迅速,其矫治范围也得到不断拓展。本文就此类矫治器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和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刘晓默胡炜
关键词:隐形矫治器托槽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技术正畸技术
正畸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正畸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种尖牙托槽与2种尺寸不锈钢弓丝组成6组"托槽-弓丝"组合,测试不同托槽-弓丝成角下摩擦力值大小,并进一步计算出临界角值。结果托槽-弓丝成角小于临界角时,摩擦力值保持平稳,随角度的增加变化不大;成角大于临界角后,摩擦力随角度的增加出现上升,并基本保持线性上升。各组托槽与弓丝间的摩擦力值不相同,临界角的大小也有差异。结论临界角对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大小影响显著,角度值与托槽的结构设计和弓丝尺寸相关。
刘晓默张梦琦林久祥
关键词:托槽弓丝
TiN膜对不锈钢正畸弓丝材料的摩擦力及抗菌性能影响
目的探究Ti N膜对正畸弓丝用不锈钢材料的摩擦力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正畸弓丝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直径2cm厚度1mm的薄圆片,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在表面镀厚度约400nm的Ti N膜,采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表面摩擦...
刘晓默林久祥
文献传递
健康矫治理念在骨性Ⅲ类牙颌畸形传动矫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 研究使用传动矫治技术非手术治疗成功的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软硬组织的变化,下切牙长轴IA(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与下颌联合长轴(颏轴)MA(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所成角度MIA(angle between MA and IA)的变化,为骨性Ⅲ类非手术正畸治疗中确定下切牙健康目标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0例使用传动矫治技术完成的骨性Ⅲ类非手术治疗病例,平均年龄(16.5±4.9)岁,平均疗程(24.6±8.8)月,男16例,女34例.在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上测量常用的软硬组织项目以及牙轴颏轴角MIA.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均值与标准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各项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治疗后上下切牙建立了正常的覆盖关系,覆盖测量值从治疗前的(-1.47±1.50) mm变成治疗后的(3.77±1.12) mm.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至Sn-Pg的唇突距差,由矫治前的(-1.62±1.77) mm变为矫治后的(0.24±1.27) mm.下切牙牙长轴与下颌平面所成角L1-MP平均减少-8.54°±5.98°,发生较明显的舌倾.但治疗后牙轴颏轴角MIA为0.31°±5.42°,说明牙轴和颏轴基本一致.结论 传动矫治技术能够实现轻力作用下的牙齿传动效应和牙槽骨弯曲形变效应,不仅能够解除前牙反(牙合)和显著改善侧貌,而且疗效稳定.在轻力作用下,下切牙舌倾和周围牙槽骨的舌向弯曲改建同步进行,治疗后下切牙牙长轴与颏轴依然保持一致,有利于咬合力的传导,说明轻力矫治更有益于健康.传动矫治技术使非手术健康矫治骨性Ⅲ类牙颌畸形成为可能,拓展了非手术矫治适应证.
陈斯吕汶諠黄文斌张云帆张凌云刘晓默张杰妮孙燕楠梁炜韩冰林久祥
健康正畸为本美学正畸为鉴——健康矫治理念的构建与传动矫治技术研发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自十九世纪末Edward Angle创立当代口腔正畸学以来,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口腔正畸已成为现代口腔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为众多牙颌畸形患者带来了健康的口腔和自信的笑容。在现代正畸学发展过程中,矫治理念不断更新,功能矫治、美学矫治、健康矫治等理念引领矫正器和矫治技术创新迭代,治疗体系、治疗流程、治疗效果持续改进,患者体验和满意度显著提升[1]。
林久祥陈莉莉韩冰陈斯孙燕楠刘晓默张杰铌
带金属托槽牙列的口内扫描数字模型的精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带金属托槽牙列的口内扫描数字模型的精度,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精确的研究模型。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患者15例,分别在金属托槽粘接前后使用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获取上颌数字模型。对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到同侧中切牙近中切角顶点距离(L1—6;R1—6);第一磨牙间宽度(6—6);尖牙间宽度(3—3);中切牙切缘中点到唇侧龈缘最高点距离(hll;h21)进行测量。重复测量两次并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测量项目在两组模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模型的所有重复测量ICC〉0.90,测量方法可信。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到同侧中切牙近中切角顶点距离(L1—6;R1—6)、第一磨牙间宽度(6—6)、尖牙间宽度(3—3)以及右侧中切牙切缘中点到唇侧龈缘最高点距离(h11)无统计学差异(P〉O.05);在左侧中切牙切缘中点到唇侧龈缘最高点距离(h2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前为(9.51±0.62)mm,粘接托槽后为(9.65±0.68)mm。结论TRIOS口内扫描仪扫描得到的正畸治疗中带有金属托槽的牙体硬组织的口内数字模型具备较高的扫描精度,基本可以用于治疗过程中模型分析。
王硕刘燕周彦恒李晶张达王林川刘晓默
托槽调节装置、及弓丝与托槽的摩擦测量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托槽调节装置、及弓丝与托槽的摩擦测量系统,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口腔正畸摩擦力测试时无法模拟真实牙齿排列状态的技术问题,托槽调节装置包括夹持托槽的托槽夹具、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的...
刘晓默丁鹏蒋旸梁宇琪
传动直丝弓技术非手术矫治骨性Ⅲ类患者的下切牙角度及牙槽骨形态学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骨性Ⅲ类患者的下切牙角度及其牙槽骨形态学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进行传动直丝弓矫治的骨性Ⅲ类错患者12例,12例患者均有完整的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CBCT大视野数据.分析受试患者治疗前后下中切牙牙轴和颏轴,通过CBCT测量下中切牙周围的牙槽骨厚度(分别在距釉牙骨质界4、6、8mm处测量)、牙槽骨面积及垂直骨水平等,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下中切牙牙轴与颏轴一致性较好;治疗前下中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均较薄,唇侧各水平厚度平均值为1.51 mm,舌侧平均为0.71 mm,唇侧垂直骨水平平均为1.94 mm,舌侧为1.60 mm;治疗后唇侧、舌侧各水平牙槽骨厚度和高度均有所降低,但均保持有一定量的牙槽骨;此外,CBCT显示治疗后牙根长度仅有少量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传动直丝弓矫治骨性Ⅲ类患者,其治疗后的下中切牙始终在基骨内,周围牙槽骨形态保持较好,同时无明显不健康的牙根吸收,提示可能与正畸过程中轻力产生的牙齿移动及牙槽骨良性改建有直接关系,也提示广大正畸医师健康矫治及持续轻力的重要性.
张杰铌张国莉孙继男张扬韩冰陈斯林久祥刘晓默
关键词:CB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