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望保
- 作品数:70 被引量:95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手机信令数据支撑下广州城市公交的通勤出行承载力空间格局
- 2022年
- 在交通问题凸显的现实背景及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下,测算城市公交承载力,识别公交资源的错配问题,有助于优化公交空间配置和城市空间发展。目前,对于交通承载力的研究大多从以交通系统为整体进行研究,而针对常规公交这一特定交通的研究较少,并缺乏对通勤出行的关注。本文基于城市公交系统和居民通勤联系网络,采用复杂网络模型,测算两个复杂网络中节点的加权中心度和联系强度,以公交站点与职住联系网络的节点加权中心度比值作为公交的通勤出行承载力,通过与阈值即研究区域整体平均值比较,分析广州市公交的通勤出行承载力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广州主城区的公交与职住空间网络加权中心度空间结构分布特征相似,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广州市空间扩展方向呼应,呈现出向北联系、向东迁移的特征;(2)广州主城区的公交通勤出行承载力呈现“核心-边缘”模式,核心区的公交通勤流量负荷较大,而边缘区存在一定公交资源过剩,需要采取调整公交资源分配和供给结构等措施,优化城市公交空间配置。
- 黄佳敏刘望保
- 关键词:复杂网络
-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广州市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通过优化社区建成环境来优化通勤行为是缓解大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实施差异化的社区建成环境政策可能更有助于优化通勤行为。在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构建居委会之间的职住联系OD数据库并计算居委会的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的基础上,构建社区建成环境“5D”指标体系,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来分析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研究表明,包括密度、多样性、通达性、距离等维度的多项指标对居民平均通勤距离有显著影响。人口密度提高能减少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但区域差异明显,人口密度较高的城郊村居民承受着长距离通勤。混合的土地利用能减少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尤其是减少郊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地铁通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居民平均通勤距离。通过调控改善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居住成本差异,增加中心城区局部功能相对单一区域和郊区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增加中心城区局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力度,皆有利于优化居民通勤行为和减少区域通勤距离。
- 刘望保李彤彤
- 关键词:建成环境空间异质性
-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被引量:9
- 2004年
- 在参考纽约、伦敦、悉尼、新加坡和东京五大城市的长期规划或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其中对适应人口的变化和经济迅速发展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阐述了这些城市规划经验对我国各大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
- 刘望保郑伯红
- 关键词:城市规划
- 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协调度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生态足迹是一种基于消费资源对应的生物土地类型的供需矛盾,度量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而生态协调度可选取多个代表性因素综合评估区域发展协调状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湖南省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应该会更准确。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协调度的评价方法,并对湖南省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0713hm2/cap,实际生态承载力为0.7337hm2/cap,人均生态赤字为1.3376hm2/cap。因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超出了全球人均生态标准值1.80hm2/cap,可认为研究区的发展状况属于地方非可持续性-全球非可持续性类型。又由生态协调度评价值Sp=49∈[30,50),生态协调系数DS=1.2765<■2,说明该区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最后笔者分析了这种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具体对策,以供讨论。
- 许振宇贺建林刘望保
- 关键词:生态足迹
- 基于“时空图”的广州市社会空间分异被引量:5
- 2020年
- 传统社会空间分异指数的测算是建立在均质平面欧氏空间内,注重空间的结构与组成,而较少关注空间本身。文章在社会空间分异指数计算过程中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转变为空间作用成本,利用多维标度方法(MDS)构建时空图对传统社会空间分异指数进行修正,对比修正后指数与传统指数的差异,并以广州为例探讨反映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得到以下结论:①通达性分异指数(修正后的指数)能反映作为人的社会性分异而非物质形态的分异;由于"空间变量"在空间分异指数不同维度的权重的差异,这种空间修正方法对基于面积周长比的分异指数相对于基于距离函数的分异指数的影响要小得多。②对比修正前后的空间分异指数,由于相对拥堵的市中心的时间距离比城市郊区要大,市中心的实际隔离程度被低估了。而通行距离坐标系统中市中心通达性比城市郊区更高,受道路拥堵影响较弱的人群在市中心的隔离程度相对于市郊区又相对被高估。③通行距离坐标系统中空间分异测算的均匀性维度指标影响较小,而接触性维度指标受的影响非常显著。文章新构建的坐标系统将原来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转变为将个体移动路径作为空间作用成本,基于此坐标系统计算的通达性分异指数更能反映"人的空间"。
- 陈慧灵石恩名刘望保
- 关键词:通达性
- 基于ICT的中国城市间人口日常流动空间格局——以百度迁徙为例被引量:120
- 2016年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数据已越来越成为表征居民地理行为的重要载体,用户迁移、社交网络、移动通信等地理行为大数据成为城市联系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百度迁徙"大数据通过LBS技术,全程、动态、即时和直观地记录了城市之间的人口日常流动轨迹。通过采集"百度迁徙"数据库中2015年一季度(2月7日至5月16日)国内369个城市之间的逐日的人口流动数据,分"季度平均、春运期间(春节前)、春运期间(春节后)、劳动节、周末和工作日"6个时间段,从人流集散层级、人流集散网络体系的分层集聚、人口日常流动空间格局及其与"胡焕庸线"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各时间段的城市之间的人口日常流动相关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发现,"百度迁徙"大数据清晰地显示了春运期间中部和沿海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格局。人流集散中心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4大城市群中,并与其城市等级有较强的一致性。人口日常流动集散体系呈明显的分层集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乌鲁木齐5大集散体系在各时间段基本得到体现,而华中、东北、西南和福建沿海等地区并未出现高层级集散城市和高等级集散体系,与这些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匹配。"胡焕庸线"能较好地反映国家层面的城市之间人口日常流动格局,反映了地理环境对城市间人口日常流动的深刻影响。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强度是体现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等级和网络结构等的重要指标,此项研究可为形成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参考。
- 刘望保石恩名
- 关键词:春运
- 西方“空间不匹配”假说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的启示被引量:23
- 2008年
- 西方"空间不匹配"假说认为,工作岗位的郊区化和美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居住隔离是内城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率较高、收入相对较低和通勤时间较长的重要原因,并将增加内城工作机会、改善内城区与郊区的交通联系等作为消除"空间不匹配"的重要手段。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相关研究仍比较薄弱,应在借鉴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就业的空间障碍问题提供参考。
- 刘望保翁计传
- 关键词:实证方法
- 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概述
- 2003年
-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1994年广东省政府界定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和惠州市的惠城、惠阳、惠东、博罗,以及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力公里.
- 刘望保
-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规划
- 全球航线数据下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性特征与社团识别被引量:22
- 2020年
- 由节点(航空港)和连接线(航线)所构成的航空网络代表了城市间的空间可达性和连通度,对于刻画区域尺度的空间关系有重要意义。采用2016年全球航空网络数据,文章尝试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性特征并进行社团识别,以期能加深世界城市网络等级体系与结构的理解,并为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表明,基于航空网络的世界城市网络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层级性特征,高层级城市高度集聚在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和具有重要航空中转能力的城市,如莫斯科、迪拜、安克雷奇等城市的位序相对较高。通过社区挖掘算法识别出13个"社团内部紧密联系,社团间的联系较少"的社团,包括8个大型社团和5个小型社团,其中8个大型社团基本覆盖了全球。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国家整体上属于同一社团,但8个大型社团界线明显超越了国家界线。航空网络是城市联系的重要测度指标,且文章研究城市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城市,而非早期研究仅选主要城市作为案例而忽略了主要城市与非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因而能更全面刻画世界城市联系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
- 刘望保韩茂凡谢智豪
- 关键词:航空网络
- 转型期广州市生命历程与住房产权转换被引量:13
- 2010年
- 作为家庭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住房产权转换与家庭特征变化、个人与工作单位的关系以及区域住房市场环境变化紧密相关。采取事件史分析方法,将住房产权转换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关联起来,分析住房产权转换的影响因素。对住房产权转换的持续期的研究发现,处于租房状态下的住户改变产权状态的愿望较强,但产权一旦进入自有状态,居民改变产权的愿望就会降低;从住房产权的生存时间来看,最终向全部产权转变的生存时间最长,其次是向资助产权的转变,最短的是向租房产权转变;通过建立COX’s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变化和组织变量对住房产权转换的影响都非常显著,说明在中国特殊背景下,住房产权的转换不仅与家庭基本特征变化密切有关,还与个人单位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这正是转型时期计划体制和市场分配体制双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 刘望保闫小培
- 关键词:产权转换持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