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梦云

作品数:88 被引量:991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3篇土壤
  • 28篇土地利用
  • 19篇土地利用方式
  • 15篇黄土
  • 15篇不同土地利用
  • 14篇黄土台塬
  • 13篇不同土地利用...
  • 11篇植被
  • 10篇有机碳
  • 9篇酶活性
  • 8篇遥感
  • 8篇土壤有机
  • 7篇土壤有机碳
  • 7篇黄土高原
  • 6篇植被恢复
  • 6篇土壤酶
  • 5篇养分
  • 5篇叶绿
  • 5篇叶绿素
  • 5篇土壤酶活

机构

  • 88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陕西省烟草公...

作者

  • 88篇刘梦云
  • 57篇常庆瑞
  • 23篇齐雁冰
  • 18篇刘京
  • 12篇安韶山
  • 12篇陈涛
  • 7篇张杰
  • 7篇刘欢
  • 7篇张萌萌
  • 6篇刘丽雯
  • 4篇李壁成
  • 4篇黄懿梅
  • 4篇付东磊
  • 4篇王锐
  • 4篇张杰
  • 4篇赵国庆
  • 3篇石志华
  • 3篇岳庆玲
  • 3篇高亚军
  • 3篇李粉玲

传媒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土壤通报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空间变异及其环境解释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讨环境因子对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研究区耕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乔灌混交林地和乔木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其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应用冗余分析法(RDA,Redundancy analysis)对土壤温室气体空间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N_2O变异程度较CO_2、CH_4更加显著,为147.23%,CO_2的气体通量水平较其他温室气体更加突出;(2)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台塬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的通量影响较大,且土壤CO_2排放为耕地最高可达83.60 mg m^(-2) h^(-1),N_2O与CH_4气体通量强度最高的分别为耕地(3.78μg m^(-2)h^(-1))和草地(65.93μg m^(-2)h^(-1));(3)通过RDA排序分析表明各环境因子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空间变异解释程度的高低,其中海拔高程与深层土壤温度影响最为突出。
赵国庆赵国庆杨静涵刘梦云张杰张萌萌刘欢
关键词:环境因子
土壤降解菌及其组合对耕地胡敏酸降解的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土壤降解菌及其组合对耕地胡敏酸降解的实验方法,选取3株土壤胡敏酸降解菌,研究三者及其不同组合对耕地HA的降解程度及结构性质的影响。降解14天后,菌落数总量为T13>T3>T123>T23>T1>T2>T12,...
刘梦云付东磊石志华吴健利刘丽雯刘效栋虞亚楠
文献传递
基于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的冬小麦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算被引量:10
2019年
为探讨基于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和高光谱遥感技术反演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可行性,利用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Chl),同时进行叶片光谱测定,以对Chl敏感的1个一阶导数波段、3个三边参数和3个植被指数作为自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构建估测模型,并利用验证样本对各生育时期估测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同时与传统的单因素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冬小麦反射光谱曲线在不同生育时期有所不同,且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不断降低;在以一阶导数光谱敏感波段、三边参数以及植被指数构建的冬小麦Chl单因素估算模型中,基于各生育时期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构建的模型精度最优;以7个参数作为自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构建的模型在各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性及预测精度,尤其利用SVR建立的模型建模决定系数在0.8以上,预测决定系数在0.7以上,是进行冬小麦叶片Chl估测的最优模型。
王婷婷常庆瑞刘梦云郑煜杨景
关键词: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关中地区塿土系统分类归属及代表土系建立被引量:4
2021年
塿土是关中地区受人为长期土粪堆垫而在原土壤表层形成明显堆垫层的重要农业土壤,其分类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塿土的成土特点及系统分类归属,选取关中地区18个典型塿土剖面,通过野外成土因素、剖面形态调查与土样分析测定,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确定其在高级和基层分类单元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堆垫表层、黏化层、钙积层等9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隶属5个亚类,其中3个剖面为钙积土垫旱耕人为土,2个剖面为斑纹土垫旱耕人为土,8个剖面为普通土垫旱耕人为土,4个剖面为堆垫简育干润淋溶土,1个剖面为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按土族划分标准,可分为9个土族,其中13个剖面颗粒大小级别为黏壤质,5个为壤质;16个剖面矿物学类型为硅质混合型,2个剖面为混合型,土壤温度状况均为温性,14个剖面为石灰性,4个剖面为非酸性;按土系划分标准,18个剖面可划分为18个不同的土系。相关文献的71个塿土剖面的统计结果表明,堆垫层厚度介于17~97 cm,平均厚度为50.07 cm,因此堆垫表层以50 cm厚度为检索标准是适宜于划分典型塿土的高级分类归属的。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强化对具有堆垫现象的雏形土有更强的区分能力和分类的准确性,建议在简育干润雏形土土类下增设堆垫简育干润雏形土亚类。
吴娟齐雁冰常庆瑞刘梦云白丽敏
关键词:塿土
陕北农牧交错带50年来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和人为成因定量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为了对自然及人为因素的贡献进行定量化分析,以陕北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选择该区1949—2000年7个自然和人为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的自然与人为要素作用强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陕北农牧交错带自1949年以来气候呈现暖干、冷湿交替过程,而未来气候将逐渐趋于暖干,但平均风速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人口和牲畜数量及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则持续下降,这些对荒漠化防治均是不利因素。2)在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13.06%,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贡献率为73.51%。3)尽管自然及人为因素50年来的变化促进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阻止荒漠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齐雁冰常庆瑞刘梦云刘京陈涛
关键词:沙漠化自然因素陕北农牧交错带
陕西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储量估算被引量:20
2012年
土壤有机碳是反映土壤质量以及土壤缓冲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以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主要资料,结合多年的相关研究数据,对陕西省土壤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估算,并分析了陕西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延安地区北部以及商洛等地区分布的风沙土、黄绵土、石质土等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小,小于4 kg m-2;陕西南部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在4~9 kg m-2之间;咸阳地区及渭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也较高,主要在9~12 kg m-2之间;关中地区渭河及其两岸、秦岭部分山区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最高达30 kg m-2以上;陕西省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6.87 kg m-2,在全省的22个土壤类型中,有13个土壤有机碳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77.42%,全省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41×1012kg。本研究为我国土壤碳库和碳平衡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刘京常庆瑞陈涛刘梦云齐雁冰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地理信息系统
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为了研究吴旗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对农耕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了调查、样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乔木林地0~20cm表层土壤有机质增长率均较大,为36.11%和32.96%,二者碱解氮含量也较高,分别为66.88和69.37mg/kg;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0~20cm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高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乔木林地速效钾含量最高。乔木林地O~20cm土层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3种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其他4种土地利用方式,0~20cm土层土壤酶活性均高于20-40cm土层,表明人工种植乔木林可以使土壤水解酶活性增强,尤其表现在表层土壤。总之,乔木林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酶活性的增强效应最为明显。
岳庆玲常庆瑞刘京刘梦云王德彩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酶活性
黄土高原坝淤土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
2022年
【目的】黄土高原区沟坝地经过人工筑坝后自然淤积或者拦蓄洪水淤积而形成坝淤土,为了解坝淤土的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归属开展研究。【方法】为本文选取5个典型坝淤土剖面,分析坝淤土的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理化性质,检索坝淤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及基层分类的归属。【结果】坝淤土剖面土体深厚,成土母质为人为淤积物质,色调以浊黄橙为主,土壤质地为粉质壤土、壤土和砂质壤土,有机碳含量在1.33~8.29 g kg^(−1),pH为8.40~9.80,CaCO_(3)含量为19.4~173.5 g kg^(−1)。供试剖面包含淡薄表层、雏形层2个诊断层和盐积现象1个诊断现象,以及人为淤积物质、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和石灰性等6个诊断特性;供试5个坝淤土剖面分别被检索为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61-134),弱盐淤积人为新成土(61-129)、斑纹淤积人为新成土(61-012)、石灰淤积人为新成土(61-125、61-133)4个亚类,建立了5个土系。所建立的5个土系在发生分类系统下的参比土种均为坝淤绵土,表明系统分类对于坝淤土的分类更具有区分度。【结论】尽管坝淤土成土时间较短,但人为耕作、灌溉等农业生产措施可以促进土壤发育,加速由新成土发育为雏形土。坝淤土发生特性差异明显,土族和土系类型多样,应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不同土系,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张英男娄泽云龙晓敏齐雁冰刘梦云常庆瑞
关键词:黄土高原
一种土壤培养气体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培养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塑料瓶、硅胶垫片、盖子和硅胶塞子,所述盖子位于塑料瓶上,所述硅胶垫片位于所述盖子底部,所述硅胶垫片和所述盖子的内径相同,所述盖子的上部设有孔,以及与之相配的硅胶塞子。本实用新...
刘梦云张萌萌张杰杨静涵曹润珊
文献传递
半干旱山区植被恢复中的土壤质量演变
该研究以宁夏上黄试验区为对象,应用恢复生态学、土壤发生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就宁南山区(主要为宁夏上黄试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野外考察、土样采集和室内分析,全面系统...
刘梦云
关键词:半干旱山区土地利用方式理化性质酶活性土壤质量评价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