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森

作品数:45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政治法律
  • 18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8篇主义
  • 13篇毛泽东
  • 13篇共产党
  • 13篇国共
  • 12篇社会主义
  • 11篇中国共产党
  • 6篇中国特色社会...
  • 6篇特色社会主义
  • 5篇主义理论
  • 5篇民主
  • 4篇新民主主义
  • 4篇毛泽东思想
  • 4篇教育
  • 3篇新中国
  • 3篇新中国成立
  • 3篇政治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建设
  • 3篇社会主义理论
  • 3篇思想政治

机构

  • 3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3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44篇刘洪森
  • 5篇田克勤
  • 2篇李安增
  • 2篇李文静
  • 2篇王悦
  • 1篇张晓琼
  • 1篇孔朝霞
  • 1篇尚金州
  • 1篇张静如
  • 1篇宋安
  • 1篇赵娜
  • 1篇逯社教
  • 1篇王腾

传媒

  • 4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前线
  • 3篇北京党史
  • 2篇齐鲁学刊
  • 2篇毛泽东思想研...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探索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党的文献
  • 1篇邓小平理论研...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社科纵横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如何培养合格党员的思考
2016年
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思考及探索的基本问题。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对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溯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关于如何做合格党员的思考,对于深化认识,推进"两学一做"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王悦刘洪森
关键词:合格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教育方案无产阶级思想干部学习自卫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探究被引量:5
2013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命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呈现出:改革与建设相互伴随科学发展的实践特色、继承与超越深度结合创新发展的理论特色、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民族特色、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和平发展的时代特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刘洪森田克勤
关键词:民族特色
事件·话语·史观: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百余年来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构成的持续探索历程,又是国人萦怀进步与美好的话语表达,亦是史家认识和书写中国近现代史的范式。这实际上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3个维度,即事件、话语和史观。从事件维度看,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从话语维度看,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流变,大体上受“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所主导,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因之生成和发展;从史观维度看,现代化史观指引史学界深刻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迁,将历史实在规整到现代化秩序之中,建构了现代化发展历史记忆。
刘洪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史观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和启迪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注重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对待历史经验等。汲取这些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洪森逯社教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国共两党思想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
2005年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关于人类社会革命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的伟大成果,是指引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国共两党在思想上围绕“三民主义”的论战是其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李文静刘洪森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理论国共两党论战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人
国共两党思想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被引量:1
2006年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极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思想论战为基点,全新审视新民主主义理论成熟的历史背景,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这一思想论战的基础上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的。通过这一历史过程的分析,对我们在当前新的社会变革中如何把握思想文化变革的前奏性以及文化创新中如何坚持文化的先进性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刘洪森
关键词:国民党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被引量:38
2022年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条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现实基础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上,还体现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
刘洪森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内在的严整性和连贯性,它通过范畴、命题、原理和理论体系等形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对于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增强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刘洪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实现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内涵、历史进程、基本经验或规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无疑会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纵深发展。
刘洪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大学校”观念的多重意涵及其当代价值
2021年
毛泽东既是"大学校"观念的创造者和阐释者,也是"大学校"实践的推动者。从青年毛泽东创办工人夜学时首次提出"大学校"观念这一源头出发,到全面抗战时期"我们边区是个大学校",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正在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的论述和运用,"大学校"成为毛泽东表达理想追求与实践期许的标识性概念。"大学校"包含了学习层面的知行合一、教育层面的塑造新人、管理层面的组织起来等多重意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丰富发展着"大学校"观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践着相关思想理念,生动诠释了这一观念所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刘洪森
关键词:毛泽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