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庭
-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被引量:3
- 2007年
- 接受是解开教育与接受内在矛盾并寻求和谐的钥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的关键一环,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水平的依据。探讨接受规律,首先必须重新定位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传播地位"及与教育者之间的双向联系机制,具体分析"隶属关系"与"平行关系"、"能动"与"受动"、"传者本位"与"受者本位"、"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控制"与"参与"的关系。要形成受教育者较高的自动力,必须提高思想信息的说服力,增强接受的吸引力;增强接受的意愿,形成接受的动力机制;考虑接受基础及其与教育内容的差距。
- 刘绍庭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及其定位被引量:1
- 2008年
- 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精髓是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作为信仰、价值、心态系统中可资评价的侧面,其中对企业的运营以及战略发展取向起决定作用的是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不是自然生长和成熟的,它的形成是基于有意识的选择,是人为确定和设计的产物,亦即从驳杂的价值理念中抽取出来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仰赖于有效的定位。
- 刘绍庭
- 关键词: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有意识
- 传播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价值被引量:7
- 2005年
- 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的传播,新闻媒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宣传工作、舆论工作在职能上存在不少交叉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传播学有着共同的学术渊源,在许多范畴的使用上也有相近之处,但是,两门学科的关系却不甚密切。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水平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必须将传播学导入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并作为其基础学科之一。
- 刘绍庭
- 关键词: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被引量:4
- 2006年
- 虚拟环境是在媒介大众化后由媒介营造的,与现实环境相脱离的人工化的环境。它具有四个特点,即在形成上,是人为创设的环境;在机制上,是媒介重构的结果;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见环境;在内容上,与现实环境有距离。在我国当今时代,虚拟环境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虚拟环境不是虚无的,也不完全是虚构的,而是虚幻的。作为环境,虚拟环境的形成机理是对现实环境情境化的过程,其对人的作用机制是二次情境化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虚拟环境不仅对教育对象,而且对教育主体,不仅对教育的内容,而且对教育的手段,都有着极为复杂微妙的影响。
- 刘绍庭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
- “齐抓共管”的难点、重点和切入点被引量:2
- 2004年
- 刘绍庭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教师素质
- 解读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理解被引量:1
- 2005年
- 刘绍庭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教育方法
- 论大学校训的教化功能及其实现被引量:6
- 2008年
- 大学校训是大学价值观的精髓,是学校核心的、主导的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体系中处于最深层的内核,是大学之魂。大学校训的真谛是表达信念,其内容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毋庸讳言,我国大学校训还有种种不足,表现在形成与发展的演变、宣示和认同的互动性、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功能与效果的体现等几个方面。为此,必须检讨并重构大学校训,通过制度化安排与落实,将校训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刘绍庭
- 关键词:校训思想政治教育
- 限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的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党中央在几次重要的文件中都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存在偏差,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模糊,群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缺点被放大,内容、形式和手段缺乏创新,“反教育”的抵消效应。
- 刘绍庭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