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军
- 作品数:36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脉冲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与年龄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对 3 43例使用脉冲激光治疗的血管瘤病人中有随访记录的 3 0 8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并按年龄和病种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在草莓状血管瘤组与年龄有关 ,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而鲜红斑痣组则和年龄无关。由于草莓状血管瘤属真性血管瘤 ,而鲜红斑痣属血管畸形 ,二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存在差异 。
- 包军
- 关键词:脉冲激光皮肤血管瘤年龄
- Treatment of pyogenic granuloma developed during pregnancy with the 1,064-nm Long-Pulsed Nd∶YAG laser and CO2 laser: a case report
- 孙悦鑫包军
-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JNK/c-Jun信号通路在雷公藤内酯醇诱导小鼠体内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的JNK/c-Jun信号通路诱导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裸鼠背部皮下注射接种黑色素瘤A375细胞, 建立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肿瘤形成3周后, 将裸鼠随机分为0(对照组)、0.1、0.2、0.4 mg/kg浓度TP组, 每组4只, 每周注射相应浓度药物2次, 3周后摘除肿瘤, 测量瘤体大小及重量。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水平。采用qPCR检测肿瘤组织肌醇酶1(IRE-1)、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c-Jun的mRNA水平, 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IRE-1、JNK、c-Jun及磷酸化JNK、c-Jun(p-JNK、p-c-Jun)蛋白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采用Dunnett''s检验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对照组和0.1、0.2、0.4 mg/kg TP组肿瘤质量、体积及抑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各药物组肿瘤质量、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抑瘤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5)。对照组和0.1、0.2、0.4 mg/kg TP组肿瘤凋亡指数(7.67% ± 1.15%、9.67% ± 3.21%、62.00% ± 6.08%、85.67% ± 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05.91, P < 0.001), 0.2、0.4 mg/kg TP组肿瘤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t = 17.56、27.72, 均P < 0.05)。q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 对照组、0.1 ~ 0.4 mg/kg TP组肿瘤IRE1、JNK、c-Jun mRN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12.23、27.51、112.37, 均P < 0.05), IRE1、JNK、c-Jun、p-JNK、p-c-Jun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0.4 mg/kg TP组IRE1、JNK、c-Jun mRNA及蛋白(包括p-JNK、p-c-Jun)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5)。肿瘤组织中IRE1、JNK、c-Ju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有升高趋势, p-JNK和p-c-Ju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也呈相同的趋势。结论 TP可以激活内质网应激介导的JNK/c-jun信号通路并诱导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
- 张亚美刘国豪陶玥包军
- 关键词:黑色素瘤雷公藤内酯醇A375细胞
- 冬春交替,当心过敏性皮炎
- 2009年
-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阳春三月了,这个时期气候转暖、天气干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开始上升,有部分人身上、脸上会出现大片红斑疙瘩、眼睑浮肿、皮肤奇痒,这不仅让患者身体非常不适,也影响了美观。初春是过敏性皮炎的好发季节,有过敏体质的人尤其要注意防范,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过敏性皮炎。
- 包军
- 关键词: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疾病眼睑浮肿好发季节过敏体质发病率
- 两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两种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 60例斑秃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 ,分别采用醋酸泼尼松龙和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 ,比较两者疗效、副作用以及依从性。对其中部分头部有多处脱发的患者 ,只治疗 1处皮损 ,并比较封闭和非封闭区的毛发生长情况。结果 得宝松组和醋酸泼尼松龙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0 % ,76.67%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各组注射和非注射部位的毛发生长有效率分别为 90 .0 0 % (2 7/3 0 )、2 5 .0 0 % (3 /12 ) ;76.76% (2 3 /3 0 )、11.11% (1/9) ,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而醋酸泼尼松龙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得宝松组 ,χ2 =14 .5 93 ,P <0 .0 5。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班秃均有效 。
- 包军
- 关键词:得宝松斑秃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疗法
- 夏季,足癣如何防
- 2010年
- 夏季即将到来,各种皮肤癣病将增多。皮肤癣病由真菌引起。真菌喜温暖潮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6℃,相对湿度为95%-100%。
- 包军
- 关键词:夏季足癣皮肤癣病生长温度相对湿度真菌
- 减重代谢术后维生素水平变化与脱发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究减重代谢术后患者维生素水平变化与脱发的相关性,并筛选出与脱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3月~9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行减重代谢手术的肥胖患者67例,依据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的皮肤镜影像学检查诊断分为未脱发组(24例)和脱发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内及3月内维生素水平的变化量,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术后脱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脱发发生率为64.18%(43/67),开始脱发时间为术后(2.88±0.87)个月。脱发组患者术后1月内叶酸和25-OH VD水平的变化量明显低于未脱发组(P<0.05),术后3月内VB_(12)水平的变化量明显低于未脱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时,叶酸、25-OH VD的变化量是患者发生脱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3个月时,VB_(12)的变化量是患者发生脱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减重代谢术后1月内低叶酸、25-OH VD水平及术后3月内低VB_(12)水平是术后脱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推荐术后3月内针对性补充叶酸、维生素D3和VB_(12),并定期进行维生素水平监测。
- 李德品孙欣卞晓洁卞晓洁包军包军孙喜太
- 关键词:维生素脱发营养缺乏
- 赛特赞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 1998年
- 赛特赞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江苏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包军(南京210008)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迁延难愈,一般首选抗组胺药治疗。传统抗组胺药因副作用明显,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新一代抗组胺药物则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笔者对新一代抗组...
- 包军
- 关键词:荨麻疹赛特赞特非那丁药物疗法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黄瘤病并发心脏瓣膜病变--附1例报道
- 目的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一类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异常或缺失,造成体内血浆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的一种疾病。进...
- 沈山梅崔伟娟朱大龙包军黄洪陈炜王静吴敏张宁
- 银屑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5年
- 银屑病是一种发病机理复杂、难治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彻底了解,缺少特异性的、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人类面临的疑难病症之一。本文结合汤森路透数据库资源(Thomson reuters integrity)对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分类、发病机理、相关基因,以及目前的诊断和治疗靶点作一简单综述。
- 王晓宁郑伟娟周映包军李家璜陈东琛华子春
- 关键词:银屑病病理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