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卓丽霞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乙酰肝素酶
  • 3篇教学
  • 3篇肝素酶
  • 2篇血液
  • 2篇血液内科
  • 2篇细胞表面
  • 2篇内科
  • 2篇骨髓
  • 2篇核细胞
  • 1篇带教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导入法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液系统

机构

  • 9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9篇卓丽霞
  • 6篇云雁
  • 6篇张冬霞
  • 5篇刘学文
  • 4篇贾国荣
  • 3篇韩轩茂
  • 3篇李志芹
  • 3篇白学琴
  • 3篇卢艳
  • 3篇贺其图
  • 3篇郭美祥
  • 2篇马宏杰
  • 2篇冯于
  • 1篇张坤
  • 1篇刘倩
  • 1篇马宏杰

传媒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医学会血...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白血病细胞表面乙酰肝素酶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白血病细胞表面乙酰肝素酶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研究白血病细胞表面止血平衡改变。方法:研究组白血病40例,对照组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组织因子(tissue ...
张冬霞韩轩茂李志芹云雁贺其图贾国荣卢艳马宏杰刘学文白学琴郭美祥卓丽霞
文献传递
白血病细胞表面乙酰肝素酶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白血病细胞表面乙酰肝素酶(HPA)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研究白血病细胞表面止血平衡改变。方法研究组为白血病患者40例,对照组为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表面HPA、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组及完全缓解后急性白血病(CRAL)组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表面TF、UPAR、HP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89、3.507、2.701,均P〈0.05;t值分别为2.498、0.802、3.090,均P〈0.05;t值分别为2.642、3.308、2.696,均P〈0.05;t值分别为3.417、3.434、2.382,均P〈0.05;t值为2.193、2.272、2.263,均P〈0.05),TFPI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发白血病中,AML组TF、UPAR、HPA表达均高于CML、ALL及CLL组(t值分别为2.463、2.179、2.276,均P〈0.05;t值分别为2.637、2.402、2.095,均P〈0.05;t值分别为2.548、2.425、2.412,均P〈0.05)。AML中地、M4、地的表达较其他类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表面HPA、TF、UPAR表达增高;不同类型白血病表达水平不同,急性白血病,尤其是AML中M3、M4、M5表达更加明显。TF、UPAR、HPA影响白血病细胞表面止血平衡.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表面止血平衡改变不同。
张冬霞李志芹云雁韩轩茂贺其图贾国荣卢艳马宏杰刘学文白学琴郭美祥卓丽霞
关键词:白血病乙酰肝素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艾曲泊帕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巨核细胞及HPA表达的影响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巨核细胞及人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表达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TP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曲泊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巨核细胞计数、HPA相关抗体及出血评分变化,分析巨核细胞计数、HPA IgG、HPA IgM与PL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5)。两组治疗后PLT水平、巨核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PA IgG、HPA IgM水平、出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巨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8,P<0.05),与HPA IgG和HPA IgM呈负相关(r=-0.82、-0.71,P<0.05)。结论艾曲泊帕应用于ITP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提高巨核细胞数量及降低HPA相关性抗体表达。
卓丽霞倪文娟贾国荣
关键词:巨核细胞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教学改革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分析总结我院血液科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改革体会及效果,突出临床教学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性,强调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肯定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云雁张冬霞卓丽霞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教学
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乙酰肝素酶及其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白血病细胞表面乙酰肝素酶及其相关因子mRNA表达,为研究白血病细胞表面止血平衡改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研究组白血病40例,对照组20例。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reve...
韩轩茂张冬霞李志芹云雁贺其图贾国荣卢艳马宏杰刘学文白学琴郭美祥卓丽霞
文献传递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AZA)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3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或派安普利单抗)联合AZA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AZ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周期及两周期后总有效率(ORR)、1年及两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输血依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1年生存率(87.5%,14/16)高于对照组(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PFS(26.0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OS为26.0个月,对照组为21.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0.0%(8/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AZA方案未明显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虽然未增加短期内缓解率,但使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可以作为MDS提高疗效的备选方案。
姜婉晴王珏卓丽霞冯于刘明君张坤孙慧莹刘倩刘学文
关键词: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药物有效率
情景病例导入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0年
目的探讨情景病例导入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该院血液内科临床见习生共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0名,对照组施以常规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方式,试验组施以情景病例导入方式,对见习生的沟通技能评分、临床能力评分、观察能力评分、见习末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总成绩教学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见习生的沟通技能评分、临床能力评分、观察能力评分、见习末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总成绩、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病例导入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倪文娟卓丽霞
关键词: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临床带教
血液内科临床实习的相关教学体会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血液内科是内科实习难点,从提高实习生对血液病学的重视程度、应用PBL教学法、贯彻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几个方面探讨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张冬霞云雁卓丽霞冯于
关键词:血液内科医学生
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S2O3)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初治APL患者临床资料,比较ATRA单药诱导治疗组与ATRA联合AS2O3诱导治疗组的缓解率、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诱导组与单诱导组比较,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单诱导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诱导初发APL缓解的疗效优于单用ATRA组,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方案。
云雁张冬霞刘学文卓丽霞冯于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