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炳文
- 作品数:106 被引量:130H指数:5
-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南明政权对日通好求助政策的六种表现
- 2003年
- 笔者在探讨17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南明政权对日的交往政策时,发现其对日实行的是通好求助的政策,其表现有八个方面。拙文《南明政权对日通好求助政策的两种表现》已经叙述了其前两种表现(恢复朝贡关系和请求援军),兹再将其余六种表现略作论述,恳请方家指正。
- 南炳文
- 关键词:朝贡政权
- 方志成为明清人物文献资料宝库的原因——以明人崔恭资料为例被引量:1
- 2004年
- 文章以方志记载明人崔恭资料为例 ,说明方志成为了明清人物文献资料的宝库 ,并指出 4点原因 :方志所记多是当地人或在当地生活过的外地人 ,使方志的撰写者在收集资料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方志的体例使之便于容纳多方面的丰富资料 ;明清时期 ,不仅朝廷重视 ,而且地方官从便于施政的需要也极为重视修志 ;全国及各省、府、州、县相互间体例相类 ,互相沟通 ,转引十分方便。
- 南炳文
- 关键词:地方志明清时期历史人物
- 本期视点:明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认知(上)
- 2005年
- 南炳文
- 关键词:利玛窦
- 点校本《明史》“河渠”6正统朝直省水利记事再校被引量:1
- 2009年
- 南炳文
- 关键词:《明史》点校本正统记事河渠
- 南明政权对日通好求助政策的形成过程被引量:1
- 2003年
- 明朝自嘉靖、万历以来 ,直至崇祯末覆灭 ,与日本断绝了外交关系 ,而南明政权对日本改行通好、求助的政策。由前者的断绝交往到后者的通好求助 ,经过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是在南明时期完成的 ,共分三个阶段 :一、弘光时期 ,这是沿用明朝末年旧政策的阶段 ;二、鲁监国、隆武两政权并存时期 ,这是拒绝交往与通好、求助同时并存的阶段 ;三、鲁监国政权、郑成功及其子孙主持的政权、永历政权等并存时期 ,这是通好、求助政策全面推行阶段。影响南明政权对日态度转变的因素 ,包括总体形势、力量对比的变化 ,当事人的经历和性格 。
- 南炳文
- 关键词:南明政权
- 清朝政策比南明弘光政权的高明之处被引量:1
- 1990年
-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与李白成起义军退出北京,使当时中国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原来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明朝官府与农民起义力量相对抗,而这时则加进了清朝,从而形成了三大政治势力的相互斗争。清朝的入关,给关内带来了民族压迫的新问题,
- 南炳文吴彦玲
- 关键词:弘光政权清兵入关北直隶
- 解开天津右卫创建史上的两个谜团被引量:1
- 2005年
- 关于天津右卫创建时间及其前身的问题,是两个历史谜团。本文通过征引大量可信史料,最终考证:天津右卫创建于永乐四年,其前身为青州左卫。
- 南炳文
- 关键词:历史研究史料
- 消极与积极并存:明朝建国前后祭祀活动述论被引量:1
- 2011年
- 祭祀是明太祖从政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从政后的祭祀活动,经过元至正十二年闰三月至二十三年、元至正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冬、元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至明洪武三年十二月、洪武四年正月至三十一年闰五月凡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最初的偶或进行,逐渐发展为成体系地、制度化地进行。从总体上看规定严格,内容复杂,参与祭祀者包括各级贵族和臣民,祭祀对象包括自然存在之物、各种人造器物、各种古今正面人物以及各类神灵鬼怪,祭祀时间与规格各有差异。历史环境的制约、鬼神迷信的影响、宣扬天命自我神化、维护等级秩序强调君主至上、恐吓臣民巩固统治秩序、宣泄对先祖的追慕情感等,是其从事祭祀的原因和目的,为民求福是其祭祀活动的一大亮点。明太祖的祭祀活动包含着浓重的消极成分,但其积极因素亦不可忽视,消极与积极交织并存,需仔细分析、小心总结。
- 南炳文
- 关键词:明太祖祭祀国家政治
- 朱舜水的实功实用思想及对待程朱陆王的态度被引量:2
- 2008年
- 对朱舜水学术思想的认识,学术界尚不统一。其基本特点实为提倡实功实用之学。朱舜水既不可简单地称为反对程朱,也不可简单地称为属于程朱一派,而应认定其对程朱相当尊重,与之又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区别。其对陆王,亦是肯定与否定兼而有之,而在其心目中,陆王地位远不如程朱,基本上未将之视为应予尊重的对象。其对程朱、陆王两派的态度,反映了实事求是的特征,这种特征应是其提倡实功实用之学在学术实践上的体现和应用。
- 南炳文
- 关键词:朱舜水
- 略论三百年明史的经验教训
- 2002年
- 明代历史给后人留下的深刻的经验教训是:不管什么人,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要把国家治理好,好的章程和优秀的当权者必须同时具备;一个政权,当其建立时间相当长之后,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必须主动进行改革,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官吏是否廉洁,对于政权的兴亡,往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担当国家重任的掌权者,当新的先进的社会因素出现时,千万不可忘记爱之、扶之,否则就会酿成大错;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兄弟民族,友好相处是常态,矛盾、冲突是变态,相互间关系的总趋势是日益密切,要自觉根据这一客观规律处理有关问题;在对外交往中,强大的综合国力非常重要,积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也非常重要。
- 南炳文
- 关键词:明代历史历史教训吏治对外交往中央集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