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源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城市
  • 1篇园林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气候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通风
  • 1篇气候
  • 1篇气候设计
  • 1篇夏季
  • 1篇绿化
  • 1篇风景园林
  • 1篇风热
  • 1篇高空
  • 1篇高湿
  • 1篇高温高湿
  • 1篇值模拟

机构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篇史源
  • 2篇吴恩融
  • 1篇任超
  • 1篇郑颖生

传媒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善高密度城市区域通风的城市形态优化策略研究--以香港新界大埔墟为例被引量:21
2016年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的地表材质和空间结构,引发城市气候的改变。我国众多城市呈现升温趋势,夏季高温问题尤为严峻。研究证实,促进区域通风是改善亚热带高温高湿夏季条件下人体舒适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基于改善城市夏季气候条件并保障城市环境健康的目的,本文选取香港新界大埔墟地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促进夏季通风,改善区域微气候条件,为亚热带高密度城市的可持续规划以及区域城市更新提供思路参考。首先,根据建筑平均高度及覆盖率,在大埔墟地区研究范围内划分多层高密度区、高层中密度区,以及开阔区三个区域类型,进行行人层高度的风环境分析;然后,基于上述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城市用地置换、街区形态及建筑形态改造等策略改善区域通风条件,以达到缓解夏季高温的目的 ;最后,选取城市更新前后的经济技术指标、天空视域因子(SVF:Sky View Factor)以及行人层高度的风速(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获得)三种类型参量进行量化比较,验证在高密度建设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城市形态达到改善区域夏季通风的可行性。
郑颖生史源任超吴恩融
关键词:通风
传统合院建筑生态气候设计策略参数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模拟华北地区传统合院风热环境,通过对其3项重要建筑设计要素进行参数研究,定量分析合院建筑形式的气候设计策略,得出符合气候适应性的当代合院形式建筑定量化设计依据,用以指导建筑师正确地理解并将传统建筑智慧合理运用于当代建筑设计实践当中。
史源
关键词:数值模拟
香港城市高空绿化实践被引量:1
2015年
建设绿化设施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热环境舒适度进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作为典型的紧凑型发展大型城市——香港城市建成区内可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地面层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包括绿化屋顶与绿化墙面在内的城市高空绿化(urban skyrise greening)设施建设对香港城市气候环境控制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对香港城市高空绿化实践现状及经验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国内大型城市高空绿化设施推广建设提供相应借鉴。
史源吴恩融
关键词:风景园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