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疆
- 作品数:2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骨大转子股骨头互换股骨头重建
- 2000年
- 目的 了解股骨大转子股骨头互换 (TEFH)股骨头重建疗效。方法 用自身带血供股骨大转子作人工股骨头 ,修复重建中青年患者股骨头颈毁损。结果 解剖测量发现 ,股骨大转子可完整地替代股骨头。动物实验证实 ,新股骨头成活 ,并逐渐向股骨头转化 ,为临床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临床设计应用了 5种大转子股骨头互换术 ,治疗中青年股骨头颈毁损72例 ,随访 1~ 8年 ,疗效满意。结论 TEFH具有人工髋关节修复重建能力和功能 ,避免了人工股骨头假体的缺点及并发症。
- 史振满陈建常史疆曹萍张宝东马在松张春浩陈文红
- 关键词:股骨头股骨大转子
- 辅助人工髋关节实验与临床研究
- 史振满史疆彭江曹萍王鑫陈建常刘书华张春浩杨自更马在松陈文红刘聪
- 该课题研制了辅助人工髋关节(AAHJ),是一种新的、非限制型髋关节支撑器,由辅助髋臼钢架、塑料髋臼和辅助股骨头组成。塑料髋臼借助辅助钢架与髂骨4枝螺栓贯穿固定,下侧弧面与髋臼弧面一致,彼此延续;辅助股骨柄,自股骨基底前上...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
- 辅助人工全髋关节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股骨头病变所需的辅助人工全髋关节,它是由辅助人工髋臼钢架、塑料髋臼、辅助人工股骨头、固定螺栓、骨螺钉和垫片组成;该全髋关节利用髋臼加盖、加大股骨头包容手术原理,通过加大髋臼与股骨头的接触面积,减少或避免...
- 史振满史疆陈建常陈文红张春浩史燕曹萍杨君礼杨自更
- 文献传递
- 猪随意型组织瓣成活比例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观察各种随意型组织瓣的长宽比成活情况以指导其应用。将7头猪躯干和四肢,随地、随方向切取随意型筋膜皮瓣、筋膜皮下组织瓣和传统皮瓣,行荧光素钠照相,并实际测量成活长宽比。随意型筋膜皮瓣荧光照相长宽比为:1·92±0·17;实际成活长宽比1·90±0·16;随意型筋膜皮下组织瓣荧光照相长宽比为1·69±0·30;实际测量长宽比为1·67±0·12;传统皮瓣荧光照相长宽比为1·67±0·87;实际测量长宽比为1·33±0·18。三种组织瓣各自荧光染色与实际成活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组织瓣成活长宽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荧光素染色作为皮瓣血供的测定方法,也可以用来测定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血供情况。随意型筋膜组织瓣长宽比小于轴型和链型筋膜组织瓣,大于传统皮瓣。实际应用时不应扩大长宽比使用。
- 王鑫史振满胡蕴玉许琴史疆
- 关键词:筋膜皮瓣筋膜皮下组织瓣
- 辅助人工髋关节被引量:1
- 2002年
- 辅助人工髋关节是一种非永久性内置的髋关节支撑器 ,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它保留原有的股骨头 ,加大股骨头包容 ,减少股骨头负重 ,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康复。辅助人工髋关节活动轴心与髋关节相同 ,手术后髋关节活动度近于正常。术后3周 ,患肢负重行走 ;2-3个月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结构简单 ,价格便宜。
- 史振满陈建常史疆陈文红张春浩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股骨大转子股骨头互换术实验与临床研究
- 史振满张宝东史疆曹萍陈建常
- 股骨大转子股骨头互换术是一种特殊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它用自身带血供的股骨大转子作人工股骨头假体,修复重建中老年人股骨头颈毁损,归属于骨科范畴。通过骨标本测和尸体解剖证实,股骨大转子可完整地替代股骨头。用家狗20只,完成股骨...
- 关键词:
- 关键词:股骨大转子
- 髋部截骨遏止髋关节椭圆变形
- 目的:探索髋部截骨遏止髋关节椭圆变形手术规律.方法:抽样术前、后影像片:股骨头坏死塌陷转子间外翻截骨30例35髋;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周围旋转截骨10例10髋,旋转与外翻联合截骨5例5髋;健侧正常10髋.分析发病规律、临床分...
- 史振满史疆王鑫俞洁彭江郭树章张鹏
- 探索启动第二髋关节的手术规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索启动第二髋关节的手术规律。方法观察髋部截骨45例手术前后X线片和CT片的影像学变化。将其分为三组,A组:股骨头坏死行粗隆间外翻截骨30例35髋,测量马蹄角、角赘角和角赘比。B组:髋臼发育不良行髋臼周围旋转截骨15例15髋,其中联合外翻截骨5例5髋,测量手术前后马蹄角,并计算其角度差。C组:取对侧10髋马蹄角做为正常对照。结果髋部截骨术使马蹄角与头赘相关节即启动了第二髋关节。马蹄角均值:A组(19.88±2.27)°;B组术前(30.80±3.93)°,术后(19.27±1.58)°,手术前后角度差(11.53±3.74)°;C组(20.00±1.77)°。A组和B组术后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前与B组术后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赘角均值:(30.80±2.09)°。角赘比:1.3∶1。结论第二髋关节的启动规律为:椭圆形股骨头、马蹄角<23°,行粗隆间外翻30°截骨术;圆形股骨头、马蹄角>23°,行髋臼周围前外侧12°旋转截骨术;椭圆形股骨头、马蹄角>23°,行联合截骨术。
- 史振满史疆王鑫俞洁张鹏郭树章
- 关键词:截骨术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
- 骨折髋支撑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力学分析(英文)被引量:11
- 2010年
- 背景:股骨颈骨折除关节置换以外,其他治疗方法均存在股骨颈骨折愈合缓慢,预后差,并发症多,长时间不能负重的问题。课题组研制的骨折髋支撑关节是一种新型、非限制型髋关节支撑器,集骨折固定与关节支撑于一体,攻关年轻人股骨颈骨折并发症防治难题。目的:分析骨折髋支撑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力学效应。方法:采用AutoCAD导入方式建立3组2D有限元模型,即正常髋关节、股骨颈骨折2钉固定、2钉固定+骨折髋支撑关节模型。选用ANSYS(PLANE82)划分网格二维4节点单元,等同条件下分别完成计算。结果与结论:正常髋关节组、股骨颈骨折2钉固定组的股骨头承重区应力峰值为1.029,1.63MPa,2钉固定+骨折髋支撑关节组仅为0.1-0.4MPa。股骨颈骨折2钉固定组的骨折固定螺丝钉应力峰值为37.186MPa,2钉固定+骨折髋支撑关节组仅为7.474MPa。结果提示,在多钉固定基础上安装骨折髋支撑关节,可保护股骨颈和股骨头修复愈合,为年轻人股骨颈骨折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 史振满史疆王鑫郭树章吴跃彭江
- 关键词:骨股颈骨折有限元分析
- 辅助人工髋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
- 2002年
- 目的利用辅助人工髋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辅助人工髋关节放置在关节内,与髋关节结构相仿,同轴心活动。保留原有的股骨头,加大股骨头包容,减少股骨头负重,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得以恢复。结果放置辅助人工髋关节40例42髋,术后3周负重行走,两三个月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髋关节活动功能近于正常。结论辅助人工髋关节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史振满史疆陈建常刘聪张春浩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