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晓强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急性
  • 5篇急性脑梗死
  • 5篇梗死
  • 3篇细胞
  • 2篇醒脑
  • 2篇醒脑静
  • 2篇醒脑静注射液
  • 2篇血清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脑安胶囊
  • 2篇胶囊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指数
  • 1篇血清IL-1...
  • 1篇血清IL-6

机构

  • 8篇武汉市第一医...
  • 6篇荆门市第一人...
  • 3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吕晓强
  • 5篇卢志刚
  • 3篇刘芸
  • 2篇黄家彬
  • 1篇罗利俊
  • 1篇梅俊华
  • 1篇唐从峰
  • 1篇潘宋斌
  • 1篇陈玲
  • 1篇陈国华
  • 1篇孙圣刚
  • 1篇刘兵舰
  • 1篇潘晓峰
  • 1篇笱玉兰
  • 1篇陈晓光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GATA-3平衡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bet/GATA-3平衡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PBMC 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前T-bet mRNA、GATA-3 mRNA和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M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bet、T-bet/GATA-3在治疗后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ATA-3以及M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明显调控ACI血瘀证患者T-bet/GATA-3平衡,对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卢志刚刘芸吕晓强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梗死血瘀证T-BET/GATA-3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09年5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明显。常见诱发因素为意识障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是防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手段。
吕晓强唐从峰陈国华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肺炎ICU药敏试验
脑安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安胶囊对脑梗死合并肺心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6例。疗程均为1个月,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脑安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肺功能、心功能指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清IL-6、IL-8、TNF-α和hs-CR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肺功能、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肺功能、心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和hs-CRP在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安胶囊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神经功能以及心肺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吕晓强卢志刚
关键词:细胞因子水平肺心病患者急性脑梗死脑安胶囊血清IL-6心功能指数
脑安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和NF-κB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脑安胶囊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14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脑安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安胶囊能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ACI的预后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吕晓强卢志刚
关键词:血液胶囊白细胞介素1血液白细胞介素6血液NF-ΚB
急性脑梗死患者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4、6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STAT)-4、STAT-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I患者12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STAT-4、STAT-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对照比较.按照多田公司计算ACI患者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中、小梗死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度损伤组,比较不同梗死体积与损伤程度时STAT-4、STAT-6和Hs-C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STAT-4、STAT-6与Hs-CRP之间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CI患者血清STAT-4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5.82±113.39)、(16.86±4.17) ng/L比(107.72±75.18)、(6.27±1.15) ng/L],STAT-6明显低于对照组[(305.89±117.26)ng/L比(421.65±107.7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ACI患者血清中STAT-4和Hs-CRP水平越高,而STAT-6越低.血清STAT-4与hs-CRP水平正相关,而STAT-6为负相关(P<0.05).结论 ACI患者STAT-4、STAT-6和hs-CRP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大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可提示ACI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以及严重程度.
卢志刚吕晓强刘芸黄家彬孙圣刚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
中药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规范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积聚、调整血糖和血压、改善循环、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脑水肿及相关营养支持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及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出院后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辛伐他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日1次加用辛伐他汀40 mg口服,出院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每日1次口服辛伐他汀40 mg;联合治疗组在辛伐他汀组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论治加用中草药方剂。3组患者于入组时和治疗4、8、24周后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BI),并比较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3组患者均定期随访,共随访4 a,观察比较再发急性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脂水平、NIHSS和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NIHSS明显降低(P<0.05),BI明显提高(P<0.05);辛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TC、TG、LDL水平和NIHSS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同时间点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而BI均明显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TC、LDL水平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治疗8、24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NIHSS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BI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随访4 a,辛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脑梗死再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病率和脑梗死再发病率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脑出血发病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辛伐他汀组
罗利俊陈玲笱玉兰梅俊华刘兵舰吕晓强
关键词:脑梗死辛伐他汀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中Keap1、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过程中Keap1-Nrf2/ARE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A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30 m 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Keap1、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观察治疗前后M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而Keap1降低(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与MBI评分呈正相关,与Keap1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CI与Keap1-Nrf2/ARE通路可能通过上调保护性因子Nrf2、ARE和NQO1,下调有害性因子Keap1的表达而对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细胞氧化损伤的程度,起到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作用。
卢志刚黄家彬刘芸吕晓强
关键词:醒脑静脑梗死氧化应激
以发作性前庭综合征起病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
2024年
本文报告1例以发作性前庭综合征起病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64岁女性,因“头痛眩晕40年,发作性眩晕伴躯体抖动、认知下降5年”入院。患者40年来反复发作头痛眩晕,但近5年眩晕发作时伴随躯体抖动、认知下降等脑病症状。MRI弥散加权成像提示皮髓质交界区高信号,进一步皮肤活检、基因检测,最终诊断NIID。病程为自限性。其独生儿子亦检出致病基因。
尤红潘晓峰陈晓光吕晓强潘宋斌
关键词:基因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