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孟超

作品数:1,496 被引量:10,824H指数:4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328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 43篇专利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13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87篇肝癌
  • 485篇肿瘤
  • 387篇细胞
  • 269篇肝肿瘤
  • 254篇切除
  • 201篇肝细胞
  • 196篇原发性
  • 183篇基因
  • 180篇手术
  • 171篇原发性肝癌
  • 156篇细胞癌
  • 155篇外科
  • 151篇切除术
  • 143篇肝细胞癌
  • 136篇肝切除
  • 134篇肝脏
  • 108篇蛋白
  • 99篇静脉
  • 96篇胆管
  • 90篇肝切除术

机构

  • 1,448篇第二军医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南京军区福州...
  • 1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同济大学
  • 10篇中华医学会
  • 9篇香港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8篇兰州军区兰州...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福州总医院
  • 6篇上海市肿瘤研...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匹兹堡大学
  • 5篇解放军第81...
  • 5篇上海医药工业...
  • 5篇浙江理工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481篇吴孟超
  • 360篇陈汉
  • 149篇杨甲梅
  • 141篇沈锋
  • 132篇张柏和
  • 125篇丛文铭
  • 120篇周伟平
  • 101篇钱其军
  • 86篇卫立辛
  • 86篇钱光相
  • 86篇郭亚军
  • 76篇杨广顺
  • 71篇王红阳
  • 67篇崔贞福
  • 61篇李爱军
  • 58篇严以群
  • 54篇姚晓平
  • 54篇杨家和
  • 51篇姜小清
  • 49篇程树群

传媒

  • 15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2篇中华肝胆外科...
  • 99篇肝胆外科杂志
  • 81篇中华外科杂志
  • 63篇中国实用外科...
  • 56篇中华普通外科...
  • 47篇中华实验外科...
  • 36篇中华医学杂志
  • 36篇肝胆胰外科杂...
  • 3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8篇中国肿瘤生物...
  • 21篇肿瘤
  • 19篇中华肝脏病杂...
  • 17篇中国肿瘤临床
  • 17篇中华消化外科...
  • 15篇世界华人消化...
  • 15篇The Ch...
  • 14篇中国普通外科...
  • 13篇解放军医学杂...
  • 12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26篇2015
  • 21篇2014
  • 20篇2013
  • 24篇2012
  • 29篇2011
  • 39篇2010
  • 60篇2009
  • 53篇2008
  • 68篇2007
  • 66篇2006
  • 77篇2005
  • 99篇2004
  • 93篇2003
1,4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脏手术的新方法:犬丰离体无血肝切除的实验研究
杨广顺吴孟超毛平传
关键词:肝切除门静脉血液流动离体肝脏肿瘤
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胆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46例胆系疾病患者 ,其中胆系肿瘤 73例 ,胆系阴性结石 87例 ,胆肠吻合术后 12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1例。CT容积扫描所获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处理 ,选择合理的成像方法 ,胆系成像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最小密度投影法 (MinP)、仿真内窥镜 (CTVE)、表面遮盖法 (SSD)和Raysum。对比分析胆系成像、常规CT、US及ERCP对各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各疾病在胆系成像上均有较特征性的表现 ;胆系成像是一种评价胆肠吻合术的新手段 ;对胆系结石、胆总管癌、胆管癌栓、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的诊断 ,胆系成像优于常规CT、US、ERCP ;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 ,胆系成像优于常规CT、US ,与ERCP相当 ;对胆囊癌的诊断 ,不如常规CT、US。结论 胆系成像是一种诊断胆系疾病的无创、敏感的新方法 ,确诊率高 ,将极大地提高胆系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徐爱民程红岩姜文斌陈栋贾雨辰吴孟超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胆道造影三维成像技术
原位肝移植后下腔静脉闭塞介入治疗一例
2009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患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于2006年9月22日行原位肝移植(OLT)治疗,手术顺利,术后反复出现胸腔、腹腔积液,经利尿等对症治疗后好转。2007年5月开始腹胀加重,尿量少,双下肢及阴囊水肿,肝、肾功能检查总胆红素42μmol/L、白蛋白40.3g/L;尿素氮20.4mmol/L、肌酐237μmol/L。
曲增强张遂亮陈晓霞丁宁周海华张柏和吴孟超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介入治疗下腔静脉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治若干问题被引量:1
2017年
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第6大癌症,每年约有74万新发病例,其中一半在中国,在我国肝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1]。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易于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PVTT),文献报道PVTT发生率为44.0%耀62.2%[2]。肝癌患者一旦出现PVTT,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肝内外转移、门静脉高压、黄疸、腹水,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7个月[3],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不良因素和提高肝癌疗效的“瓶颈”。
程树群孙居仙石洁吴孟超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肝细胞癌诊治PVTT门静脉高压新发病例
肝脏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2008年
患者女,50岁,2年前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大小为12cm×7cm,CT诊断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当地医院行TAE治疗,疗效不佳,随病程的延长患者半年前出现腹部胀痛,腹部进行性增大,体重进行性减轻。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腹部可触及下界平脐、左界达左锁骨中线的肿块,大小为32em×17cm,活动度差。既往无肝病病史,无高脂血症史,其他部位无脂肪瘤病史,否认长期服用避孕药物史,家族中无肝脏肿瘤病史。
刘辉孙汉勇周伟平吴孟超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脏占位进行性增大腹部胀痛锁骨中线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9
1999年
吴建卫杨广顺吴孟超
关键词:肝癌肝破裂
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接受左半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PA水平与常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术前血清PA平均水平为(1 72±30)mg/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PA值异常的发生率较Alb、TBIL的高(P<0.01),血清PA值降低程度与肝功能Child分级和肝硬化程度一致。与Alb比较,术后血清PA值降低时间早且降低幅度明显,出现肝功能衰竭者术后第5天血清PA值为(67±13)mg/L,与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者[(118±15)mg/L]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PA值可以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围手术期肝脏储备能力和肝功能的损害程度,术后动态观察血清PA值的变化能及时发现肝功能衰竭,并对判断预后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
晏建军严以群黄亮周飞国吴孟超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血清前白蛋白
浅析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诊疗难点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部分HCC患者合并黄疸症状,其常见原因为:肝功能失代偿,肿瘤直接压迫胆管,以及胆管癌栓(Bile...
邱智泉谭蔚锋罗祥基姜小清张柏和刘辰易滨沈锋吴孟超
文献传递
肝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1989年3月至1994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519例肝脏手术者术后共发生急性胃粘膜出血25例,其中除1例为肝海绵状血管瘤行肝中叶切除加捆扎术外,其余24例均系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变患者。全部病例经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营养支持、保肝、输血、补充血容量、应用止血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治愈21例,死亡4例。4例死亡者均为重度肝硬变病人。由此提示,急性胃粘膜出血的发生与门脉性肝硬变以及肝硬变的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肝硬变程度越重,手术后全身状况越差,肝功能损害就越明显,其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及急性胃粘膜出血的机会就越多。
杨其鹏吴伯文杨广顺吴孟超
关键词:肝脏手术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胃粘膜出血
腹腔镜胆囊切除结合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二期治疗胆道结石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 +内镜下胆总管取石二期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12例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病病人 (术前经MRCP或B超证实 ) ,在全麻下一期行LC术后 1w ,二期行ERCP +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以清除残余胆管结石。结果 :12例病人LC和EST均在 2w内顺利完成 ,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 10~ 15d出院。结论 :联合应用LC和EST +内镜下胆总管取石分期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切实可行 ,该法具有手术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刘扬宗明龚彪姚晓平吴孟超
关键词:胆道结石腹腔镜括约肌切开术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共1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