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输液
  • 7篇静脉
  • 5篇穿刺
  • 4篇静脉输液
  • 3篇小儿
  • 3篇静脉穿刺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小儿静脉
  • 2篇护理
  • 2篇按压
  • 2篇拔针
  • 2篇拔针后
  • 1篇调节器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理

机构

  • 13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广东医学院第...

作者

  • 13篇吴小燕
  • 4篇李春联
  • 3篇和强
  • 3篇杨美娣
  • 3篇李雪华
  • 2篇彭华仙
  • 2篇刘华琼
  • 2篇李春霞
  • 2篇陈东颖
  • 2篇陈劭华
  • 2篇李秀莲
  • 1篇肖生翠
  • 1篇胡小平
  • 1篇王义林
  • 1篇叶英
  • 1篇钟智
  • 1篇欧梅娇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行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 3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行为护理组 2 0 0例和对照组 180例。行为护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行为护理措施干预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分别于治疗 6个月后应用Morisky -Green测评表 (MG) ,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CPAT) ,并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血压正常控制率。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行为护理组CPAT佳的百分率为 77.5 % ,对照组CPAT佳的百分率为 5 5 % ,两者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行为护理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 70 % ,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 4 4 .4 % ,两者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行为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
李雪华吴小燕和强
关键词:行为护理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上下肢血压差值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测定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上下肢血压差值水平的变化 ,观察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 5 0例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右上下肢血压 ,计算左右上下肢血压差值 ,并与 4 2例健康者的左右上下肢血压差值进行对照。结果 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 ,其左右上下肢收缩压差值水平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左右上下肢舒张压差值水平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上下肢收缩压差值水平明显降低 ,监测其上下肢血压差值水平 ,能为临床判断病情、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生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
李雪华吴小燕和强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上肢下肢心血管疾病
不同加药环境对输液微粒影响的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加药对输液微粒数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A(100级净化台内)、B(10万级洁净房间)、C(治疗室清洁消毒后10min)、D(治疗室清洁消毒后240min)环境空气的微粒、细菌数,并在相应环境下进行输液加药,然后分别检测加药后输液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A为净化环境;B较一类洁净环境;C接近二类环境标准;D细菌数超出三类环境3.13倍;A、B加药后输液的微粒数符合药典要求,C加药输液的微粒数接近药典要求,D加药后输液的微粒数超出药典要求数倍(10pm以上超4.37倍,25μm以上超8.31倍)。结论A环境是最理想的加药环境,B环境是良好的加药环境;在没有净化条件的情况下,C环境可作为加药环境,D环境不可作为加药环境。
李春联李秀莲吴小燕钟智肖生翠
关键词:细菌数输液
逆向静脉穿刺法在肥胖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观察逆向静脉穿刺法在肥胖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3 60例静脉输液的肥胖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80例 ,两组均选择手背下 1/3区域的浅静脉进行穿刺。观察组应用逆向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 ,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向心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 ,分别观察两组穿刺局部液体外渗情况及第 1次穿刺成功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穿刺局部渗出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观察组第 1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对于肥胖小儿的静脉输液 ,选择手背下 1/3区域的浅静脉进行穿刺时 ,应用逆向静脉穿刺法 ,能减少局部渗出 ,提高第 1次穿刺成功率 ,减轻患儿的痛苦 ,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且操作简便 ,值得临床推广。
李雪华吴小燕和强
拔针后按压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拔针后按压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输液室连续两天输液的患者492人次,第1天输液完毕的拔针方法是:先按压后拔针(对照组);第2天输液完毕的拔针方法是:先拔针后按压(实验组)。分别观察两种拔针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先拔针后按压与先按压后拔针的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先拔针后按压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拔针后按压是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较好方法。
吴小燕李春联彭华仙
关键词:静脉拔针按压疼痛
两种记量法对实行护理工作量化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每日专人记量法和个人每天自行记量法,对实行护理工作量化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寻求一种记量简单、方便又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两种记量方法,先采用专人每天记量法;再采用个人每天自行记量法。结果 工作量的记量方法直接影响实行护理工作量化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结论 个人每天自行记量是实行护理工作量化提高工作效率的较好方法;护士间的工作量差额可以起相互督促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吴小燕杨美娣彭华仙王义林
关键词:护理工作量护士差额
改变输液操作程序对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改变静脉输液操作程序对不合作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对在本中心接受输液而且不合作的小儿150例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四肢的浅静脉输液,由专人操作。实验组:选择静脉后,先上夹板固定上下关节,再消毒皮肤,静脉穿刺固定头皮针后,再加强夹板固定。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即选择静脉后,消毒皮肤,穿刺成功后固定头皮针,然后用夹板固定。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 88,P<0.05),改变输液操作程序能明显提高不合作小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结论:改变输液操作程序.时采用四肢浅静脉输液的不合作小儿,可以控制关节扭动,避免或减少穿刺时或者固定时针头刺穿静脉致穿刺失败,从而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
陈劭华吴小燕陈东颖
关键词:静脉输液小儿
门诊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按压法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输液病人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方法,实验组采用止血贴按压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疼痛率及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疼痛、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止血贴按压法止血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叶英李春霞吴小燕
关键词:静脉输液按压方法
改变输液操作程序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陈劭华吴小燕陈东颖
关键词:儿童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
缓慢开关调节器对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输液室输液病人15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排气后缓慢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缓慢松开调节器。对照组在常规排气后快速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快速松开调节器。观察两组有无空气从终端滤器内进入静脉。[结果]实验组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几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吴小燕李秀莲李春联杨美娣
关键词:输液调节器终端滤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