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振溢

作品数:20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乙型
  • 11篇乙型脑炎
  • 11篇脑炎
  • 10篇流行性
  • 10篇流行性乙型脑...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4篇血清
  • 4篇乙脑
  • 4篇病毒
  • 3篇疫苗
  • 3篇抗体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性乙型脑...
  • 2篇螺旋体
  • 2篇螺旋体病
  • 2篇接种
  • 2篇减毒活疫苗
  • 2篇钩端螺旋体
  • 2篇钩端螺旋体病

机构

  • 19篇河南省卫生防...
  • 4篇华县卫生防疫...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淮阳县卫生防...

作者

  • 20篇吴振溢
  • 17篇张彦平
  • 12篇郭万申
  • 10篇余福勋
  • 9篇曾贵金
  • 6篇李林红
  • 5篇王文周
  • 5篇李林村
  • 4篇夏占国
  • 3篇胡卫峡
  • 2篇王建丽
  • 1篇郑贵明
  • 1篇杨家强
  • 1篇王宏磊
  • 1篇郝宗宇
  • 1篇孙俊秀
  • 1篇范军星
  • 1篇李书建
  • 1篇唐青
  • 1篇李林红

传媒

  • 7篇河南预防医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合胞病毒感染
1996年
用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合胞病毒感染余福勋,孙俊秀,郭万申,吕新华,曾贵金,李林村,吴振溢河南省卫生防疫站(450003河南郑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据报道,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有40%是由RS...
余福勋孙俊秀郭万申吕新华曾贵金李林村吴振溢
关键词: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单克隆抗体
199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5
1994年
199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分析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吴振溢,张彦平,郭万申,胡卫峡,余福勋,李瑞兰,何家龙(指导)199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出现了较大的流行,全省共报告病例9511例,发病率为11.12...
吴振溢张彦平郭万申胡卫峡余福勋李瑞兰何家龙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流行病学
河南省新疆出血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调查河南省新疆出血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不同地区牧羊人、一般农民、发热病人、既往EHF患者及家属的人血清标本及动物血清标本作横断面调查,采用基于昆虫细胞表达的CCHFV核蛋白建立的ELISA法对血清标本进行初筛,阳性及可疑阳性再用表达CCHFV核蛋白的HeLa细胞进行IFA试验加以确证。结果254份人血清及242份羊血清标本全部为阴性。结论调查表明河南省尚未发现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应进一步调查,加强监测,做好防范新疆出血热的准备,尤其预防新疆出血热的输入感染。
李林红张彦平吴振溢郝宗宇唐青陶晓霞西条政幸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输入病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清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各蛋白成分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而且可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乙脑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建立乙脑病毒免疫转印方法,应用免疫转印方法分析乙脑患者血清IgG、IgM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并比较免疫转印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脑IgM抗体差异。结果:应用免疫转印方法检查89例乙脑病人血清IgG、IgM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情况,发现绝大部分病人血清IgG抗体可识别E蛋白,部分病人尚可识别NS5,NS3,NS1蛋白。说明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从正常人群中筛选出了45例乙脑隐性感染者,分析隐性感染者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发现隐性感染者对NS5蛋白的反应机率明显低于显性感染者。而病人血清IgM抗体主要识别E,NS5蛋白。免疫转印法检测乙脑IgM抗体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P>0.5),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5%,阴性符合率为78.78%,总符合率为93.25%。结论:乙脑病毒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运用免疫转印法检测乙脑IgM抗体可早?
余福勋吴振溢曾贵金李林村李林红郭万申张彦平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肝炎抗体病毒蛋白
M-RBCRPHI和MacELISA两法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比较
1991年
用单克隆抗体的反向被动血凝抑制实验(M-RBC RPHI)及IgM捕捉酶联免疫吸附法(MacELISA)同时检测了127份经临床确诊的乙脑患者急性期血清。两种方法均可敏感地检测出乙脑患者第二病日血清中出现的特异性抗体,M-RBC RPHI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4.29%,MacELISA阳性率为50.00%(x^2=0.5 P>0.05);至第三病日,M-RBC RPHI法阳性检出率可达84.62%,MacELISA阳性率为73.08%(x^2=0.8 P>0.05),三病日内,M-RBC RPHI抗体滴度与MacELISA抗体滴度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0.616 P>0.01),三病日后,两者之间无相关关系存在。提示M-RBC RPHI法的早期阳性检出率与IgM抗体有关。实验表明M-RBC RPHI法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而且操作简便,快速易掌握,极宜在基层推广应用。
张彦平王建丽胡卫峡吴振溢曾贵金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人体接种反应及免疫持久性观察研究
1999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安全性,掌握其免疫效果及免疫持久性,本研究有代表性地抽取2岁以内婴幼儿359名,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和动脑减毒活疫苗。经现场观察证实,两种疫苗接种后,仅极个别出现轻度接种反应,无严重反应发生,因而两种疫苗均是安全的。采用前瞻性方法研究其免疫学效果发现,基础免疫后,两种疫苗所产生的血清抗体达60%左右,但仅能维持1年,第2年需加强免疫,之后,抗体阳性率迅速提高至90%以上,减毒活疫苗高于灭活疫苗,抗体平均滴度也大为提高。经过2~3年的间隔期减毒活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尚维持在80%和70%,而灭疫苗已下降在近50%和35%,提示减毒活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学效果、更少的接种次数和接种剂量,适宜于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观察结果,我们认为,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应基础免疫2针,间隔7~10天,第2年加强免疫1针之后,间隔1年最迟2年再加强1针。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1针,第2年加强1针,经4~5年后再加强注射。
郭万申李林村韩焕侠范军星王文周荆瑞芳张彦平吴振溢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河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同类型疫区监测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研究河南省不同类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区的人间疫情、宿主动物监测及影响因素 ,为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及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 1) 1990至 2 0 0 0年 ,河南省HFRS呈稳定下降趋势 ,其中姬鼠型疫区一直呈下降趋势 ,家鼠型有一定的周期波动 ,混合型走势较为平稳。( 2 )我省姬鼠型及家鼠型疫区分别在冬季和春季各有一发病高峰 ,而混合型疫区一年有春、冬两个季节高峰。 ( 3)家鼠型疫区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 5 8.0 7% ) ,黄胸鼠、小家鼠次之。野外以黑线姬鼠 ( 33.6 7% )和大仓鼠 ( 4 2 .5 % )为优势种。姬鼠型疫区居民区以褐家鼠 ( 4 6 .12 % )、小家鼠 ( 4 2 .92 % )为优势种 ;野外以黑线姬鼠占绝对优势 ( 83.0 4% ) ,大仓鼠为次要鼠种 ( 11.49% )。混合型疫区居民区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 73.8% ) ,黄胸鼠为次要鼠种 ( 17.83% ) ;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 ( 4 9.6 6 % ) ,大仓鼠次之 ( 36 .43% )。 ( 4 )家鼠型疫区居民区褐家鼠带病毒率较高 ,其次为黄胸鼠、小家鼠 ,野外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姬鼠型疫区居民区以黑线姬鼠带病毒率最高 ,褐家鼠及小家鼠次之 ,野外仅有黑线姬鼠带病毒。混合型疫区居民区带病毒鼠包括褐家鼠、黄胸鼠及小?
李林红吴振溢张彦平曾贵金余福勋任芳尚思远郑贵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血清学分型
河南省首次从蚊体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被引量:5
1994年
河南省首次从蚊体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余福勋,吴振溢,张彦平,李林村,曾贵金,夏占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病死率高。约1/3患者治愈后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河南省1989、1990、1991连续三年乙脑发病率在全国...
余福勋吴振溢张彦平李林村曾贵金夏占国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蚊体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识别被引量:16
1998年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各蛋白成分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所起的作用,给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该项研究。方法:建立乙脑病毒免疫转印方法,应用该法检查乙脑病人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情况,分析正常人群中筛选出的乙脑病毒隐性感染者血清IgG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并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经检测,绝大部分病人血清IgG可识别E蛋白,部分病人尚可识别NS5,NS3,NS1蛋白,而隐性感染者血清IgG对98kd(NS5)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显著低于乙脑患者。结论:研究结果显示,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IgG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隐性感染者对NS5蛋白的反应机率明显低于显性感染者,提示NS5蛋白在乙脑病毒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余福勋吴振溢曾贵金李林村李林红郭万申张彦平王文周杨家强高金城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IGG抗体
214例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例临床分析
2002年
目的 总结我省稻田型钩体病的临床表现 ,为钩体病确诊提供依据。方法 对有完整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并有血清学诊断结果的钩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类型主要为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大出血型 ,也有少量的脑膜脑炎型、肾型。流行菌群比较复杂 ,主要以黄疸出血群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乏力、腓肠肌痛、眼结膜充血 (无分泌物、无怕光感 )、咯血、表浅淋巴结肿大、肺部片状阴影等。易被误诊为感冒、肺炎、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等。后发症较少。青霉素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结论 鉴于目前我省稻田型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复杂 ,病情急、重。在疫区及潜在疫区对类似钩体病例应提高警惕 ,以免误诊 。
李林村张彦平李林红吴振溢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