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声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喷丸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材料
  • 1篇40CR钢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机械工业技术...

作者

  • 2篇吴玉声
  • 1篇何家文
  • 1篇蔡和平
  • 1篇马丽华
  • 1篇于永和
  • 1篇胡志忠

传媒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2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喷丸对扭转疲劳性能的影响
1990年
对扭转试样进行喷丸和预应变,经强化后试样的对称扭转疲劳极限比磨削态提高20~30%。 断口分析表明,在疲劳极限水平附近运转的扭转疲劳断裂是由正应力引起的,断口与轴线成45°。喷丸试样的硬度分布曲线表明,在表下一定深度存在软化区,而裂纹萌生的位置比软化区更深。 喷丸后扭转疲劳极限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残余压应力的作用。在喷丸前或后进行预应变均使疲劳极限下降。这和预应变时造成的损伤或在夹杂周围造成裂纹有关,它使疲劳寿命降低。
何家文马包天吴玉声于永和J.F.Flavenot
关键词:喷丸金属材料
扭转疲劳断裂机制图被引量:9
1990年
本文研究了40Cr钢不同回火态,不同应力水平下缺口扭转疲劳断裂的寿命、宏观断口类型和微观断裂机制。断口分析表明,在同一回火温度下,随着应力的升高,断裂类型由正应力断裂→纵向剪切断裂→横向剪切断裂转变;同一应力水平下,随着强度的增加,断裂类型由剪切型向正断型转变;正断型的断裂机制为:T→S+I→D+I,剪切型的断裂机制为:T→S′→D。根据本工作结果总结出扭转疲劳断裂机制图。
胡志忠吴玉声蔡和平马丽华
关键词:40CR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