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型对脑肿瘤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质量审查指标进行临床审查,分析证据临床转化中的障碍及促进因素,以推动证据临床应用。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5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93例脑肿瘤患者及神经外科病区、手术室神经外科专项组的33名护士作为基线审查对象。以复旦大学"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依据"6S"证据金字塔逐层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国际指南图书馆、美国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Medline、医脉通、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1年1月1日所有关于静脉血栓评估、预防、筛查、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指南及专家共识,汇总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进行临床审查;对比基线审查结果与证据间差距,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型为指导进行障碍及促进因素分析,并制订相应策略及促进方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条最佳证据,制订34条审查指标,基线审查发现仅4条指标依从率为100%,18条指标依从率为0,其余12条指标依从率为6.5%~97.8%。证据应用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基于证据的变革层面,证据可行性和易理解性有待增强;潜在实践者层面,实践者知识缺乏;实践环境层面,科室筛查诊断流程及健康教育材料缺失、人员培训及预防设备不足等。主要促进因素为证据层面来源可靠,潜在实践者层面管理者支持、护士态度积极、患者信任,环境层面科室有培训场地、设备及时间安排,国家政策、医院制度、科室领导支持等。结论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应科学、全面评估证据转化应用中的障碍与促进因素,并给予相应改进对策,促�
目的:遴选并获取国内外成人脑卒中后抑郁筛查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BMJ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指南协作网、NICE指南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网、欧洲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卒中协会、澳洲卒中基金会、加拿大心脏与卒中基金会、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网、JBI证据总结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INAHL数据库、PubMed、中国临床指南网、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成人脑卒中后抑郁的证据。包括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临床决策。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最佳实践2篇、指南5篇、证据总结6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证据包括脑卒中后抑郁筛查、评估、预防、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共47条。结论:与脑卒中后病人一起工作的卫生保健从业人员应该意识到脑卒中后抑郁的严重性,掌握正确的抑郁筛查和管理方法,降低病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