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冰冰

作品数:19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代谢
  • 6篇代谢综合
  • 6篇代谢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4篇动脉
  • 4篇细胞
  • 4篇超声
  • 3篇胆囊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超声诊断
  • 2篇大细胞
  • 2篇代谢综合征X
  • 2篇胆囊疾病
  • 2篇腰围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药药
  • 2篇脂肪
  • 2篇脂肪厚度
  • 2篇提取物

机构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东方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玛希隆大学

作者

  • 19篇周冰冰
  • 7篇翁小刚
  • 7篇李玉洁
  • 7篇王学梅
  • 7篇朱晓新
  • 7篇杨庆
  • 6篇郭琰
  • 6篇王娅杰
  • 6篇陈颖
  • 4篇张茜
  • 3篇顾雪竹
  • 2篇单忠艳
  • 2篇阚晓溪
  • 2篇仝燕
  • 2篇阮从潇
  • 2篇赖亚新
  • 2篇王浩宇
  • 2篇李琦
  • 1篇周淑媛
  • 1篇王鑫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基层中医药
  • 1篇中国传媒科技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文化产业
  • 1篇科技传播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患者腹内脂肪厚度与其他患病因素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MS)患者患病情况,分析腹内脂肪厚度与MS及其患病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 2015年5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沈阳市某居民区505例中老年人,其中男249例、女256例。根据2009年IDF AHA/NHLBI诊断标准诊断MS患者205例,其中男124例、女81例。检测MS患者各项指标,超声测量腹内脂肪厚度。结果男性MS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男性MS患者腰围、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女性,而HDL-C异常发生率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其他因素后,腹内脂肪厚度是男性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04,95%CI:1.014~1.676,P=0.039),而不是女性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7,95%CI:0.984~1.605,P=0.067)。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腹内脂肪厚度在男性MS患者中与年龄、腰围、2 h INS呈线性相关;而在女性MS患者中仅与腰围呈线性相关。结论男女MS患病率及MS诊断条件发生率均存在差异,腹内脂肪厚度是男性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腹内脂肪在男性发生MS的作用不能简单地被腰围因素所替代。
徐世燚王学梅张茜周冰冰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腹内脂肪
中医药科技期刊专题组稿策略与方法研究——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为例
2024年
对科技期刊专题文章进行分析,并总结专题的组稿策略与方法。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023年中药药理学栏目发表的20个专题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知网检索专题文章,同时检索专题涉及的课题组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相关单篇文章,对专题文章和单篇文章的篇均被引数和下载数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专题组稿是否会提升篇均被引数和下载数。研究发现,本刊20个专题文章的篇均被引数和下载数均高于该课题组此方药或模型单篇发表的文章。本研究在系统总结本刊专题组约经验基础上,持续跟踪和深入挖掘相关数据,形成专题的组稿策略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升本刊专题的组约能力,也为其他杂志相关组稿工作提供借鉴。
周冰冰孙丛丛王鑫仝燕
关键词:科技期刊组稿中药药理学
试论文化选择在期刊编辑中的价值作用和提升途径--以中医药期刊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中医药期刊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提高中医药期刊编辑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才可将期刊的传播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编辑活动与文化选择统一性将对编辑水平的提升产生决定性作用,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编辑文化选择能力的提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编辑务必要学会自我学习与成长,但是这一脑力劳动较为复杂,需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并积极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来完成,进而要求编辑对文化选择的认知要更加全面,并不断提升自我业务水平。基于此,将文化选择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其在提升中医药期刊编辑专业能力方面的具体途径,希望对中医药期刊编辑中的价值发挥有所帮助。
顾雪竹张丰丰周冰冰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创新脑力劳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小柴胡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和筛选。方法通过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收集小柴胡汤中药物化学成分及药物靶标信息。构建药物与疾病核心靶标网络,并对核心靶标进行生物过程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中药-成分-靶标-通路”多维网络,阐明小柴胡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收集小柴胡汤7种中药的166个成分,预测药物靶标291个;此外共收集2型糖尿病靶标176个。通过DAVID数据库对药物和疾病靶标进行分析,筛选前100靶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核心靶标主要富集于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节、TNF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过程。多维网络分析显示黄芩、人参、甘草等中药中山奈酚、槲皮素、人参皂苷rh2、千层纸素A通过作用于共有靶标TNF和IL6参与以上生物学过程。且这些成分ADMET吸收较好。结论小柴胡汤中山奈酚、槲皮素和千层纸素A等成分通过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蛋白质磷酸化、TNF等生物学过程改善2型糖尿病。
朱丽袁鑫许婧周冰冰贡磊磊
关键词:小柴胡汤2型糖尿病网络药理学
血管外膜肥大细胞激活介导的不稳定斑块模型建立及参莲片的干预被引量:4
2016年
观察参莲片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体外培养,以参莲片各剂量组(100、50、25和12.5 mg·L^(-1))和色甘酸钠(200μg·L^(-1))预处置2 h后加入P物质刺激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检测上清中组胺、类胰蛋白酶、IL-1β和NF-κB含量。采用apoE^(-/-)小鼠颈总动脉套管法合并高脂饮食诱导As斑块形成,在套管部位血管外膜处滴加P物质建立外膜肥大细胞活化介导的不稳定斑块模型,分设颈动脉套管假手术组(M1)、颈动脉套管+高脂饮食组(M2)、M2+套管部位滴加P物质(0.5μg/只)组(M3)、参莲片组(95、190和380 mg·kg^(-1)·d^(-1))、阿托伐他汀组(2.6 mg·kg^(-1)·d^(-1))和正常对照组(C)。实验结束后,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 9,MMP-9)和组胺(histamin)含量。取动脉组织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免疫荧光法染色肥大细胞CD117抗原表达。采用Bio-Rad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病变血管组织中8个炎症相关信号分子磷酸化。综合评价参莲片对不稳定斑块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参莲片可以稳定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细胞膜,减少其活化释放组胺、类胰蛋白酶(均P<0.05)及IL-1β和NF-κB(P<0.05或P<0.01)。apoE^(-/-)小鼠M3模型组血管外膜处肥大细胞增殖和脱颗粒显著增多,释放出的活性物质显著升高,诱发病灶处外膜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内膜下及斑块内出血(红细胞沉积),中膜平滑肌变薄,同时血清斑块炎性活化相关指标hs-CRP、MMP-9等显著增高,提示As斑块呈不稳定状态;参莲片可减少肥大细胞增殖和脱颗粒,降低hs-CRP、MMP-9和组胺含量(P<0.05或P<0.01),减少病灶处
李玉洁阮从潇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郭琰周冰冰刘思思姜晓慧朱晓新
关键词:斑块血管外膜肥大细胞P物质
超声测量肝前脂肪厚度对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肝前脂肪厚度对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对496例内分泌科随访的社区人群按代谢综合征相关各组分疾病分组,用超声测量肝前脂肪厚度、腹内脂肪厚度,分析肝前脂肪厚度、腹内脂肪厚度与腰围之间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肝前脂肪厚度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肝前脂肪厚度、腹内脂肪厚度均与腰围呈正相关(P<0.01);肝前脂肪厚度与腰围的相关系数大于腹内脂肪厚度与腰围的相关系数。男性肝前脂肪厚度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最佳临界值为1.30 cm,敏感度为0.70,特异度为0.81,ROC曲线下面积为0.82(P<0.01);女性肝前脂肪厚度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最佳临界值为1.27 cm,敏感度为0.88,特异度为0.74,ROC曲线下面积为0.87(P<0.01)。结论:超声测量肝前脂肪厚度可替代腰围,作为评价腹内脂肪堆积程度的准确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指标之一。
周冰冰王学梅张茜徐世燚王浩宇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超声检查
中老年人小肠系膜厚度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小肠系膜厚度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的沈阳市某社区中老年居民391例,其中MS组155例、非MS(NMS)组236例。采用超声检查测量两组局部小肠系膜厚度,分析小肠系膜厚度与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MS组、NMS组小肠系膜厚度分别为(3.51±0.94)、(2.84±0.83)cm,两组相比,P<0.01。调整血糖、血脂、血压、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小肠系膜厚度与MS有关(OR 1.68,95%CI 1.19~2.39,P<0.01)。调整年龄与性别因素后,无论MS组还是NMS组,小肠系膜厚度均与腰围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4、0.49,P均<0.01);MS组小肠系膜厚度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关系(r=0.19,P<0.05)。结论中老年人小肠系膜厚度与MS发病存在相关性,小肠系膜越厚,MS发病风险越高;小肠系膜厚度与MS患者的中心性肥胖程度和血压值呈正相关。
徐世燚王学梅张茜周冰冰单忠艳赖亚新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血压
参莲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参莲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干预作用。方法:提取原代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纯化后以5×106个/mL浓度接种于培养板中,加参莲提取物预处理2 h后,用C48/80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以及细胞裂解液中组胺(histamine),类胰蛋白酶(tryptase),以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计算活性物质释放率。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组胺释放率由32.36%升至61.71%(P<0.01),参莲提取物各剂量(100,50,25,12.5 mg.L-1)作用后,组胺释放率分别降至16.24%,26.25%,27.81%,31.50%(P<0.01);模型组较对照组类胰蛋白酶释放率由13.19%升至21.72%(P<0.01),参莲提取物各剂量(100,50,25,12.5 mg.L-1)作用后,类胰蛋白酶释放率分别降至8.60%,15.78%,8.80%,12.15%(100,25,12.5 mg.L-1组P<0.01,50 mg.L-1组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5-HT释放率没有明显变化,但参莲提取物100,50,25 mg.L-1组显著增加5-HT释放率(P<0.01,P<0.05)。结论:参莲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阮从潇李玉洁杨庆陈颖翁小刚王岚王迎寒周淑媛郭琰周冰冰朱晓新
关键词:肥大细胞组胺5-羟色胺类胰蛋白酶
SCL提取物ICJ通过调控乳腺肿瘤微环境中TGF-beta的活性平衡抑制乳腺癌转移的药效学鉴定和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的最大死因.TGF-beta是调控肿瘤转移的核心因子.其在肿瘤的疾病进展中同时发挥了促进和抑制的双向作用.抗肿瘤转移治疗急迫的临床需求和薄弱的药物支持这一矛盾,成为现今肿瘤治疗的最大障碍.为此,以...
李琦王娅杰李玉洁阚晓溪王笑民张甘霖杨庆陈熹翁小刚陈颖周冰冰郭琰刘栩岑朱晓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
2015年
患者男,58岁。20年前一次乘飞机途中,突发右上腹绞痛、全身无力、头晕,继而腹泻,20min后自行缓解。10年前因继发性右上腹绞痛、腹泻,无便血,无发热,行肠镜未发现异常。此次体检,行超声检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右侧可见无回声区,大小约2.16cm×1.47cm×2.22cm,内壁不光滑,壁厚约11.34cm,颈部宽约0.77cm,其内呈五彩镶嵌样血流,可测及双向动脉频谱.其下方肠系膜上动脉宽度约0.60cm,血流充填完整。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瘤。
周冰冰王学梅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瘤上腹绞痛全身无力超声检查乘飞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