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志初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政治
  • 4篇民主
  • 3篇政治思想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变革
  • 2篇清末
  • 2篇主义
  • 2篇近代化
  • 2篇财政
  • 2篇财政收入
  • 1篇党纲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新民主主义社...
  • 1篇战争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财力
  • 1篇政权
  • 1篇政权性质
  • 1篇政治环境

机构

  • 8篇江苏大学
  • 5篇镇江师范专科...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扬州教育学院

作者

  • 13篇周志初
  • 2篇吴善中
  • 1篇李琦
  • 1篇李琦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镇江师专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华东船舶工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述评
2001年
“开明专制论”是梁启超渐进改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开明专制” ,就是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为最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创造必要的条件。梁启超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艰巨复杂性的认识 ,是清醒而深刻的。然而 ,“开明专制论”又有浓厚的空想性和保守性。“开明专制论”虽未能给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但在思想理论上仍有值得后人深思之处。
周志初
关键词:民主政治开明专制政治思想政治体制
也谈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很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主要是西方侵略影响的结果。但西方的侵略又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处于战争和动荡之中,经济近代化的进程缺乏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巨额资金的外流又造成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严重短缺。因此,西方侵略又对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周志初李琦
关键词:经济近代化政治环境
孙中山与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比较被引量:3
2001年
清末中国的民族矛盾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二是国内的满汉矛盾。对这一复杂的课题 ,孙中山着重强调解决满汉矛盾的重要性 ,梁启超则强调帝国主义侵略的危险性。从国家民族理论的角度讲 ,梁启超的观点更具合理性 ,但从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来讲 。
周志初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矛盾民族主义思想政治思想社会变革政权性质
革命与改良:清末社会变革的艰难抉择被引量:6
2002年
清末中国社会面临革命与改良的艰难抉择。就革命而言,存在着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矛盾。然而改良之路也缺乏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在实践已初步证明改良之路行不通的背景下,民主革命无疑就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中国人民只能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救国之路。
周志初
关键词:清末社会变革
维新运动时期严复政治思想再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维新运动兴起之际,中国思想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理论也未真正突破这一框架的束缚。严复则在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了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弊端,强调自由与民主对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在理论上给"中体西用论"以致命一击。然而,严复在变革的实践上又未能突破"中体西用论"的框架。他思想中激进与保守、现实与空想的双重因素,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这实际上是由清末社会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周志初
关键词:激进保守自由民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异同——兼谈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被引量:5
2001年
周志初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
晚清田赋负担水平若干问题的考察被引量:3
2005年
晚清时期,政府统计的田赋收入由约0.3亿两渐增至0.5亿两,而实际征收的田赋估计要增加1倍。与此同时,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农业产值也有明显的增长,清末实际征收的田赋额尚不到农业产值的3%。从这一角度看,田赋负担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由于耕地占有不均,大量的农业剩余为封建地主所有。此外,由于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和人均农业产出的下降,晚清田赋实际负担水平较清代前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观点并不成立。
周志初李琦
关键词:晚清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财力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甲午战争前 ,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 80 0 0余万两。财政收支虽能大致保持平衡 ,但却远远不能适应近代化建设与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因为按实际购买力计算 ,这一数额仍停留在乾隆中期的水平。然就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商品经济水平及税率来估算 ,财政收入规模当在 3亿两以上。多方面的原因使清政府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有效集中利用财政资源的能力 ,这与同期的日本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从财政的角度看 ,甲午战争的结局也不是偶然的。
周志初吴善中
关键词:财政收入清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述评被引量:1
2001年
周志初
关键词:基本纲领党纲人民民主革命毛泽东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清末财政若干问题简论被引量:1
2002年
清末财政规模的扩张相当惊人。甲午战争之际 ,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仅为 80 0 0余万两 ,190 3年已增至 1亿余两 ,1910年前后更高达 3亿两左右。清末财政迅速扩张的原因较为复杂 ,既与赋税的加征有关 ,也与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清政府对财政的清理整顿有关。就清末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 ,与乾隆中期的情况并无明显的变化。因此 ,不能简单地把财政收入的增长与赋税加重的程度划上等号。但由于人均产值的下降和吏治日趋腐败等因素 。
周志初
关键词:财政收入清朝财政史清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