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频刺激PPN影响PD大鼠丘脑腹外侧核递质水平
- 2015年
- 目的探索低频电刺激脚桥核(PPN)对偏侧6-羟基多巴胺(6-OHDA)毁损帕金森病(PD)大鼠丘脑腹外侧核(VL)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27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损毁组A(n=8)、损毁组B(n=9)和损毁+电极组C(n=10)。动物行离体定向手术后,进行微透析取样,对样品用高效液相和液相质谱(LC-MS)连用的方法检测神经递质浓度。结果 6-OHDA损毁后,大鼠VL内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γ-GABA)水平显著升高,乙酰胆碱(Ach)轻微下降;低频刺激PPN期间,Glu浓度显著降低,ACh轻微升高,γ-GABA没有变化。结论低频电刺激PPN可再平衡PD大鼠VL内Glu及Ach浓度,该作用可能与其改善PD大鼠姿势不稳和步态困难的机制有关。
- 张旺明文朋黎敏肖虎周铭王强谢正元
- 关键词:帕金森病低频电刺激神经递质
- 一种股动脉止血器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动脉止血器械,该器械包括捆绑于病人肢体上的固定装置和施压止血装置,所述的施压止血装置设在固定装置上,所述的施压止血装置包括可充流体介质的弹性球囊、输送流体介质的管道、串联在所述管道上的第一开关元件和...
- 王军张旺明张平周铭段传志
- 文献传递
- 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对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对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传统药物治疗)和试验组(常规药物治疗+磷酸肌酸钠+曲美他嗪),两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心脏血清学指标、左心室结构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心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末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血清B型钠尿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丙二醛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血清学指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二者联用安全可靠。
- 张惠文周铭
- 关键词:急性心功能不全曲美他嗪磷酸肌酸钠心脏结构血清学指标
-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流变化和认知功能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或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血流变化、认知功能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102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以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与对照组(予以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各51例,对比脑血流变化[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神经电生理指标[P300潜伏期、P300波幅、(δ+θ)/(α+β)比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MTT、CVB、CBF、MMSE评分、CDR评分、P300潜伏期、P300振动、(δ+θ)/(α+β)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P300波幅、CVB、CBF高于对照组,而CDR评分、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MT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用于治疗VD,疗效较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
- 王映芬周铭王映娥
- 关键词:丁苯酞盐酸多奈哌齐血管性痴呆脑血流
- 术前锥体束受侵犯程度对胶质瘤患者术后替莫唑胺化疗疗效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术前锥体束受侵犯程度对胶质瘤患者术后替莫唑胺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92例)和验证集(46例),根据替莫唑胺化疗疗效,将训练集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65例)和化疗无效组(27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锥体束受侵犯程度对患者术后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模型推理预测;利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术前锥体束受侵犯程度对患者术后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术前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手术切除程度、瘤周水肿程度、神经功能障碍、术前锥体束受侵犯程度是术后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论术前锥体束受侵犯程度对胶质瘤患者术后替莫唑胺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影响。
- 张照华杨丽萍钟浩龙周铭
- 关键词:化疗疗效贝叶斯网络模型
- 低频电刺激脚桥被盖核对帕金森病大鼠步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脚桥被盖核(PPTg)对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步态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24);2组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实验组大鼠在此基础上将电极植入右侧PPTg。分别于立体定向术前1周、术后3周对2组大鼠行Catwalk步态及旷场实验并采集数据;术后4周.实验组行低频电刺激PPTg后再次采集行为学数据。结果Catwalk步态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2组大鼠术后的双爪耦合值(右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左前、右后→左后)均增加,术后速度变化百分比均增加,每秒步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刺激前比较,实验组大鼠低频电刺激PPTg后双爪耦合值均减少,速度变化百分比减少,每秒步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术后运动距离明显减少。实验组大鼠行低频电刺激PPTg后运动距离较刺激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PPTg可改善偏侧PD大鼠步态和运动能力,Catwalk步态实验及旷场实验可有效检测该刺激作用的效果。
- 杨勇张旺明郑伟新罗敏捷王军周铭文朋
-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帕金森病旷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