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
- 2002年
- 尝试通过改善高龄患者术前身体条件,提高手术耐受性,严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术后护理,采用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71~87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15例,取得满意疗效。表明对于高龄、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仍可创造条件进行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从而获得比单纯股骨头置换更好的疗效。
- 李公阎峰夏文强刘崇志郑大滨
- 关键词: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老年人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3~18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4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4.3%。结论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小、稳定性高、防旋转、防切出的优点。
- 段晓峰闫峰夏文强张辉革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Gamma-3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Gamma-3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Gamma-3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1%,未发生拉力螺钉切割出股骨头、患肢短缩、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Gamma-3髓内钉可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术后早期锻炼,创伤小,并发症少。
- 夏文强尹博罗振宇李公闫峰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温哥华术后骨折分型标准,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3例。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4例,良5例,中3例,差1例。其中1例不愈合,其余12例获骨性愈合。结论对此类骨折应根据近期影像资料进行周密的术前计划,结合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及骨储备情况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使用钢丝环扎、非骨水泥型长柄翻修联合应用异体皮质骨板及局部植骨是处理不同类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 罗震宇郭艾夏文强
- 关键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置换术
-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骨折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4月~2010年8月,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Y形钢板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骨折31例。结果随访1~2.5年,平均1.6年,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8例,良8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3.9%。结论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应用Y形钢板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粉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可靠等优越性,利于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 夏文强罗震宇尹博
-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骨折固定术内固定
- 甲状旁腺素联合雌二醇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联合雌二醇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雌二醇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首先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动物模型,然后分别进行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检测、骨形态结构变化观察。结果去势组腰椎和股骨BMD、股骨最大载荷和刚度及血清Ca、P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较去势组显著增高(P<0. 05)。去势组血清ALP、COL-I、OC、OPG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较去势组显著降低(P<0. 05)。去势组骨小梁少见,细小稀疏,小梁间断裂分离,排列疏松紊乱;而联合用药组骨组织结构较完整,骨小梁形态结构较规整,数量多,致密均匀,连续性好呈网状。结论甲状旁腺素联合雌二醇可调节维持骨质疏松性骨代谢,增加骨密度,改善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组织病理形态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具有骨保护作用。
- 徐伟军王明新夏文强
-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雌二醇骨质疏松性骨代谢
- 植骨融合不良对胸腰椎骨手术治疗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分析植骨融合不良的原因及对内固定的影响。方法 通过X线对比及临床表现 ,分析植骨融合不良的原因及对内固定的影响。结果 60例中随访 1~ 3 .5年 ,发现 5例植骨融合不良导致的内固定松动、折断。结论 植骨融合不良是内固定松动、折断的主要原因。
- 阎峰夏文强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术骨折固定术
- 骨水泥联合人工合成骨用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23例被引量:6
- 2012年
-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骨量的丢失松质骨先于密质骨,脊椎骨量丢失快于周围骨骼。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术技术,可迅速止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旧。。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利用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罗震宇夏文强尹博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骨量丢失
- 单侧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应用
- 2000年
- 刘崇志闫峰李公夏文强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单侧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2023年
- 研究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发生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因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住院行PKP的患者400例,依据术后是否出现新的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史、骨折节段、骨密度和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分析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出现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出现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患者98例(14.1%),合计发生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124例次,累及361个椎体,分布范围T4~L5椎体。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OR=0.32,P=0.002),对于出院后发生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有保护作用。DEXA-T值(P=0.004)和补钙补维生素D(P=0.011)虽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回归分析中对新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9,P=0.377;OR=0.90,P=0.788)。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降低Cobb角角度,恢复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千建荣李公张文远安志军夏文强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