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虎卿

作品数:346 被引量:1,566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6篇期刊文章
  • 60篇会议论文
  • 3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9篇化学工程
  • 88篇理学
  • 2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矿业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4篇催化
  • 52篇吸附剂
  • 48篇催化剂
  • 37篇变压吸附
  • 32篇甲醇
  • 31篇制冷
  • 30篇分子
  • 27篇一氧化碳
  • 27篇分子筛
  • 26篇羰基
  • 24篇活性炭
  • 23篇CO
  • 22篇吸附制冷
  • 21篇羰基化
  • 20篇乙烯
  • 19篇乙烷
  • 19篇甲酯
  • 18篇碳酸
  • 18篇吸附法
  • 16篇动力学

机构

  • 265篇南京工业大学
  • 50篇南京化工大学
  • 21篇南京化工学院
  • 15篇中国石化扬子...
  • 11篇淮阴工学院
  • 11篇南通职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江苏省环境科...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建筑科...
  • 1篇连云港职业技...
  • 1篇南通纺织职业...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苏石油勘探...
  • 1篇江苏新亚化工...

作者

  • 342篇姚虎卿
  • 110篇刘晓勤
  • 102篇马正飞
  • 76篇崔群
  • 33篇刘定华
  • 30篇梅华
  • 27篇陈海军
  • 25篇管国锋
  • 24篇王海燕
  • 21篇居沈贵
  • 15篇金叶玲
  • 14篇时钧
  • 13篇刘志军
  • 12篇刘金红
  • 12篇朱志敏
  • 12篇杜旭东
  • 12篇杨洋
  • 11篇秦娟
  • 11篇石磊
  • 10篇刘宗健

传媒

  • 3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5篇天然气化工—...
  • 21篇南京化工大学...
  • 20篇高校化学工程...
  • 12篇石油化工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第二届全国化...
  • 8篇现代化工
  • 7篇工业催化
  • 7篇化学反应工程...
  • 6篇计算机与应用...
  • 6篇化工进展
  • 6篇南京化工学院...
  • 5篇第三届全国化...
  • 4篇化工时刊
  • 4篇化工学报
  • 3篇非金属矿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Journa...
  • 3篇第一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20篇2008
  • 21篇2007
  • 49篇2006
  • 46篇2005
  • 37篇2004
  • 33篇2003
  • 28篇2002
  • 15篇2001
  • 15篇2000
  • 3篇1999
  • 10篇1998
  • 7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3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压吸附法回收环氧乙烷生产排放气中的乙烯被引量:1
2006年
针对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中含乙烯尾气排放造成乙烯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采用变压吸附回收尾气中乙烯的方法。实验中测定了排放气中各种气体组分在普通活性炭和自制载铜吸附剂(NJ)上的吸附平衡;分别考察了气体组分C2H6、CO2、Ar、CH4、O2对NJ变压吸附混合气中乙烯的影响。实验中还测定了NJ用于工厂实际排放气体中变压吸附乙烯的性能,并初步考察了解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除氧气有一定影响外,NJ吸附剂具有稳定的变压吸附特性,能达到环氧乙烷排放气中乙烯回收要求,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刘晓勤戴岳姚虎卿
关键词:吸附剂变压吸附环氧乙烷乙烯
分子筛脱蜡工业过程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正>工业化的直链烷基苯生产工艺一般采用UOP公司的专利技术,其中分子筛脱蜡工段使用 Molex法。该法用吸附剂将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芳烃通过模拟移动床技术进行分离。本文针对南京烷基苯厂分子筛脱蜡装置的工业过程,用模拟计...
余浩李娟马正飞姚虎卿
关键词:脱蜡分子筛模拟移动床
文献传递
添加稀土氯化物对甲醇低压气相羰基化制备醋酸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将适量稀土添加到镍基催化剂中,并用BET、XRD和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Ni La AC系列催化剂用于甲醇低压气相羰基化的结果表明,稀土(主要成分为LaCl3)对羰基化反应的诱导期、甲醇转化率和羰基化产物的收率产生了有利的影响,Ni(5%) La(3 8%) AC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比单金属负载Ni AC催化剂在相同条件下,转化率提高了11 52%,羰基化主产物总收率提高了12 16%。
马正飞石磊姚虎卿
关键词:甲醇催化活性醋酸甲醇稀土氯化物
活性炭吸附二苯并噻吩过程中酚羟基作用的分子模拟和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酚羟基与二苯并噻吩的作用机理,根据"分子内原子理论"计算酚羟基与二苯并噻吩络合吸附体系的电荷密度及其拉普拉斯值,用"自然键轨道理论"计算酚羟基与二苯并噻吩之间的电荷转移,结果表明:酚羟基的反键轨道σ*O33-H34与二苯并噻吩的π体系πC1=C2存在交互作用(C1=C2σ*O33-H34);二苯并噻吩的π电子体系中约有5.29×10 22C的电荷转移至酚羟基(O-H)的反键轨道σ*O33-H34,H34与C1=C2之间形成了O-H...π芳香氢键,其结合能为7.97 kJ mol 1。实验测定了不同酚羟基含量的活性炭对二苯并噻吩的平衡吸附量,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二苯并噻吩吸附量随着表面酚羟基含量增加而增强,当活性炭表面酚羟基含量从0.14 mmol g 1AC增加到0.38mmol g 1AC时,活性炭对DBT吸附量从9.3 mg S g 1AC增加到14.1 mg S g 1AC,提高了52%。这与分子模拟计算及分析结论一致,提高活性炭表面酚羟基含量,使得活性炭与二苯并噻吩有更多机会形成芳香氢键,利于提高活性炭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
高宇卞杨燕崔群王海燕姚虎卿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二苯并噻吩氢键吸附量
改性骨架镍催化邻硝基氯苯加氢制备2,2'-二氯氢化偶氮苯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对骨架镍催化剂添加第三金属M(Mo,Ti,Cr)制备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并采用间歇加压釜式反应器对改性骨架镍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考察了不同添加金属、反应压力、温度、碱量、催化剂循环套用次数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加氢法制备2,2'-二氯氢化偶氮苯的影响。实验得到优惠的反应条件为:使用Mo-Ni-Al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反应温度350K,反应压力0.8MPa,30%的氢氧化钠溶液40mL。邻氯硝基苯的转化率达99.5%,2,2'-二氯氢化偶氮苯的收率可达90.5%。同时催化剂循环套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结果表明,改性骨架镍催化剂较之普通骨架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王欢梅华姚虎卿
关键词:改性骨架镍催化加氢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热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推导出由一条吸附等温线和同一吸附质的汽化潜热,计算吸附热的简化模型。对水和乙醇在自制复合吸附剂、13X分子筛、硅胶和活性炭上的吸附热进行了计算;对吸附热与吸附量的关系进行了关联,给出了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吸附量条件下,水在复合吸附剂上的积分吸附热比在13X分子筛上低11%~17%;乙醇在复合吸附剂上的积分吸附热较在活性炭上低23%~27%。该研究为吸附制冷系统结构设计提供了计算吸附热的简便算法。
崔群陈海军姚虎卿
关键词:吸附制冷复合吸附剂吸附热
应力引发官能化EPDM/HDPE及其对PA66/EPDM/HDPE共混物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1年
通过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方法,研究了熔融挤出过程中高剪切应力对马来酸酐(MAH)官能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接枝率、熔体流动速率及凝胶含量的影响.随着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增加,强烈的机械剪切应力引发EPDM/HDPE共混物大分子链的断链反应形成大分子自由基,从而引发接枝反应制得具有较高接枝率、较好熔体流动速率和较低凝胶含量的官能化产物(EPDM/HDPE)-g-MAH.并将(EPDM/HDPE)-g-MAH与PA66进行共混,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相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EPDM/HDPE)-g-MAH的加入大大改善了PA66/EPDM/HDPE体系的相容性,且随其含量的增加,分散相的粒径明显降低.共混物的韧性及延展性大大提高,而其拉伸及弯曲性能基本保持良好,共混物的成本也有所下降.
张玲张云灿姚虎卿
氯化银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层分散行为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自发单层分散的原理制备负载氯化银的活性炭(AC),讨论氯化银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分散情况,并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的方法,研究了活性炭表面AgCl活性组分的单层分散行为.结果表明:在低AgCl负载量时,AgCl可在活性炭载体表面达到单层分散,XRD测得其单层分散阈值为每克活性炭0.144 g AgCl.静态定容法测得当AgCl的负载量为每克AC0.133 gAgCl时,样品的CO的吸附容量最大.AgCl主要以银端垂直附着在活性炭表面的顶位和桥位上,作用能在46.26~47.64 kJ/mol之间.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原子簇模型模拟计算得到其单层分散阈值为每克活性炭0.148 gAgCl,与XRD测得的结果一致.结合X衍射相定量法和密度泛函理论,同样可研究其他相似的活性组分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层分散情况,为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究制备提供方法的指导.
黄丽娜马正飞刘晓勤姚虎卿
关键词:氯化银活性炭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制备被引量:9
2002年
用静态法测定主要吸附材料和自制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用TG DTA法对主要吸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自制吸附剂对水的脱附峰端温度进行分析。对吸附剂原料复合比例、焙烧温度和扩孔剂种类等制备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制复合吸附剂比单一吸附材料对水有着更大的吸附能力;DTA分析的脱水的峰端温度明显低于单一吸附材料;采用较高的焙烧温度和分段焙烧方法,可明显改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及强度;对于用不同的吸附材料复合的吸附剂,需加入不同的扩孔剂,方可增加孔容和孔径,改善其吸附性能;自制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显著高于13x和硅胶等传统吸附剂。其中,M1 9906和M1 9907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大约是13x和硅胶的2~3倍。
崔群陈海军姚虎卿
关键词:吸附制冷复合吸附剂热分析制冷工质
Ni/AC催化剂的分散阈值及阈值效应被引量:15
2006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的镍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TG)手段分别考察了前驱体及浸渍液溶剂对活性组分Ni在载体上分散度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以水为浸渍液溶剂制得的催化剂,经550℃焙烧后,前驱体为Ni(NO3)2时,Ni的分散阈值为0.065g/g,而前驱体为NiAc2时,Ni的分散阈值为0.058g/g.对于前驱体为Ni(NO3)2的催化剂,若浸渍液溶剂用甲醇,Ni的分散阈值则为0.082g/g,比水作溶剂时的阈值大.说明前驱体镍盐中的阴离子和浸渍液溶剂均对活性物种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影响,从而导致镍的分散容量有差异.TG的阈值分析结果略小于XRD的测试值.活性评价结果显示,负载Ni催化剂在甲醇气相羰基合成醋酸反应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阈值效应.
刘金红张倩姚虎卿
关键词:前驱体负载型催化剂阈值羰基合成醋酸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