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炎鹏

作品数:17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城市
  • 2篇地缘
  • 2篇地缘经济
  • 2篇区位
  • 2篇区域经济
  • 2篇经济增长
  • 2篇创意城市
  • 1篇道国
  • 1篇地理
  • 1篇地理集聚
  • 1篇地理学
  • 1篇东道国
  • 1篇动力机制
  • 1篇都市
  • 1篇信贷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群体
  • 1篇研究脉络
  • 1篇宜居
  • 1篇宜居城市

机构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宁波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利兹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深圳市城市规...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作者

  • 16篇姜炎鹏
  • 9篇马仁锋
  • 3篇苗俊哲
  • 3篇沈玉芳
  • 2篇武力超
  • 1篇李佳洺
  • 1篇梁贤军
  • 1篇孙东琪
  • 1篇杨帆
  • 1篇谷人旭
  • 1篇贾利娜
  • 1篇陈德宁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金融论坛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北方经济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网络财富
  • 1篇2011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城市与区域发展视角的中国创意产业研究:进展与问题
马仁锋沈玉芳姜炎鹏
河北省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选取河北省11个市的人均GDP指标,通过计算其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最小值系数、基尼系数,对河北省1995—2005年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区域之问的经济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趋于不平衡,最后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苗俊哲姜炎鹏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差异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是否偏好全球城市?:基于东道国异质性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近几十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实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区位选择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基于Probit模型,采用2004~2019年中国企业发起的2122件跨国并购数据,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与全球城市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异质性对企业全球城市的选择有积极的影响,而且随着东道国贸易开放度、市场规模、产业结构的提升,这种影响会更加显著。异质性的分组结果表明,企业所属行业的技术密集度、并购金额、企业估值、采取私募或风投方式进行融资对企业选择全球城市作为投资目的地有正向影响,相反,并购时采取完全控股方式则会削弱这种正向影响。文章认为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城市的独特属性所引起的,因为其具有的特性包括国际化的环境、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与其他地区的高连接度、世界经济组织高度集中的控制点等,这使得企业可以更容易地收集到与东道国相关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异质性而产生的外来者劣势。文章的研究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武力超杨帆姜炎鹏肖成琳
关键词:跨国并购区位选择
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生长与创意城市构建被引量:15
2012年
创意产业兴起于大都市,并重组大都市产业空间、文化与社会空间;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创意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产业区的空间效应及其空间运动,直接重组后工业大都市空间结构。研究发现"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形成与演化—大都市空间重构—创意都市建设"不仅是创意城市建设的实践范式,而且破解了"创意城市"假说,使其从空想走向大都市行动计划,从而有效推动21世纪中国创意城市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
马仁锋沈玉芳姜炎鹏
关键词:大都市创意产业区
中国百强县1991—2019年分布格局及影响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综合运用空间分析与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利用1991—1994和2000—2019年中国百强县榜单数据及中国百强县分阶段面板数据,研究中国百强县进退时空格局及其产业结构升级类型,进而回归检验百强县进入/退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百强县1991—2019年分布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特征。在入围频次、数量及经济规模等方面,东部地区百强县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2)中国百强县空间演变呈现明显的趋海和趋城市群集聚特征,2010年前百强县向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集中,2010—2014年略微向中西部迁移,2015—2019年分布无明显变化,且呈现东部集聚,中部、东北、西部等地区零散分布的稳定格局。(3)百强县入围趋势类型分为稳定型、成长型和衰退型三类,稳定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成长型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衰退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及西部。(4)百强县经济重心在1991—1994年变化最为剧烈,期间向南迁移340 km,移动速度为113.6 km/年,由日照市东港区迁至南京市浦口区,而后每阶段迁移速度保持在20~30 km/年。(5)经济规模和地理集聚对百强县进退有长期的、显著的积极影响,人口城镇化自2010年始对百强县进退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工业化和服务业则没有此类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地理集聚和城镇化进程有效促进了中国县域发展,而经济发达县域(如百强县)未必总由工业或服务业驱动。
姜炎鹏李静宜马仁锋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经济增长地理集聚
全球城市的研究脉络、理论论争与前沿领域被引量:11
2021年
全球城市是控制和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型城市。系统梳理中外全球城市研究热点、理论争论及研究领域演化,比较东西方全球城市研究视角提出新国际形势下全球城市研究前沿及其可能范式。研究发现:(1)全球城市被分为超全球城市、新兴全球城市及全球城市国家三类,重点探讨了全球城市的起源与概念、成长机理与类型划分、规模—网络—等级和专业化分工等;(2)中国学界从引介世界城市概念及其识别指标、形成机制等领域逐渐转向全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比较与评价、培育策略等。(3)新全球化形势下全球城市研究应关注尺度(政治)与全球城市构建、动力、制度与培育实践导向三层次展望提出世界形势变革背景下全球城市研究重点。
姜炎鹏陈囿桦马仁锋
关键词:世界城市
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演化与态势评估被引量:7
2022年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区域地缘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南海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南海周边已成为全球重要战略区域和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地缘问题区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修正引力模型等方法,从贸易、投资、旅游等视角切入探究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区域的地缘经济联系演变及态势。结果表明:①2005—2019年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区域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但贸易合作的非均衡化现象较为突出,域内出口贸易网络呈现以中国为核心,老挝、文莱和柬埔寨为边缘地带的相对稳定网络结构特征。②域外国家对南海周边区域的投资规模显著提升但投资规模的两极化差异态势较为明显,投资区位呈现由高度集中向渐进式扩散转变态势。③域外国家入境旅游流持续增长,旅游网络由中国为单一核心演变为中国和泰国为双核心的网络结构,旅游目的地日趋多元化。④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区域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有所降低,但与东盟9国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整体上升;虽然以美日为代表的域外国家逐渐减弱与中国的地缘经济联系,但地缘经济联系网络整体仍然呈现以中国为核心,以泰国和新加坡为次核心的网络结构。
王鑫静姜炎鹏马仁锋
关键词:地缘经济
欧盟跨边界合作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的启示被引量:4
2022年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是21世纪区域合作的核心动因,跨边界合作议题备受学界关注。欧盟在区域一体化实践方面有丰硕的理论与实证成果,其发展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提供了指引,二者均涉及到跨制度、边界的协作和权力的尺度重组。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系统分析了1993—2020年欧盟跨边界合作研究动向。结果发现:1)欧盟跨边界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边界区域互动、跨边界合作模式、跨边界合作领域、跨边界合作障碍等方面;2)欧盟跨边界合作的发展得益于国家之间政治上的互动互信、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协调和合作范围的扩大与深入,然而在双边差异、跨边界可达性、移民和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3)欧盟跨边界合作的实践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增强价值与文化认同,创设特殊制度安排,构建多尺度合作空间与多维度治理体系是实现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核心支撑。
陈德宁吴康敏吴家瑜马仁锋姜炎鹏
关键词:欧盟
长江三角洲城市创新梯度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创新梯度是综合评价区域创新竞争力及差异的核心指标。构建区域创新梯度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区域创新梯度系数进行测度和空间关联分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比较创新人才投入、比较创新资金投入和创新效率梯度,且比较创新人才梯度差异更明显;(2)同时存在明显的城市创新梯度,且苏州占据长三角创新梯度的高地,上海以及江、浙两省的绝大部分城市创新梯度均较高。(3)长三角创新梯度较高/低的城市在空间上整体趋于集聚,且创新梯度整体具有空间正相关性。需要借助相应的创新指标和创新溢出性破解各地区的创新困境,明确区域创新增长极,加强地区间协同创新。
王腾飞谷人旭姜炎鹏马仁锋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安徽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战略选择被引量:5
2008年
文章将马芜铜作为安徽发展的唯一的核心。它连接合肥,与各个经济区相互协调,有利于打造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使各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时,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要重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动发展,通过非均衡协调合作发展促进安徽的崛起。
姜炎鹏沈玉芳贾利娜苗俊哲
关键词:区域经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