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珩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3篇负极
  • 3篇
  • 2篇电池负极
  • 2篇自支撑
  • 2篇锂离子电池负...
  • 2篇
  • 1篇动力学
  • 1篇多胺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原位形成
  • 1篇前驱体
  • 1篇前驱体制备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姜珩
  • 3篇叶红齐
  • 2篇韩凯
  • 2篇桂珊
  • 1篇谢莹
  • 1篇刘贡钢
  • 1篇周雄
  • 1篇戴燕妮
  • 1篇杜瑜敏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型多胺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对Ni(Ⅱ)的吸附特性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提高壳聚糖(CS)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对表面含有氨基乙酸基团的新型多胺羧甲基壳聚糖(CTGCS)进行了合成研究。其合成过程为:以CS为原料,通过戊二醛交联得到壳聚糖树脂(GCS),再经四乙烯五胺改性,得到多胺壳聚糖树脂(TGCS),最后采用一氯乙酸进行修饰,得到了目标产物(CTGCS)。通过对CS、GCS、TGCS和CTGCS进行红外光谱和XPS分析,对合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吸附结果表明,CTGCS对Ni2+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模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平衡吸附量为533.8 mg·g-1,比TGCS的吸附量增加了1.5倍。
桂珊刘贡钢姜珩戴燕妮叶红齐
关键词:壳聚糖NI2+吸附动力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在用酸或碱刻蚀金属‑硅合金粉末合成纳米硅过程中添加碳材料,使纳米硅颗粒直接析出生长在碳材料表面一步原位形成硅/碳复合材料,并...
韩凯谢莹姜珩周雄叶红齐
文献传递
可自支撑柔性硅/石墨烯复合薄膜负极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本文通过酸蚀铝硅合金粉制备硅纳米颗粒,并与石墨烯复合制备可自支撑柔性硅/石墨烯复合薄膜负极。利用XRD、SEM、TEM、XPS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过程产物及复合薄膜的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所制备复合薄膜具有类三明治结构,硅...
姜珩周雄叶红齐韩凯刘咏
关键词:自支撑锂离子电池负极
文献传递
氧化石墨烯在二水磷酸铁复合前驱体制备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以Fe(NO3)3·9H2O、NaH2PO4·2H2O、H3PO4为原料,添加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石墨烯/二水磷酸铁复合前驱体(Graphene/FePO4·2H2O),以期用于制备石墨烯/LiFePO4复合正极材料.结果发现,GO的添加可使FePO4·2H2O前驱体形貌由团聚的絮状转变为分散的类球状;对类球状粉体过滤浓缩后,再进行原料的滴加操作,使类球状粉体二次生长,产物为规则的球状粉体,且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D50=4.220μm,振实密度达1.31 g/m3.粉体的XRD、FT-IR及Raman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制备中添加的GO在反应过程中已基本还原为石墨烯,这对于高密度球状石墨烯/磷酸铁复合前驱体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杜瑜敏叶红齐韩凯桂珊姜珩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前驱体均相沉淀法
可自支撑柔性硅/石墨烯复合薄膜负极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本文通过酸蚀铝硅合金粉制备硅纳米颗粒,并与石墨烯复合制备可自支撑柔性硅/石墨烯复合薄膜负极。 利用XRD、SEM、TEM、XPS等多种表征于段对制备过程产物及复合薄膜的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
姜珩周雄叶红齐韩凯刘咏
关键词:自支撑锂离子电池负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