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玉英

作品数:28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病毒
  • 8篇肝炎
  • 8篇肝炎病毒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启动子
  • 4篇细胞
  • 4篇表面抗原
  • 3篇痘苗
  • 3篇痘苗病毒
  • 3篇乙肝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乙肝表面抗原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疫苗
  • 2篇受体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模型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生物化学研究...

作者

  • 16篇孔玉英
  • 15篇汪垣
  • 7篇李光地
  • 3篇谢幼华
  • 2篇黄扬中
  • 2篇祁国荣
  • 2篇周青
  • 2篇李嵋
  • 2篇蔡彦宁
  • 2篇高大明
  • 2篇刘晶
  • 2篇惠静毅
  • 2篇陆长德
  • 1篇闻玉梅
  • 1篇吴雪
  • 1篇杨莉
  • 1篇尤忠胜
  • 1篇张祖传
  • 1篇杨英珍
  • 1篇王宇

传媒

  • 3篇中国科学(C...
  • 3篇科学通报
  • 2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第七次全国基...
  • 1篇第五届海内外...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1F与HNF1协同调控HBV增强子Ⅱ的功能被引量:3
2000年
人 B1结合因子(human B1 binding factor, hB1F)是本实验室克隆到的一个新的转录因子,它能够结合于HBV增强子Ⅱ(EN Ⅱ)的B1区并反式激活其功能.对hB1F和其他反式激活EN Ⅱ的肝细胞核因子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acetyltransferase, CAT)报告基因分析发现, hB1F与 HNF3β, HNF4间在激活 EN Ⅱ的功能上仅存在简单的加和性,而hB1F和HNF1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却能够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利用GSTpull-down实验在体外证明了这两种因子间存在特异的直接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hB1F与HNF1协同地调控HBV增强子Ⅱ的功能.
蔡彦宁李嵋周青孔玉英汪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1F
带有preS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的DNA免疫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构建了 3种融合了preS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 (HBsAg)的表达质粒 .在COS M6细胞中暂时表达的结果显示 ,在CMV启动子转录调控下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有效地分泌至细胞外 ,并且同时具有HBsAg ,preS1和 preS2抗原性 .带有 preS抗原决定簇顺序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后 ,能诱发小鼠产生抗S抗体 ,抗体滴度高于仅带有S基因的表达质粒 .带有 preS1抗原决定簇顺序的质粒还可以使小鼠产生较高滴度的 preS1抗体 ,而且preS1抗体的出现早于S抗体 .
惠静毅李光地孔玉英汪垣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DNA免疫抗体
一种调控小鼠孤儿核受体的启动子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调控小鼠基因mLRH-1(mouse liver receptor homolog 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高表达的启动子P2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用途。此启动子在作为早期发育体外模型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活...
谢幼华汪垣高大明孔玉英
文献传递
带肝细胞受体结合区的HBV表面抗原蛋白性质的研究——preS区有不同缺失的表面抗原蛋白性质的比较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构建了四对preS区有缺失突变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对这些突变体及我们以前构建的缺失突变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和产物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reS区的部分缺失并不影响羧端S区的基本结构和氨端preS区的表面分布性。当缺失preS1区滞留顺序(a.a.2—19)后,preS区对S区带主要抗原决定簇的区域的掩蔽明显减弱。我们发现过长的preS区严重影响表面抗原蛋白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分泌,除已知的滞留顺序外,preS1的另一区域(a.a.48—65)可能也有阻滞表面抗原蛋白分泌的作用,而preS2区对LS蛋白分泌的阻滞不起主要作用。preS1的肝细胞受体结合区(a.a.21—47)和S区直接融合所得蛋白性质稳定,分泌良好,有很强的抗preS1抗原性,是值得发展为新型疫苗的带preS1肝细胞受体结合区的表面抗原蛋白。
徐可立俞贤明孔玉英汪垣李载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蛋白表面抗原
肝细胞核因子hB1F与HNF1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及功能上的协同
HNF1,HNF3β,HNF4及hB1F(human B1 binding factor)均是重要的肝细胞核因子(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在肝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肝脏的分化发育中发挥着极为重...
蔡彦宁周青李嵋谢幼华孔玉英汪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1F肝细胞核因子
文献传递
一种调控小鼠孤儿核受体的启动子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调控小鼠基因mLRH-1(mouse liver receptor homolog 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高表达的启动子P2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用途。此启动子在作为早期发育体外模型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活...
谢幼华汪垣高大明孔玉英
文献传递
柯萨奇B3病毒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表达
1999年
将编码柯萨奇B3 病毒(CVB3) 衣壳蛋白VP1 和VP2 的基因,分别克隆到具有7.5k 启动子的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GJP5 上;将CVB3 衣壳蛋白全基因克隆到具有T7 启动子的痘苗表达载体pTM1 上,并筛选到相应的重组痘苗病毒VVP1 、VVP2 和VVP/4/2/3/1 。VVP1 和VVP2 稳定表达产物为CVB3 衣壳蛋白VP1 和VP2 ,而VVP/4/2/3/1 的产物VP4/2/3/1 为一无分泌性的多聚蛋白,且这三种表达产物均属无分泌性蛋白。为了表达成熟的CVB3 衣壳蛋白,将去除5′端非编码区的CVB3 全基因克隆到具有T7 启动子的痘苗表达载体pTM1 上,利用重组痘苗病毒VT7 所提供的T7RNA 聚合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了暂时表达研究。Western blot 分析提示,VP1、VP2 和VP3 蛋白得到成熟表达,且发现表达产物具有分泌性。本研究将为今后研究CVB免疫性打下基础。
彭天庆杨英珍李光地孔玉英
关键词:衣壳蛋白重组痘苗病毒CVB3免疫性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及其上游顺序对其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20
1997年
构建了线性化的、从基本核心启动子(Cp)开始并有不同长度Cp上游顺序的、含完整转录单元的HBV基因组克隆,以研究Cp及其上游顺序对HBV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对HBV子代DNA复制的影响。发现从基本核心启动子Cp开始的HBV转录单元能够有效地起始3.5kbmR-NA转录。Cp上游ENI顺序对子代DNA复制有极强的刺激作用,而ENⅡ更上游顺序对ENⅡ的刺激作用又有所抑制,证明Cp的转录受其上游顺序的正负双重调控。另外,Cp上游还存在与HBV基因表达的细胞专一性有关的调控顺序。
傅磊吴雪孔玉英汪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
能在大肠杆菌中全长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E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李光地刘晶汪垣朱立新孔玉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在大肠杆菌中全长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E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该全长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E2具有E2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用来免疫动物可产生抗E2的抗体,为研究完整的HCV E2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关键词: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大肠杆菌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的研究
成萍尤忠胜孔玉英汪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