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文佶

作品数:41 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20篇基因
  • 11篇树突
  • 11篇树突状
  • 11篇树突状细胞
  • 10篇免疫
  • 8篇淋巴
  • 7篇耐受
  • 7篇基因修饰
  • 6篇树突状细胞诱...
  • 6篇套细胞
  • 6篇套细胞淋巴瘤
  • 6篇外套细胞淋巴...
  • 6篇细胞淋巴瘤
  • 6篇细胞诱导
  • 6篇小鼠
  • 6篇淋巴瘤
  • 6篇免疫耐受
  • 6篇抗原
  • 5篇肿瘤

机构

  • 23篇浙江大学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40篇孙文佶
  • 12篇曹雪涛
  • 12篇张立煌
  • 9篇姚航平
  • 7篇王全兴
  • 6篇陆国华
  • 5篇高慎永
  • 5篇蔡真
  • 4篇王建莉
  • 4篇蔡永君
  • 4篇林茂芳
  • 3篇黄文烨
  • 3篇陈国友
  • 3篇张明
  • 2篇楼国良
  • 2篇冷建杭
  • 2篇冯磊
  • 2篇范洪学
  • 2篇薛兴奎
  • 2篇邵雪婷

传媒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浙江省免疫学...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第七届全国肿...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癌症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2006年浙...
  • 1篇浙江省免疫学...

年份

  • 2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9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8基因修饰肝细胞经脾移植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是由虫卵肉芽肿引起的免疫病理,而虫卵肉芽肿是机体对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CD4T细胞依赖性迟发型超敏反应,Th型细胞免疫应答起着主要作用。IFN-γ是目前已知有确切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细
张立煌姚航平孙文佶曹雪涛
关键词:肝纤维化IL-18肝细胞基因修饰
文献传递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新进展:CD28/B7共同刺激通路被引量:1
1998年
幼稚CD4^+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不同的信号。在针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中T细胞分子CD28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它与抗原提呈细胞上的配体B7-1及B7-2结合后便传递有效的共同刺激。一旦阻断B7分子,便阻断了它与CD28的相互作用,并阻断CD28共同刺激的传递,而且改变了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CD28/B7共同刺激通路的免疫生物学性状及其介导的调节B细胞和T细胞的模型,以及CD28/B7通路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中作用及其带来的新的治疗前景。
孙文佶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CD28B7
p53基因转录与HBV长期感染及原发性肝癌
1996年
p53基因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突变已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其中也包括原发性肝癌。本文利用RNA斑点杂交技术,对15例正常人、14例HBV长期感染者(ALT异常10例,正常4例)及14例原发性肝癌(HBsAg阴性及阳性各7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p53转录水平进行了测定,探讨肝癌患者p53基因的异常及HBV长期感染与这种异常者的关系。
孙文佶凌翎王跃宇王丽华范洪学
关键词:P53基因原发性肝癌HBV感染ALT异常染色体分析
基因修饰的非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抗原特异性肿瘤免疫耐受的机理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是免疫系统对抗原选择性的无反应性,其中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作为功能最强大的APC,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具有不同亚群和不同功能的异质性...
孙文佶楼国良王全兴刘玉杉张明陈国友曹雪涛
关键词:基因修饰STNFR免疫耐受抗原特异性成熟树突状细胞
文献传递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的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的探讨高慎永,孙文佶,孙晓南国家卫生部于1987年正式颁布我国《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281-87)。但在具体执行诊断标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诊断标准中尚有商榷之处。为此,作者在对全省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健康...
高慎永孙文佶孙晓南
关键词:放射病慢性放射病
霉酚酸对小鼠树突状细胞体外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霉酚酸酯 (mycophenolate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 ,目前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其免疫活性成分霉酚酸 (mycophenolicacid ,MPA)对小鼠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体外成熟和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以期进一步探讨MPA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在小鼠DC体外培养时加入两种剂量 ( 0 .0 1μmol/L和 0 .1μmol/L)的MPA处理 ,观察DC的生成情况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各处理组细胞的免疫表型 ,以3 H TdR掺入值来反映DC的抗原呈递功能 ,并作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其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增殖能力 ,用ELISA方法测定其分泌的IL 12水平及与同种T细胞共同培养时IL 2 ,IFN γ ,IL 4和IL 1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 :经MPA培养后 ,DC的生成和形态没有影响 ,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分子CD4 0 ,CD80和CD86 ,其分泌的IL 12水平明显下降 ,DC的抗原呈递功能和刺激同种T细胞的功能显著下降 ,并促使T细胞分泌的Th1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下降 ,而Th2细胞因子IL 4 ,IL 10上升。结论 :霉酚酸能使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停留在未成熟状态 ,对其免疫学功能起负性调节作用 。
黄文烨蔡真孙文佶陆国华
关键词:霉酚酸霉酚酸酯树突状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TH1/TH2
外套细胞淋巴瘤bcl-1/IgH基因重排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2002年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特异而又快捷的方法检测外套细胞淋巴瘤中 bcl- 1/ Ig H 基因重排 ,并分析 bcl- 1/Ig H 基因重排产物的序列 ,以了解 bcl- 1/ Ig H 基因重排发生的确切机理。方法 :对 2 8例经临床确诊的外套细胞淋巴瘤的新鲜冰冻组织 ,通过半巢式 PCR检测 bcl- 1/ Ig H基因重排 ,并对 bcl- 1/ Ig H基因重排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 :通过半巢式 PCR测到有 bcl- 1/ Ig H基因重排者计 17/ 2 8例。而采用一步法 PCR仅 9例有此基因重排 ,两者相比 ,差异显著 (χ2 =4 .59,P<0 .0 5)。对 bcl- 1/ Ig H基因重排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后发现 ,bcl- 1/ Ig H基因重排产物为 74~ 16 2 bp大小 ,融合基因连接区为 6~ 2 4 bp大小。在断裂点集中的 6 5bp范围内 ,找到 10个不同的断裂点 ,其中 5个未见文献报道。对 JH 基因序列的分析 ,发现 bcl- 1/ Ig H 基因重排时 ,JH1,JH3,JH4 ,JH5和 JH6都可能参与重排 ,其中 ,以 JH4多见 ,而 JH2则没有涉及。结论 :该半巢式 PCR方法是检测外套细胞淋巴瘤中 bcl- 1/ Ig H基因重排的一种敏感而特异的方法 ,对外套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明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而对 bcl- 1/Ig H基因重排的序列分析 ,则将为外套细胞淋巴瘤的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孙文佶林茂芳蔡真Udo KellnerReza Parwaresch
关键词:外套细胞淋巴瘤淋巴瘤遗传学基因重组免疫球蛋白类重链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霉酚酸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学功能和核因子-κB的影响
目的: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目前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可明显减少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
蔡真黄文烨孙文佶陆国华
关键词:霉酚酸霉酚酸酯树突状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核因子-ΚB
文献传递
小淋巴细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现状
2001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 ,小淋巴细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得以突破 ,本文综述了几种小淋巴细胞疾病 ,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套细胞淋巴瘤、滤泡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遗传学特征 。
孙文佶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套细胞淋巴瘤遗传学特征
CTLA-4 Ig融合蛋白抗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的效果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 A - 4,CD15 2 ) Ig融合蛋白 (CTL A- 4Ig)抗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的效果及其体内作用的机制。 方法 :以 C5 7BL / 6小鼠为供者 ,BAL B/ c小鼠为受者行异位心脏移植术 ,分别腹腔注射 CTL A-4Ig[10 0μg/ d,共 15次 ]、γ-球蛋白对照抗体及 PBS,观察移植供心的存活时间 ;研究腹腔注射 CTL A- 4Ig后受体小鼠 T细胞对同种抗原反应性的变化以及对 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结果 :同种心脏移植的小鼠腹腔注射 CTL A- 4Ig后 ,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40 %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长达 2个月以上。 CTL A- 4Ig治疗后诱导受体小鼠 T细胞对同种抗原低反应性 ,但对第三者抗原的反应性无影响。受体血清中的 Th1来源的 IL - 2、IFN-γ均明显低于 PBS对照组 ,而 Th2来源的 IL - 10的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IL- 4未见明显的改变。结论 :CTL A- 4Ig治疗后可通过诱导受体小鼠 T细胞对同种抗原低反应性以及受体 T细胞由 Th1向 Th2分化 ,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产生 。
丁国善王全兴张明孙文佶刘玉杉陈国友付志仁曹雪涛
关键词:异位心脏移植移植物排斥小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