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相富

作品数:3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理学
  • 10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高自旋
  • 7篇自旋态
  • 7篇高自旋态
  • 6篇探测器
  • 5篇激发态
  • 4篇能级
  • 3篇衰变
  • 3篇同质异能态
  • 3篇能态
  • 3篇核结构
  • 3篇BI
  • 2篇电容法
  • 2篇修复系统
  • 2篇宇称
  • 2篇质子
  • 2篇双奇核
  • 2篇能级纲图
  • 2篇角分布
  • 2篇XE
  • 2篇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近...
  • 13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34篇孙相富
  • 29篇罗亦孝
  • 29篇郭应祥
  • 28篇雷祥国
  • 18篇刘忠
  • 15篇温书贤
  • 14篇周小红
  • 14篇杨春祥
  • 12篇陈新峰
  • 11篇徐晓冀
  • 10篇张玉虎
  • 9篇余坚芳
  • 9篇王积成
  • 8篇李生岗
  • 8篇袁观俊
  • 7篇李广生
  • 4篇郭俊盛
  • 4篇金寒娟
  • 4篇黄文学
  • 4篇刘明义

传媒

  • 13篇高能物理与核...
  • 6篇核电子学与探...
  • 4篇核技术
  • 3篇第八届全国核...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第7届全国核...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8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2
  • 6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在束γ装置的实验测量被引量:1
1990年
构成联合在束γ实验装置的四套带有对称型和六套带有非对称型BGO康普顿抑制的高纯锗探测器装置,已分别在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兰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完成研制测试.用该联合装置最近进行了首批在束实验.本文着重对实验装置、实验测量的一般情况以及康普顿抑制性能做了讨论.对^(121)Cs测到的25/2^+是目前Cs各同位素中带头为9/2^+(1g9/2质子空穴态),△J=1级联中自旋最高的能级.
郭应祥孙相富罗亦孝雷祥国孙锡军徐晓冀赵之正王积成余坚芳温书贤李生岗翁培堃花鹏飞李广生袁观俊竺礼华张兰宽余泮水杨春祥
关键词:探测器
反冲距离法测核能级寿命的装置
1996年
本文介绍了测量ns~ps量级核能级寿命的plunger装置及对其有关性能的初步测试。用电容法标定了靶阻间的零点距,用激光反射偏转的方法测量了阻止膜运动的抖晃性。结果表明现加工的plunger装置基本满足寿命测量的精度要求。针对原有装置的不足之处,我们作了改进。计划选用A~130区域的核作为目标核来检验plunger装置。
陈新峰郭应祥孙相富雷祥国周晓红刘忠金寒涓刘明义罗亦孝
关键词:电容法
HIRFL在束γ实验终端BGO反康谱仪性能被引量:3
1990年
引言随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建成出束,将有八个实验终端随之投入使用。其中在束γ终端是一台主要用于核谱学研究的大型设备。它由置于水平面内的六套带BGO反康普顿屏蔽的高纯Ge探测器和一个由十四块BGO六棱柱探测元构成的小型晶体球组成。增加这种六棱柱形状的BGO元个数,便能使小型晶体球很容易地扩建成中型和大型晶体球。
雷祥国郭应祥罗亦孝孙相富赵之正孙锡军刘洪业郭俊盛
关键词:BGO康普顿谱仪
使用BGO-HPGe阵列的在束γ实验技术被引量:1
1991年
对使用多个带BGO康普顿抑制器的HPGe探测器进行的在束γ多参数测量的实验要求及相应的电子学线路做了详细讨论。所使用的电子学线路具有逻辑合理、工作可靠、灵活方便的特点,可适用于γ单谱、γ-γ符合、γ多重性以及康普顿抑制性能等多种测量。
郭应祥孙相富罗亦孝雷祥国徐晓冀温书贤李生岗翁培堃杨春祥
关键词:探测器
兰州小型BGO晶体球的研制被引量:2
1991年
兰州小型晶体球由14个几何形状为正六棱柱的BGO探测元组成。本文介绍BGO探测元的制作技术和性能,并用^(60)Co源两级联γ线符合和多参数获取技术模拟测量了晶体球对级联γ簇射的γ总能量和γ多重性的探测响应。
雷祥国郭应祥孙相富罗亦孝王积成余坚芳
关键词:BGO
BJ38-BGO 晶体球性能及其持性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主要报告了BJ38-BGO晶体球探测元的基本性能测试,以及使用60Co级联γ源和CAMAC-PC多参数数据获取技术对晶体球的总体特性模拟实验测量的研究结果。
雷祥国郭应祥孙相富孙志宇甘再国周小红刘忠罗亦孝
关键词:闪烁探测器
双奇核^(170)Ta的转动带结构
1997年
用能量为105MeV 的^(16)O束流,通过^(159)Tb(^(16)O,5nγ)^(170)Ta 反应研究了^(170)Ta的高自旋态,观察到^(170)Ta 的3个转动带,其中一个耦合带和一个半退耦带中的非优先ΔI=2转动系列是由本工作发现的.文中还讨论了这些转动带可能的准粒子组态.
张玉虎赵庆中周小红徐瑚珊郭应祥雷祥国卢俊朱少飞苟全卜金寒娟刘忠罗亦孝孙相富诸永泰
关键词:双奇核转动带
β延迟质子发射先驱核^(87)Mo
1998年
实验利用p-γ符合测量技术研究了87Mo的衰变,发现87Moβ延迟发射的质子布居到86Zr的第一(2+)、(4+)和(6+)激发态的强度仅为总的延发质子衰变强度的(11±6)%、(2±1)%和(2±1)%,以此修正了前人的结果。
黄文学马瑞昌徐树威徐晓冀谢元祥李占奎葛元秀王彦瑜王春芳张天梅孙相富靳根明罗亦孝
关键词:Β衰变衰变
对质子与Si、ZnS和Ca反应中产生的β延迟质子先驱核的实验研究
目前,在 Z≤20,A<40的缺中子远离β稳定线区域,人们对于奇异核的探索已接近或达到了质子滴线,发现了不少新核素和独特的衰变模式,其中最具影响的是1982年发现了 Al 和 P 的β延迟双质子衰变。基于壳模型计算预言,...
徐晓冀郭俊盛郭应祥区秀兰刘洪业雷祥国孙相富刘希明徐谦
关键词:ZNS毛细管
^(117)Xe负宇称同质异能态寿命测量
1997年
利用在束Y实验方法对^(117)Xe的激发态进行了延迟符合测量,从(117) ̄Xe的401keV(15/2-→11/2-)和205keV(7/2-→5/2+)两跃迁的延迟符合时间谱中,提取出T1/2=(59±20)ns和(16.5±8.0)ns两个半寿命,并将其分别指定给了11/2.7/2两个能级。
刘忠孙相富郭应祥郭应祥陈新峰雷祥国张玉虎陈新峰罗亦孝周小红张玉虎李广生杨春祥罗亦孝
关键词:激发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