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艳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重症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急性胰腺炎大...
  • 2篇高原重症
  • 1篇丹参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心率
  • 1篇血功能

机构

  • 8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安艳明
  • 5篇郭亚民
  • 4篇吴新民
  • 2篇王皓
  • 1篇赵顺云
  • 1篇唐明杰
  • 1篇张文君
  • 1篇张树顺
  • 1篇李冰
  • 1篇杨金煜
  • 1篇张晓峰
  • 1篇朱海宏
  • 1篇王浩
  • 1篇黄泽平
  • 1篇陈晓
  • 1篇徐延钧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原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紊乱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凝血.抗凝血系统的功能紊乱情况,探索高原SAP的发病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海拔4300米组(H组)、海拔3300米组(M组)及海拔1500米组(L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以下亚组:假手术组(N组)、SAP模型6h组(p6h组)、SAP模型12h组(p12h组)及SAP模型24h组(p24h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动物模型。检测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AT-Ⅲ活性和血清淀粉酶(AMY)。结果(1)同一海拔内,与N组相比,P组各时点的胰腺病理评分、AMY、FIB、D—dimer均增高(P〈0.05),PT、APTT、AT-Ⅲ活性均降低(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P组胰腺病理评分、FIB、D—dimer增加,AT-Ⅲ活性降低(P〈0.05)。(2)三个海拔间,P组同一时点随着海拔的增高,其PT、APTT及AT-Ⅲ活性降低,胰腺病理评分、FIB及D—dimer增高,但是H组的胰腺病理评分、PT、Am与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同一时点三个海拔的AM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同一海拔内,P组胰腺病理评分、FIB、D—dimer之间呈正相关(P〈0.05),AT-Ⅲ与胰腺病理评分、FIB、D—dimer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原地区SAP大鼠胰腺病理损伤及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紊乱更为严重,凝血-抗凝功能紊乱为SAP加重因素之一。
黄泽平张文君陈晓郭亚民吴新民徐延钧朱海宏安艳明王浩
关键词:血液凝固障碍
HIF-1、COX-2在实验性高原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HIF-1和COX-2在高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高原SAP的发病机制,为更好的诊治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根据海拔不同分为3个大组(每组24只),再将每个大组随机分成4个小组(每组6只)。采用向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SAP组(p组)在造模后的第6、12、24 h分批处死大鼠,假手术组(n组)在造模后6 h处死大鼠,分别测定血清淀粉酶(AMY)、胰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和环加氧酶-2(COX-2)含量,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评分。结果p组各时点的胰腺病理评分及AMY、COX-2、HIF-1均较n组显著增高(P<0.05)。三个海拔的p组相比,胰腺病理评分及HIF-1、COX-2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COX-2、H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HIF-1、COX-2在SAP的早期即被激活,被激活因子可能在SAP的始发阶段起重要作用;②HIF-1与COX-2密切关联;③HIF-1、COX-2在高原SA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安艳明吴新民郭亚民张晓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缺氧诱导因子-1环氧合酶-2
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采用无创性氧饱和度测定仪监测(MD300-C)16名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海拔情况以及不同高原环境(西藏高原和南极高原)下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以及高原反应情况,根据LakeLouiseConsensus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和判定方法,判定急性高原反应的程度。结果16名考察队员在我国海拔110、3650、4300m时血氧饱和度、心率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6.8%±1.2%、89.1%±1.2%、86.1%±2.0%,(75.0±5.4)次/min、(104.0±4.3)次/min、(113.0±5.2)次/min,F=214.155、240.088,均P〈0.05]。南极高原环境下不同海拔(2000、2500、3000、3500、4087m)血氧饱和度、心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91.9%±1.3%、90.5%±1.3%、87.6%±1.4%、85.0%±1.8%、81.5%±2.2%,(85.9±3.2)次/min、(90.6±2.8)次/min、(97.8±4.1)次/min、(102.0±3.4)次/min、(106.3±3.9)次/min,F=105.418、90.174,均P〈0.05]。在南极高原环境下氧饱和度、心率与LakeLouiseConsensus急性高原病症状评分相关(r=-0.446、0.565,均P〈0.05)。结论南极考察队员在西藏高原和南极高原不同海拔下血氧饱和度、心率有明显的变化,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反应风险逐渐增加。
赵顺云吴新民郭亚民张树顺安艳明李冰王皓
关键词:南极地区高原病心率
闭合式全囊切除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的手术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闭合式全囊切除在治疗囊性肝包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01月~2013年04月期间34例囊性肝包虫均行闭合式全囊切除术治疗,并与51例同期间行传统手术患者比较住院及手术指标。结果闭合式全囊切除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闭合式全囊切除手术组的带引流管时间、术后残腔积液、术后感染,术后胆汁瘘及复发例数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闭合式全囊切除治疗囊性肝包虫病时安全、可靠,可明显、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
安艳明潘慕苏
关键词:肝包虫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机制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综合比较、综述。结果表明,肝癌自发性破裂可能与门脉高压、肝癌组织坏死、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病变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血管壁沉积有关。急诊治疗首选肝动脉插管栓塞,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采用二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肝癌破裂大出血者,如果符合手术指征,在辅以其他治疗的同时,应尽可能的及时手术治疗。
杨金煜安艳明唐明杰吴新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
柠檬烯胶囊在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作用研究
2023年
观察柠檬烯胶囊对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作用效果。方法 随访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普外科行胆囊切除术患者288例,将288例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服用柠檬烯胶囊组和术后未服用柠檬烯胶囊组,其中术后服用柠檬烯胶囊组患者151例,术后未服用柠檬烯胶囊组患者137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PCS的情况。结果 服用柠檬烯胶囊组术后发生PCS的几率为9.3%,未服用柠檬烯胶囊组术后发生PCS的几率为42.3%,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柠檬烯胶囊治疗可使PCS的发生几率明显降低。
安艳明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克罗恩病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2012年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例克罗恩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行急诊手术6例,择期手术7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回盲部并小肠切除术4例,部分小肠切除术4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1例。本组仅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8个月,有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6个月和31个月死亡,死亡原因为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另外5例预后良好。结论对克罗恩病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及选择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结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
郭亚民安艳明王皓
关键词:克罗恩病手术治疗
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胰腺炎组按1 m L/kg胰腺被膜下注入5%牛磺胆酸钠,关腹前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10 m L/kg)。丹参组在关腹前腹腔内注入丹参注射液(10 m L/kg)。两组分别在造模6、12、24 h后腹主动脉采血,采用利普生LBY-N6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结果丹参组在6、12、24 h时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胰腺炎组(P均<0.05)。结论丹参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学指标。
安艳明郭亚民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丹参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