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庆云

作品数:16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对虾
  • 4篇微生物
  • 3篇养殖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学
  • 2篇单胞菌
  • 2篇中国对虾
  • 2篇扇贝
  • 2篇水产
  • 2篇梭鱼
  • 2篇气单胞菌
  • 2篇免疫
  • 2篇海湾扇贝
  • 2篇肝胰腺
  • 2篇肝胰腺细小病...
  • 2篇败血病
  • 2篇病理学研究
  • 2篇出血性
  • 2篇出血性败血病
  • 1篇养殖环境

机构

  • 16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岛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6篇宋庆云
  • 7篇王文兴
  • 5篇薛清刚
  • 5篇罗挽涛
  • 4篇陈皓文
  • 3篇朱俊萍
  • 2篇谭金山
  • 2篇梁德海
  • 2篇王新成
  • 2篇杨虹
  • 1篇侯颖一
  • 1篇孙修勤
  • 1篇邹国祥
  • 1篇杨玉玲
  • 1篇秦学祥
  • 1篇黄凤鹏
  • 1篇胡锡钢
  • 1篇候颖一
  • 1篇卢颖
  • 1篇夏达英

传媒

  • 4篇黄渤海海洋
  • 3篇海岸工程
  • 2篇南极研究
  • 2篇海洋科学集刊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长城站微生物考察被引量:12
1992年
198 6- 1 987年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中 ,对南极长城站空气、陆上和海滨的微生物作了考察。长城站野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较低 ,海洋性微生物为 1 4 8.7CFU/ m3 ,陆源性微生物为 1 7.9CFU/ m3 ,表明野外空气相当洁净。室内空气微生物数比室外及野外均高得多 ,霉菌的检出率和含量都不高。微生物因人群活动和环境的不同而异。陆上的微生物含量次序是 :冰雪 <湖水 <原土等。海滨的微生物含量相当多 ,>1 0 3 CFU/ cm3 (或 g)。长城站的微生物组成有 1 1属以上 ,包括偶见的芽孢杆菌。温度试验结果表明 ,野外的大部分菌株适于低温生活。没有发现能在≥2 5℃的温度中存活者。低温是控制长城站微生物生态的一个重要因子。在长城站这类环境中 。
陈皓文宋庆云卢颍
关键词:微生物
南设得兰群岛区域的微生物被引量:11
1992年
198 6年 1 2月 - 1 987年 3月对南设得兰群岛海区和麦克斯威尔湾的空气、长城湾远岸表层海水、欺骗岛潮间带表层海水、底质和火山灰的微生物作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测区的空气中陆源性微生物的检出率在 90 %以上 ,每立方米空气中一般含几个 CFU。海洋性微生物的检出率在 50 %以上 ,数量较小 ,每立方米空气仅 1个左右的 CFU。麦克斯威尔湾比南设得兰群岛海区的空气微生物数稍高些。测区的空气微生物受岛屿的影响较大。空气微生物数呈现出某种昼夜变化。空气微生物数受气温、相对湿度的影响不大明显。每立方厘米的长城湾远岸表层海水含几百个 CFU的微生物。其数量随水温的逐月降低减少 ,并显示出某种昼夜变化趋势。该湾海水比较洁净。空气中的海洋性微生物与海水中的微生物呈现出某种关系。长城湾海水细菌有1 3属以上。以假单胞菌为常见者。欺骗岛潮间带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只有几个 CFU,火山灰中的含菌量达每克数千个 CFU。以上结果基本反映了南设得兰群岛一带空气、海洋和陆上的微生物一般状况 。
陈皓文宋庆云
关键词:南设得兰群岛微生物采样
酒石酸钾-甘油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阐述一种从对虾肝胰腺组织中纯化肝腺细小病毒的方法。将对虾肝胰腺组织样品研磨并进行适当脱脂处理后,进行一系列的浓缩和过35%(w/w)蔗糖垫离心,然后通过一个不连续的酒石酸钾-甘油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结果证实,该方法对样品中的病毒颗粒的分离和纯化效果均较理想,可以满足有关研究工作的需要。经与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比较,提示两者效果相似。
薛清刚罗挽涛宋庆云王文兴杨虹
关键词: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纯化
海洋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
王文兴秦学祥宋庆云姜伟朱俊萍
项目简介  该课题在海洋一所领导和科技处指导下,于1997年王文兴等承担了海洋局下达的“贝类抗肿瘤物质的研究”项目(计划编号A702),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探索,已从众多的海洋生物中筛选出四种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超额完成了原...
关键词: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物质海洋生物
中国对虾虾苗体表细菌的扫描电镜和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从对虾育苗池中任意收集活的虾苗,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体表有大量附生细菌和污着生物,优势菌为弧菌属。这些细菌可分解几丁质,损害甲壳表层并影响蜕皮,为其它生物附着创造了机会。当有病毒感染或其它因素使其抗病力下降时,此类细菌可能乘机进入虾苗繁殖,引发弧菌病,故可称之为条件致病菌。有体表细菌附生的虾苗,肝胰腺内也常发现细小病毒和大量细菌感染,造成肝组织坏死。这是虾苗停止变态、蜕皮和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
宋庆云罗挽涛王文兴朱俊萍薛清刚谭金山侯颖一王济中
关键词:中国对虾虾苗病理学附生细菌扫描电镜
国际五城市空气微生物概况被引量:8
1993年
对瓦尔帕莱索、彭塔阿雷纳斯、坎帕纳、新加坡和青岛的港口等空气微生物作了监测。这五个城市空气中的海洋性微生物及陆源性微生物数量(CFU/m^3)按大小次序排列均为:坎帕纳>青岛>瓦尔帕莱索>彭塔阿雷纳斯>新加坡。对空气微生物数量与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关系作了初步比较分析后,认为适宜的气温及较大幅度的相对湿度有利于空气中微生物的增加:大风速、低相对湿度或高气温不利于空气中海洋性微生物的增加,本结果反映有关城市间空气污染的差异,坎帕纳的空气状况较差,对所得菌株作了初步分类,其中以不动杆菌较多,次为欧文氏菌等。
陈皓文宋庆云
关键词:城市微生物
梭鱼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对于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的研究,淡水鱼类(如鲤鱼、鲢鱼)开展较多,而海水鱼方面报道甚少。有关梭鱼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的研究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1995年,河北省许多梭鱼养殖场发生大面积梭鱼出血性败血病,其症状为:病鱼体表、鳍严重斑状充血,体表有些地方出现溃疡、疤痕,剖检见肝脏肿大,脾及肠粘膜充血。梭鱼出血性败血病易传染,加之目前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死亡率极高,造成损失大。
梁德海王新成王文兴宋庆云
关键词:出血性败血病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无菌生理盐水免疫试验
光臭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光激发的臭氧是使用波长低于180nm的光量子激发氧分子(O2)而产生的,与常规的高压电晕法臭氧的区别是:光臭氧为呈碱性负离子状态的气流,它的氧化电势为2.60V,不呈现氮氧化物,在水中的半衰期超过2h,是极强的氧化剂,其杀菌消毒效果远高于常用消毒剂。它可以一次同时完成杀菌消毒、净化水质和增氧三大任务,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当前水产养殖中水质消毒、净化的理想物质,具有极其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夏达英肖继元宋庆云
关键词:消毒水产养殖杀菌
外源凝集素──水产动物御敌的有力兵器被引量:57
1995年
外源凝集素是非免疫起源的热敏蛋白质或糖蛋白,由于其多价构型及对持定细胞多糖具结合亲和力,它们选择凝集某些细胞(包括脊椎动物血球及一些病原微生物)和沉淀某些复杂碳水化合物;其凝集活动常被单糖所抑制,有的却需某些二糖、三糖或多糖。外源凝集素分离自广泛的低等和较高等的生物。一些地区水产养殖业受挫,因素较多,但对发病机理认识之缺乏和调动养殖对象本身防病积极性之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外源凝集素可在诸如凝集外来细胞,调理作用等的防御活动中扮演识别因子,协助一些生理活性物发挥作用,参与吞噬、胞囊、凝固、止血及创伤修复等作用。在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医学和食品科技上有广泛用途。迄今外源凝集素的许多性能并未全清,在自然界中的精细生理作用仍是个谜。本文论述外源凝集素的定义、性能及用途,以提请有关人士重视。
陈皓文孙丕喜宋庆云
关键词:水产动物防御机制甲壳素
梭鱼出血性败血病药物防治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细菌性鱼病对鱼类养殖业危害广、威胁严重。以淡水鱼类和梭鱼等为主要危害对象的细菌出血性败血病危及我国养鱼水域,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鲤鱼的出血性败血症已得到有效控制,海水鱼类如牙鲆、真鲷、梭鱼等的出血性败血症正在研究之中。为防治该病的蔓延,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梭鱼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研究,从患病梭鱼病灶处分离到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在此基础上。
梁德海王新成彭树杰王文兴宋庆云
关键词:药物防治气单胞菌出血性败血症细胞微核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