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研究
- 1994年
- 应用放射免疫法(RIA)观察了32倒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透析前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的变化,并测定了25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发现尿毒症患者AM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血透后无明显变化,血浆AM水平与血浆BUN、ET、ANP、TXB_2/6-酮及平均动脉压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ATll、TXB_2,6-酮无相关性.结果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M升高可能与尿毒症患者血压增高,做为病理性修饰及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平衡调节有关.
- 张昭馥赵云涛李明旭刘翠红闫月仙宫长宁田青汤健张肇康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血管活性多肽尿毒症血液透析
- 甘丙素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 1994年
- 测定3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甘丙素(GAL)的放免活性,结果提示AMI患者急性期各次血浆G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伴高血压、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全者升高更显著.GAL和内皮素(ET)、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浆GAL、血清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CK-MB)、丙二醛(MDA)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大鼠.用GAL抗血清治疗心梗大鼠,减少坏死面积45.4%和缩小了梗塞范围47.1%,血浆GAL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K、CK-MB、MDA活性有所抑制,提示早期阻断GAL的生物学效应,对防治AMI有重要意义.实验还发现牛磺酸对GAL亦有拮抗效用,显示牛磺酸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 石湘芸赵云涛丁殿勋聂智群徐洪涛费宇行宫长宁田青赵东汤健唐朝枢
- 关键词:心肌梗塞病理
- 基础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水平在高血压发病学上的意义被引量:12
- 1995年
- 基础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水平在高血压发病学上的意义高连如,刘国仗,赵云涛,石湘芸,熊鉴然,杨晔,张继峰,田青,宫长宁,唐朝枢,汤健高血压发病机理仍未阐明。现研究发现,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一氧化氮(EDRF/NO)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细胞功能调节的新...
- 高连如刘国仗赵云涛石湘芸熊鉴然杨晔张继峰田青宫长宁唐朝枢汤健
- 关键词:内皮细胞舒张因子高血压病因
- 牛磺酸对大鼠心肌梗塞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 1995年
- 本实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塞模型,观察牛磺酸对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注射牛磺酸可减少大鼠心肌梗塞坏死面积和缩小梗塞范围;血清CPK、CK-MB活性下降,MDA含量降低;牛磺酸还可使血浆内皮素、甘丙素、P物质、cAMP和cGMP水平下降。提示牛磺酸对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赵云涛石湘芸李仲安杨晔宫长宁田青赵东唐朝枢汤健姚松朝孙忠实
- 关键词:牛磺酸心肌梗塞血管活性物质
- 甘丙素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中的意义被引量:2
- 1995年
- 测定3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甘丙素(GAL)的放免活性,结果示AMI患者急性期各次血浆G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梗塞范围大则升高更显著,GAL与内皮素(ET)、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浆GAL、血清肌酸激酶CK同功酶、丙二醛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大鼠,用GAL抗血清治疗心肌梗塞大鼠,减少坏死面积45.4%和缩小了梗塞范围47.1%,亦明显降低了血浆GAL水平,抑制血清酶活性,提示早期阻断GAL的生物学效应,对防治AMI有重要意义。
- 石湘芸赵云涛宫长宁田青赵东丁殿勋聂智群徐洪涛费宇行汤健唐朝枢
- 关键词:心肌梗塞病因病理
- ET和IL-1对VSMC中NOS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4
- 1994年
-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技术发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皮素可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上内皮素A型受体、内皮素B型受体结合,通过调控一氧化氮合成酶(NOS)mRNA转录表达水平,从而调节VSMC的分裂和增殖。白细胞介素-1对VSMC中NOS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和对VSMC分裂的影响,可能部分是通过内皮素及其受体这一途径完成的。
- 李倩虹田青宫长宁赵民清张晨晖周洪周爱儒汤健马大龙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白细胞介素-1
- 牛磺酸对大鼠心肌梗塞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塞模型,观察牛磺酸对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注射牛磺酸可减少大鼠心肌梗塞坏死面积和缩小梗塞范围;血清CPK、CK-MB活性下降、MDA含量降低;牛磺酸还可使血浆ET、GAL、SP、CAMP、CGMP水平下降,提示:牛磺酸对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赵云涛石湘芸李仲安杨晔姚松朝孙忠实宫长宁田青赵东汤健唐朝枢
- 关键词:牛磺酸心肌梗塞血管活性物质药理学
- 肾上腺髓质素(13-52)降压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9
- 1995年
- 本工作在整体和离体大鼠模型上观察研究了肾上腺髓质素(13-52)[AdM(13-52)]的降压机制,发现AdM(13-52)的降压作用可被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竟争性桔抗剂L-NG-硝基-精氨酸(LNNA)部分抑制;AdM(13-52)的舒血管作用依赖于血管内皮并可被LNNA抑制,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LNNA的这种效应可被L-精氨酸(L-Arg)逆转;用亚甲蓝(MB)阻断血管内的环-磷酸鸟苷酸(cGMP),则导致AdM(13-52)的舒血管作用消失;放免测定显示LNNA可以降低血管内cGMP含量,而AdM(13-52)则使后者含量增加,这一现象在AdM(13-52)与LNNA合用时消失。实验结果提示,AdM(13-52)的舒血管降血压效应与NO有关,可能是通过NO介导的。
- 赵东田青赵云涛宫长宁韩启德张肇康汤健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一氧化氮高血压
- 肾上腺髓质素对内皮素心肌损伤的保护被引量:8
- 1995年
- 本实验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模型上观察了肾上腺髓质素(AM)和内皮素的相互作用。发现应用内皮素(10-9mol/L)灌流可引起冠脉严重痉挛、心脏功能和组织损伤。AM(10-8,10-7mol/L)与内皮素同时灌流能有效地减轻内皮素所引起的心脏损伤,显著)曾加冠脉流量和LV±dp/dtmax,抑制心室内压急剧升高和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减少细胞内酶(LDH)漏出、心肌MDA释放和心肌钙含量的增高。AM的保护作用是剂量依赖的。提示,作为内源性内皮素拮抗剂,AM对防治心肌缺血损伤有临床意义。
- 杨军田青宫长宁宋良文汤健张肇康唐朝枢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拮抗大白鼠
- 内皮细胞舒张因子合成抑制剂致大鼠心血管病理生理变化及意义
- 1996年
- 为了探讨内皮细胞舒张因子合成抑制产生之心血管病理生理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长期给大鼠腹腔注射内皮细胞舒张因子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发现大鼠血压明显持续性增高、心率减慢、心功能代偿性增强,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内皮素收缩反应增强,对乙酸胆碱舒张反应减低,血浆和组织内皮素(ET)增高,组织—磷酸乌苷活性减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肾素活性减低,血浆丙二醛增高.病理显示肾小球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内膜增厚,内膜下玻璃样变性.
- 高连如赵云涛石湘芸熊鉴然杨晔田青刘国仗张继峰宫长宁唐朝枢汤健
- 关键词:主动脉环心血管病EDRF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