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树花
- 作品数:28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泰伦特化学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微量润滑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简约介绍了微量润滑技术在金属加工中的优点及一个用于微量润滑的金属加工液配方。
- 尹树花
- 关键词:微量润滑金属加工液
-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在金属切削液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与五氧化二磷(P_2O_5)反应,制备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NP-10):n(P_2O_5):n(H_2O)=2.4:1: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以上。将产物用于金属切削液配方中,加量3%时,10%切削液水溶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由88N提高到212N,5%切削液水溶液的缓蚀性能及其他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
- 安同艳尹树花
- 关键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金属切削液正交试验
- 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制备油松花粉肽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木瓜蛋白酶对破壁后的油松花粉进行水解,将蛋白质转化成肽的形式,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制取油松花粉肽的最适宜水解条件为:温度45℃,pH6.5,酶浓度5000μ/g,水解时间2.0h,水解度达到36.63%。所制得的肽其清除自由基的抑制率达到11.70%。
- 杨志岩尹树花郭丽梅
- 关键词:蛋白酶油松花粉
- 一种全合成水溶性镁合金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全合成水溶性镁合金切削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配比的以下组分:8~12%多元酸酰胺酯缓蚀剂、15~26%聚醚、0.5~1.5%气雾抑制剂、15~25%润滑剂、0.1~3%杀菌剂和水。本发明采用聚醚提高...
- 安同艳尹树花王晓菲张勇李洪幸
- 文献传递
- 淀粉共聚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研制被引量:3
- 2008年
- 研究了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胺为引发剂,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条件。最佳接枝共聚反应条件为:丙烯酸、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为5:4:3,pH值为6.5,适宜的接枝共聚温度是50℃,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1.31%和0.55%,干燥温度为50℃。通过试验确定产品吸水倍率为96.5,凝胶强度为581.71g/cm2。
- 蒋明康郭丽梅尹树花姚培正
- 关键词: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接枝共聚
- 烷基二苯醚的合成被引量:1
- 2007年
- 分别以烷基化剂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与二苯醚反应,制得系列烷基二苯醚产品。通过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烷基系二苯醚的合成,优化其合成工艺。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kromasil(5μm,250×4.6mm);流动相,体积比V正己烷∶V异丙醇=18∶1;流速,1mL/min。最佳合成工艺为:各反应物的摩尔比n二苯醚∶n催化剂∶n溴代烷=1∶2∶5;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h。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十四烷基二苯醚、双十六烷基二苯醚的产率分别为79.62%、72.38%、66.83%。
- 熊开琴郭丽梅尹树花
- 关键词:烷基化高效液相色谱二苯醚
- 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基础油50~7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2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10份;单异丙醇胺3~10份;复合缓蚀剂3~5份;极压抗磨剂4~15份;消泡剂0...
- 安同艳尹树花王晓菲李洪幸张勇
- 分配型示踪剂筛选及气相色谱法检测
- 2008年
-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几种卤代醇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6种符合油田开发使用要求,可用作示踪剂,它们分别是:醇A、醇B、醇C、醇D、醇E和醇F。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检测器温度250℃,柱温180℃,柱前压0.13MPa,其中醇B的最低检测限最低,为5mg/L,醇E的最低检测限最高,为50mg/L。并在此色谱条件下对六种醇的油水分配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低于75℃均可使用。
- 蒋明康郭丽梅尹树花
- 关键词:气相色谱卤代醇
- 绿色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以三羟甲基丙烷与椰子油酸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合成出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SnCl2·2H2O用量为4.0%,醇酸摩尔比为1:3.2,反应温度在170-180℃,反应时间为3.5~4.0h,并将产品应用于切削液配方研究。
- 尹树花韩毅
- 关键词: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化
- 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基础油50~7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2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10份;单异丙醇胺3~10份;复合缓蚀剂3~5份;极压抗磨剂4~15份;消泡剂0...
- 安同艳尹树花王晓菲李洪幸张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