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红梅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主题

  • 4篇舞蹈
  • 3篇教育
  • 2篇舞蹈美
  • 2篇舞蹈美育
  • 2篇美育
  • 2篇教学
  • 1篇言说
  • 1篇演出
  • 1篇演出季
  • 1篇语境
  • 1篇真意
  • 1篇师德
  • 1篇师德建设
  • 1篇思维
  • 1篇素质教育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符号
  • 1篇文化语境
  • 1篇舞蹈教育
  • 1篇舞蹈教育专业

机构

  • 7篇北京舞蹈学院

作者

  • 7篇屈红梅

传媒

  • 4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北京教育(德...
  • 1篇美育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试析《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育教学创新被引量:14
2013年
舞蹈美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从素质教育舞蹈美育的人本意义入手,通过对《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具体分析,试图厘清该课程与传统舞蹈教学的三个主要区别;解读课例设计及其教学实践对"五项能力"培养的融会贯通;探讨舞蹈教师当前面临的挑战与转变;展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化舞蹈课程特色;诠释"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美育理念及其教学方法的创新。
屈红梅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美育
舞蹈美育的特点与方法略论被引量:3
2022年
围绕“以舞育人、以美化人”的美育特性,探讨舞蹈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人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的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方法,体会舞蹈美育的真谛。
屈红梅
关键词:美育舞蹈美育舞蹈思维
《傩·面》——言说不可言说之美被引量:2
2014年
2013年北京舞蹈学院冬季演出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面》可谓是夏季“伦敦一舞动无界”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中《Mask》的衍生之作。如果说在国际语境下,《Mask》是郭磊编导试图借助中国古老文化符号“傩”演绎传统与现代交汇中人的两面性,那么,此次回到中国文化语境下,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编者在《傩·面》的创作中则更关注“人与神”的对话。
屈红梅
关键词:不可言说文化语境文化符号演出季两面性
璞中有真意 民间有华彩——试析《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编写特色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试图在汉族民间舞蹈"赣南采茶"案例研究的文本呈现中,分析作者如何以文化的关照意识,从原生赣南采茶戏中提炼、组织、创发出富有独特审美意味的赣南采茶民间舞蹈语汇;并依循其中的研究思路与建构方法,诠释当代舞蹈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种以民间文化彰显民族舞蹈风格的舞蹈文化传承模式。
屈红梅
关键词:赣南采茶民间舞蹈民间舞蹈文化
试论素质教育舞蹈的非功利性
2014年
本文从艺术与美学的无功利性出发,力主教育应当摆脱功利主义的侵害,素质教育舞蹈研发的成功就在于它的纯洁动机。笔者用功利性舞蹈教育的若干局限和素质教育理念、课例、教学方法的对比,并以参与素质教育舞蹈实验课的亲身体会,思考教育改革中应当着重解决的教育观与教育方法问题。
屈红梅
关键词:课例
素质教育舞蹈课本科教学实践探析
2021年
长期以来,中国面向未来的学校舞蹈美育发展需求与综合素质型、创新型舞蹈师资的严重短缺,形成了鲜明反差。在此背景下,北京舞蹈学院于2015年成立教育学院,2017年素质教育舞蹈课成为该院首门原创性舞蹈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文章围绕课程核心任务、培养主线,展开新时代学校舞蹈美育人才培养的反思与论证。
屈红梅
关键词:舞蹈教育专业本科教学
我眼中的“北舞师德”
2017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德为上的人格情操始终被历朝历代推崇备至。至纯即真,至善即美。作为一所创造'美'的舞蹈大学,以德为本不言而喻。事实上,以德为本、以德为先并非一句劝诫或口号,而是修身敬业、自我实现的实践性指导。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越来越能够体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于帮助一个教育工作者达到格局宏阔、境界高远。
屈红梅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育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