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峰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三疣梭子蟹
  • 4篇梭子蟹
  • 3篇氨氮胁迫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指标
  • 2篇基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对虾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孔介质
  • 1篇多糖
  • 1篇血细胞
  • 1篇油污染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脂多糖
  • 1篇溶菌酶
  • 1篇溶菌酶基因
  • 1篇石油污染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6篇岳峰
  • 4篇潘鲁青
  • 2篇李健
  • 2篇谢鹏
  • 1篇郑西来
  • 1篇孙晓华
  • 1篇张俊杰
  • 1篇徐武杰
  • 1篇童玲
  • 1篇梁春
  • 1篇张辉

传媒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氨氮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酚氧化酶原系统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研究对象,研究氨氮胁迫对其酚氧化酶原系统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分0mg/L、1mg/L、5mg/L、20mg/L氨氮处理组,分别于0h、6h、12h、24h、48h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氨氮胁迫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多巴胺含量、血细胞数量、血细胞酚氧化酶原(proPO)活力和mRNA表达以及抗菌、溶菌活力的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血淋巴多巴胺含量于6h达到最大值,12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血细胞数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除20mg/L氨氮处理组半颗粒细胞、总细胞数量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外,其他处理组3类血细胞和总细胞数量分别于12h或24h时降至最低值,然后保持稳定。各处理组上述指标分别呈明显下降、升高、下降和峰值变化趋势,其中1mg/L处理组血细胞proPO活力在12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mRNA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组血细胞proPO活力和mRNA表达分别于12h、6h后保持稳定;各处理组抗菌活力于6h或12h达到最小值,然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溶菌活力在24h后趋于稳定,且1mg/L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各处理组血细胞数量、proPO活力、溶菌活力在稳定后均与氨氮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而血细胞proPO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由此可见,三疣梭子蟹在氨氮胁迫下血细胞数量、proPO活力和mRNA表达以及免疫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性,具有显著的免疫毒性效应。本研究旨在为三疣梭子蟹养殖水环境调控和病害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岳峰潘鲁青谢鹏李健
关键词:氨氮胁迫三疣梭子蟹免疫指标
石油污染多孔介质含水量测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壤性质分析技术领域,涉及的是一种石油污染多孔介质含水量测定方法。当采用传统烘干法测定石油污染多孔介质含水量时,由于油品和水分共同挥发,导致含水量的测定极不准确。本发明提供方法通过测定油品在多孔介质中的烘干损失...
梁春郑西来童玲张俊杰岳峰
文献传递
氨氮胁迫对三疣梭子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研究对象,研究氨氮胁迫对中肠腺、胃、肠组织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计对照组(自然海水)、1、5、20 mg/L处理组,分别于氨氮胁迫后0、6、12、244、8 h取样进行消化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氨氮胁迫对三疣梭子蟹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处理组3种消化器官中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力在48 h内呈峰值变化,其中3种消化器官中类胰蛋白酶活力在48 h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中肠腺胃蛋白酶活力在24 h后趋于稳定,且与氨氮浓度呈明显正相关,胃和肠的胃蛋白酶活力分别于48和24 h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中肠腺和胃的脂肪酶活力在24 h内均呈现明显的峰值变化,24 h后中肠腺中脂肪酶活力趋于稳定,且与氨氮浓度呈明显正相关,而胃中脂肪酶活力逐渐下降,至48 h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中肠腺和肠的淀粉酶活力在12 h内呈逐渐下降趋势,12 h后趋于稳定,且与氨氮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各处理组胃的淀粉酶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4 h后趋于稳定。同时在氨氮胁迫48 h时,对中肠腺和胃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活力均表现为明显的诱导作用,而对3种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力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说明,三疣梭子蟹在氨氮胁迫下中肠腺中胃蛋白酶、脂肪酶活力和3种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力可作为消化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
徐武杰潘鲁青岳峰李健
关键词:氨氮胁迫三疣梭子蟹消化酶活力
三疣梭子蟹在氨氮胁迫下免疫应答与解毒代谢机制的研究
氨氮是养殖水环境中重要的污染胁迫因子。本文通过对三疣梭子蟹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研究了氨氮胁迫对免疫相关指标、基因表达及代谢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三疣梭子蟹在氨氮胁迫下的免疫应答及解毒代谢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
岳峰
关键词:氨氮三疣梭子蟹免疫相关基因免疫指标
文献传递
脂多糖、多巴胺与蛋白激酶抑制剂联合作用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率、胞吐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了脂多糖(LPS)、多巴胺(DA)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胞吐及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LPS、DA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吞噬率和胞吐酚氧化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LPS、DA与血细胞孵育30min后,高浓度(1~10mg/L或μmol/L)处理组对虾血细胞数量均随作用浓度增大而明显下降,胞吐酚氧化酶活力则显著升高,LPS处理组对虾血细胞吞噬率显著升高,而DA处理组对虾血细胞吞噬率则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在LPS作用下,分别加入蛋白激酶C(PKC)、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抑制剂chelerythrine、genistein后,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和胞吐作用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剂对吞噬的抑制效果为genistein>chelerythrine,对胞吐的抑制效果则为chelerythrine>genistein;在DA作用下,加入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后,血细胞吞噬作用得到增强,但对胞吐作用无明显影响,chelerythrine、genistein均抑制对虾血细胞的胞吐作用,抑制剂的作用效果为chelerythrine>genistein,两种抑制剂对吞噬均无显著影响。
潘鲁青谢鹏岳峰孙晓华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胞吐脂多糖多巴胺
三疣梭子蟹C-型溶菌酶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活性检测被引量:3
2013年
溶菌酶能破坏和消除侵入体内的病原或异物,是甲壳动物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效应分子。本文根据克隆得到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C-型溶菌酶基因(Lysozyme)全长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溶菌酶基因(PtLys)的开放性阅读框,将其克隆至载体pMD18-T,并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XhoI双酶切取目的基因,并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了PtLy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28a-PtLys,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含6个His标签的重组PtLys融合蛋白,经带有His标签的Ni 2+亲合层析柱纯化得到三疣梭子蟹重组溶菌酶蛋白,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28a-PtLys转化E.coli BL21(DE3)后,可以实现PtLys基因的原核表达,经SDS-PAGE分析显示在33.29kD处有显著诱导条带,与预测的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经Western blot分析,可与anti-His抗体特异性结合;抑菌实验表明,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本研究成功实现了三疣梭子蟹C-型溶菌酶基因的原核表达,为甲壳动物溶菌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张辉潘鲁青岳峰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