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彬
- 作品数:31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郑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寻找影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的外在因素,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1(IGF_1)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E14的SD大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分别用IGF_1、EGF和bFGF处理,台盼蓝染色确定活细胞数量,BrdU标记并分析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新生细胞和分化细胞。结果分离得到的细胞表现出NSCs特性,用IGF_1、EGF和bFGF处理后均显示增殖效应,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样细胞。结论IGF_1能促进NSCs增殖,并诱导其向神经元样和胶质细胞样细胞分化。
- 王俊萍崔景彬赵卫星邢陆伟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细胞分化
- 白血病患者血浆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5年
- 采用比色法测定了63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浆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ADA活性升高,慢性白血病急性变明显增高。对1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了动态观察,未经治疗或复发的患者血浆ADA活性升高,完全缓解期降至正常。提示:白血病患者血浆ADA活性变化与病程有关;动态观察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和慢性白血病急变的早期诊断。
- 崔景彬张振中李群英田军侯玉华吕淑芳阎钦真
- 关键词:白血病腺苷脱氨酶血浆比色法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含量 ,并与 3 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恢复期两种细胞因子有下降的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结论 :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存在IL 6和TNF α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IL 6和TNF
- 崔景彬胡军郭林王俊萍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为将IGF-1基因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打下基础。方法质粒pcDNA3.1-IGF-1经EcoR I和Xho I双酶切后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IGF-1,采用酶切及测序对重组体进行鉴定。而后脂质体转染pLXSN-IGF-1至包装细胞pA317,检测培养上清病毒滴度。结果重组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LXSN-IGF-1经EcoR I和Xho I双酶切后,得到了400 bp和6.0 kb两条带;以重组体为模板进行PCR检测,40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呈阳性;重组体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建立了细胞系PA317-IGF-1,其培养上清平均病毒滴度为6.5×105C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IGF-1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
- 王进崔景彬张亚卓董子明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逆转录病毒载体病毒滴度基因重组质粒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对血浆载脂蛋白E、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02年
- 崔景彬王俊萍郭林赵卫星邢陆伟郭宏昌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载脂蛋白E基因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 IGF-1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大鼠单侧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局灶脑缺血后的鼠脑神经发生及增殖后细胞生存的影响。方法:用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IGF-1治疗组。各组再按不同的治疗时间分为7d、14d、28d、42d组。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PSA-NCAM的变化,免疫双标法观察BrdU/PSA-NCAM、BrdU/MAP_2和BrdU/GFAP的共同表达变化。结果:BrdU标记细胞和PSA-NCAM标记细胞计数均在缺血后第7d最多,分别是缺血对照组的4.0倍和1.8倍。是假手术组的9.9倍和5.4倍。BrdU和PSA-NCAM双标细胞在缺血发生后双侧SVZ和DG区可以检测到,于第7d计数最多,之后逐渐降低;而BrdU和MAP_2以及BrdU和GFAP双标细胞却从第14d开始逐渐增多,直到第42d。随着BrdU/PSA-NCAM双标阳性表达的逐渐降低,BrdU/MAP_2双标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呈现此消彼涨的变化。结论:IGF-1侧脑室注射后,在早期(7d内)诱导了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增殖;在中期(7d-14d)诱导了新生细胞的迁移;在后期(14d后)伴随着迁移的进行新生细胞逐渐发生了分化。
- 王琳娜崔景彬
- 关键词:IGF-1局灶脑缺血BRDUPSA-NCAMMAP2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抑制β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Aβ介导的NSCs毒性作用的保护机制。方法 从E14SD大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分别用Aβ、IGF-1和卸加IGF-1处理,锥虫蓝(trypan blue)染色确定细胞死亡数量和细胞死亡率,BrdU标记并分析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新生细胞,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IGF-1处理时细胞死亡率低下,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生成,但无TUNEL阳性细胞。Aβ处理组细胞死亡率在6~48h快速上升,并形成大量TUNEL阳性细胞。而IGF-1加Aβ处理时,细胞死亡率较Aβ组显著下降。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结论 Aβ促进神经干细胞死亡和凋亡;而IGF-1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并抑制由Aβ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
- 崔景彬张亚卓孙梅珍何乐李丹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Β-淀粉样蛋白神经干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
- 聚氯乙烯膜恩其明电极的研制被引量:1
- 1994年
- 以恩其明-四苯硼钠高子缔合物为活性物质,研制了聚氯乙烯膜恩其明选择性电极,其能斯特响应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1.0×10-2~1.0×10-5mol/L,2.0×10-6mol/L,对恩其明的回收率为91%~104%,变异系数小于3%,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张振中崔景彬黄全永刘红英
- 关键词:聚氯乙烯膜电极
- 有机锗(Ge-132)的合成与分析被引量:2
- 1993年
- 以GeO_2为原料,NaH_2PO_2为还原剂合成β-羧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的方法。测定了Ge-132的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产品中C、H元素含量与理论值(C21.24%,H2.95%)接近,Cu、Pb、As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产品纯度可达99.97%。
- 张振中刘利娥刘洁闫素清崔景彬油东霞
- 关键词:有机锗
- 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析
- 1994年
- 测定了5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21例结肠癌,21例胃癌,10例食管癌)外周血淋巴细胞、粒细胞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并与48例健康人进行了比较。肿瘤患者粒细胞总SOD、MnSOD、CuZn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总SOD活性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淋巴细胞SOD活性以及MnSOD含量远大于粒细胞。提示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和粒细胞SOD活性增高可能与免疫功能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 崔景彬陈本懋苗健
- 关键词:肿瘤淋巴细胞粒细胞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