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丹丹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声乐教学中视听审美教学方法探析
- 2012年
- 音乐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高校声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的基础上,更需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感悟、表达与创造等方面的艺术审美能力。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声乐教学上将面临又一重要课题:注重对学生"情感诉求"和"视听审美"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常丹丹
- 关键词:审美教育声乐教学音乐教育情感体验
- 也谈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展
- 2012年
- 民族声乐演唱是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艺术来展现民族特色音乐风格的一种演唱,是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民族声乐这艘大船已经在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航行了上千年。
- 常丹丹
- 关键词:民族声乐民歌艺术音乐理论
- 浅析歌唱时的“松”与“紧”
- 2019年
- 歌唱时的“松”与“紧”是歌唱时的必备技巧,随着演唱水平的逐渐提高,把“松与“紧”更深化的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体验在人声这一乐器中的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内在感觉,从而达到声乐演唱技巧的提高。本课题以声乐演唱技巧为依托,从呼吸,咬字吐字、声带、喉头等多方面对歌唱“松”与“紧”进行阐述,并且找出“松”与“紧”的辩证关系,为声乐演唱技巧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 常丹丹
- 关键词:歌唱声乐语言
- 传统民歌与现代民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5000年交融发展中,孕育了民族声乐艺术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中华民族鲜活的风格。民族唱法在广义上讲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歌剧四个部分。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逐步形成了中国民族新唱法,其中包括民歌和歌剧。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以甜脆清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是集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
- 常丹丹
- 关键词:传统民歌民族唱法
- 谈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1
- 2012年
- 21世纪以来,素质教育改革一直在大刀阔斧地向前迈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声乐教学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并被赋予更多的实际意义。普通高校声乐改革要制定有效性目标,加强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培养。一直以来沿用的老套古板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做初步探讨。
- 常丹丹
- 关键词:声乐教学普通高校教学模式教学理念
- 传统民歌与现代民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五千年交融发展中,民族声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中华民族鲜活的风格。民族唱法在广义上讲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歌剧四个部分。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逐步形成了中国民族新唱法,其中包括民歌和歌剧。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清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
- 常丹丹
- 关键词:传统民歌民族唱法戏曲唱法
- 略谈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被引量:3
- 2011年
- 普通高校的声乐学不同于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它们既有联系又有相互区别,本文着重从教学原则上、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进行探讨。
- 常丹丹
- 关键词: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教学原则
- 内蒙古民间艺术二人台的表演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二人台诞生在土默川这块土地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流行与内蒙古西部的一种地方戏曲,它根植于民间,为蒙汉人民共同创作,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目前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资文化保护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笔珍贵财富。本文从梳理二人台的历史渊源流变切入,对其表演特点、音乐特色等进行初步剖析,以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的表演与发展。
- 常丹丹
- 关键词:二人台表演
- 怎样运用歌声传达感情
- 2014年
- 表达思想感情是歌唱的本质,只有把声音的技巧运用到表达思想感情上,这种声音才具有艺术价值。这对于每一个热爱艺术、忠于艺术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表达思想感情有共同的规律,运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 常丹丹
- 关键词:歌声感情演唱技巧